關於口蜜腹劍的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口蜜腹劍:嘴上說得很甜,肚子裡卻懷著害人的壞主意。形容人陰險。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

  李林甫,唐玄宗時官居“兵部尚書”兼“中書令”這是宰相的職位。

  此人若論才藝倒也不錯,能書善畫。但若論品德,那是壞透了。他忌才害人,凡才能比他強、聲望比他高、權勢地位和他差不多的人,他都不擇手段地排斥打擊。對唐玄宗,他有一套餡媚奉承的本領。他竭力遷就玄宗,並且採用種種手法,討好玄宗寵信的嬪妃以及心腹太監,取得他們的歡心和支援,以便保住自己的地位。

  李林甫和人接觸時,外貌上總是露出一副和藹可親的樣子,嘴裡盡說些動聽的“善意”話,但實際上,他的性格非常明險狡猾,常常暗中害人。例如有一次,他裝做誠懇的樣子對同僚李適之說:“華山出產大量黃金,如果能夠開採出來,就可大大增加國家的財富。可惜皇上還不知道。李適之以為這是真話,連忙跑去建議玄宗快點開採,玄宗一聽很高興,立刻把李林甫找來商議,李林甫卻說:“這件事我早知道了,華山是帝王‘風水’集中的地方,怎麼可以隨便開採呢?別人勸您開採,恐怕是不懷好意;我幾次想把這件事告訴您,只是不敢開口。”

  玄宗被他這番話所打動,認為他真是一位忠君愛國的臣子,反而對適之大不滿意,逐漸將他疏遠了。就這樣,李林甫憑藉這套特殊“本領”,他一直做了十九年宰相。

  後來,司馬光在編《資治通鑑》時評價李林甫,指出他是個口蜜腹劍的人,這是很符合實際的。

  口蜜腹劍的意思:

  【拼音】kǒu mì fù jiàn

  【釋義】嘴上說得很甜,肚子裡卻懷著害人的壞主意。形容人陰險。

  【出處】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唐玄宗天寶元年》:“尤忌文學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用法】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佛口蛇心、笑裡藏刀、兩面三刀、陽奉陰違、口是心非

  【反義詞】心直口快、心口如一

  口蜜腹劍造句:

  1.像小王這種直友才是你該親近的人,而不是去相信那種口蜜腹劍的小人。

  2. 他就是愛聽奉承話,即使遇到口蜜腹劍的人,他也會全然相信。

  3. 他是一位口蜜腹劍的偽君子。

  4. 你可要提防這種口蜜腹劍的"朋友"。

  5. 他是個口蜜腹劍的人,你千萬別輕信他的花言巧語,免得吃虧上當。

  6. 那個男的口蜜腹劍,幾句甜言蜜語,哄得她團團轉,等騙到錢後人就失蹤了。

  7. 這種人口蜜腹劍,誰知道他內心裡打什麼壞主意。

  8. 那個口蜜腹劍的傢伙騙了我的錢。

  9. 唐朝的李林甫是一個口蜜腹劍的人。

  10. 董事長身邊竟都是些包藏禍心、口蜜腹劍的人,公司怎能不陷入經營危機?

  11. 她實在太單純了,才會被這種口蜜腹劍的人所騙。

  12. 他是個口蜜腹劍的偽君子,不能深交。

  13. 那個口蜜腹劍的陰險小人到老闆那裡告了我一狀。

  14. 你把這種口蜜腹劍的人當朋友,小心他別有用心。

  15. 口裡含著花蜜的蜜蜂,尾巴卻有螫。口蜜腹劍。笑裡藏刀。

關於口若懸河的典故
中華古代成語故事精選
相關知識
關於口蜜腹劍的典故
關於口蜜腹劍的造句範例
關於口蜜腹劍的成語接龍
關於口蜜腹劍的成語故事
口蜜腹劍的典故
關於口若懸河的典故
有關口蜜腹劍的詞語解釋
口蜜腹劍的歷史典故
有關口蜜腹劍的造句
成語口蜜腹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