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閱讀申論範文能幫助備考湖北公務員的考生提高寫作的思路和技巧,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講規矩

  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規矩”二字筆畫不多,即便置身提筆忘字的網路時代,一般人也能輕鬆寫就。以來,從履新之始的八項規定到整飭風紀的道道禁令,起筆落墨之際,前進航標已然確定。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把講規矩作為重要抓手,不斷顯現出用規矩矯正、治理諸多領域亂象的堅定決心。

  然而,生活中,我們卻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視規矩為“稻草人”,不擇手段地追逐錢財;有的人對人對己手握兩把標尺,把規矩當作“橡皮泥”;還有人陽奉陰違,把規矩當做“搖錢樹”肆無忌憚……凡此種種,不僅劍指個人的失信亂象,挑戰著社會公序良俗的道德底線,更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形成破窗效應,危害甚深。由是觀之,明規則、守紀律,來路明確,去路鮮明。

  明規則——講規矩,需要樹立規則意識,為天地立心。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覆地思索,就越是給人的心靈灌注了時時翻新、有增無減的讚歎和敬畏,這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則。”規矩意識如同道德律令,大凡有良知與理性的人,無不對它心存敬畏。面對規則意識薄弱的亂象:通過坑蒙拐騙來追逐錢財的旅遊欺詐行為時,站在生死救援的制高點開出“天價”的救護車時,為了博眼球弄虛作假的網路謠言時……除了每每事後嚴肅處理以外,難道不應反躬自省——將規則意識深入人心,並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這些敗壞德行、泯滅人性、扭曲靈魂的行徑怎會有空可鑽?規則意識是講規矩的“安全閥”,守好這扇門,為天地立心。

  守紀律——講規矩,需要時刻嚴守紀律,為生民立命。紀律是紅線,規矩明底線。在營造政治新常態的今天,反覆強調,要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為的就是讓紀律觀念在廣大黨員幹部心中牢牢紮根。然而,在百廢待興的建設年代,部分領導幹部卻忘了守紀律、講規矩是的政治基因,忘了紀律,拋了規矩,帶來的不僅是牢獄之災,也有家庭破碎的悲劇、背離人民的悲嘆。***在接受審判之後感嘆,“人生要到60歲才能懂事。”雷政富東窗事發後,年過七旬的老母親站在村口老淚縱橫;冀文林落馬的訊息傳來,一路把他帶大的姐姐在老家掩面痛哭。也曾壯懷激烈、志存高遠,也曾是親朋故舊、父老鄉親的驕傲和自豪,卻在一朝一夕之間淪為階下囚,從成功的榜樣跌落為反面的典型,這樣的苦楚和落差,夜闌人靜時仔細想想,還不能令人警醒為人民服務應對紀律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嗎?

  天下將興,其積必有源。在講規矩的價值座標上,人們能夠開拓更為豐盈的人生空間:牢固樹立規矩意識,掙脫的是名韁利鎖的束縛,收穫的是有溫暖、有意義的人生;嚴守紀律紅線,超越的是利益算計的狹隘,贏得的是造福一方的紮實事業。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方今之時,唯有以規矩意識砥礪自身,方能激發正能量、凝聚億萬人,從而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征途中,擔當起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二

  關注百姓需求 改善民生服務

  “天下順治在於民富,天下和靜在於民樂,天下興行在於民趨於正。”古往今來,從文景之治到貞觀盛世,再到康乾偉業,歷朝歷代,王朝更替,都反映一個真理:唯有讓百姓安居樂業、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依,才能政權穩固,國泰民安。

  反觀當下,君不見時下教育,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導致貧富差距日益凸顯;君不見當下醫療,醫患矛盾突出、看病難看病貴現象層出不窮,令百姓苦不堪言;君不見當前住房,天價房屋令百姓望“房”興嘆,諸多民生問題已愈演愈烈,已觸動國家***之底線、已威脅政權穩固之根基,已動搖百姓幸福之根本。因此,關注百姓需求,解決民生問題已是民心所向。

  改善民生服務需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隨著電影下鄉、基層休閒大廣場的新建、村村通道路的通行,都說明國家加大重視公共基礎設施的完善。然而,與經濟發展水平相比,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比較滯後。從基層影院匱乏,造成群眾生活枯燥,到基層文化活動凋零,導致群眾難以提升修養,再到交通擁堵問題在城市中時有發生。為了提高群眾生活質量,需要完善公共基礎設施,以發達國家為例,重視發展立體化交通,構建地鐵、輕軌、公交為一體的交通體系,規定幾百米內必須能夠換乘,實行一票制,降低出行成本,減輕出行壓力。因此,我國實現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必須學習西方經驗,完善公共基礎設施。

  改善民生服務需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老人曾構建的“大同社會”就是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貧有所濟的民生目標。然而,反觀當下,養老方式單一,實行以家庭養老為主的模式難以適應421家庭結構的養老需求;醫療資源匱乏,醫療資源地區分配不均,加劇醫療資源的爭奪,引起地區之間矛盾;社會福利難以發揮調解貧富差距的作用,導致兩極分化日益凸顯。由此,解決民生問題需要極力完善公共服務,學習英國做法,實行一整套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體系:針對不同群體、針對不同階層、針對不同年齡層次,制定與之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建立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改善民生服務需要優化公共服務體系。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業是民生之本、住房是民生之所,改善民生服務需要促進教育、就業、住房的發展。然而,當下教育資源分配不均,造成南門難出貴子現象屢見不鮮,加劇了貧富差距;時下就業呈現結構性矛盾,知識人才數量遠遠高於現存知識崗位的供給;當前房價居高不下,雖實行限購,但仍難以滿足部門群體的安居要求。因此,推動民生髮展,必須優化公共服務,以美國為例,為實現教育公平,實行教育投入公平分配,政府發行公債的方式,吸收社會資金,向貧校供給;將教育經費的增量去彌補貧校的資金不足。以此解決教育不公現象。為此,我國也需學習,大力發展公共服務。

  從為政之道,民生為本,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再到善政之要,惟在養民。民生是維護群眾生活的基石,是維持社會穩定的良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因此,改善民生建設是大勢所趨,唯有如此,百姓才能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富強!

  三

  引善之甘泉 潤道德之花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華夏美德萬古流芳。善之一字,更是流淌在道德血液中的精髓。誠信經營謂之善,仗義援手謂之善,與人方便謂之善,尊老愛幼謂之善……。善的大字典中,內涵豐富,精華流轉。向善的力量,猶如律動的脈搏,強勁的心臟,正能量的圓舞曲,感染著世人,淨化了世界,溫暖著你我。新時期,行進中國的路途中,更需要讓國人心存善念,厲行善舉。

  與人為善,離不開心存愛心。愛心是陽光,普照黑暗的大地;愛心是雨水,滋潤乾涸的沙丘;愛心是樹葉,陰涼燥熱的夏天;愛心,亦是善,為和諧的社會,道德的發展增添助力。愛心,是善的根系,是善的泉源;人若沒有愛,缺乏愛,不敢愛,善行、善舉、善念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本。讓世界充滿愛,讓每個人擁有愛,愛自己,愛親人,愛社會,愛每一個陌生人,是大“善”民族應有之意。

  與人為善,離不開換位思考。從對方角度思考,是一種全心思考維度,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彼此的看法,聽取對方的心聲,知道他人的難處和困境,從而能夠善待他人。反之,只顧自己,聽不進他人意見,只會陷入坐井觀天之境界;不站在對方角度,必然會導致個人形成主觀主義,使得自己更加自負,更加的冷漠和自私。所以,每個人要想做一個善良的人,要學會換一個角度,換一個位置,換一個方向,把其他人當做自己,來反躬自省,反思自己的言行,如此做人謀事,成矣。

  與人為善,離不開無私奉獻。犧牲奉獻,是一種美德,是一種高尚的操守,當前,無私奉獻是社會上稀缺的一種品質,是實行向善的一劑良藥。但是,既生繁花亦生野稗,奉獻精神仍然沒成為人們普遍價值共識,大公無私,被替換成因公廢私,官員貪汙腐敗、權利尋租就是一個典型;先人後己,個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成為人們心中的常態。向善途中,無私奉獻是添磚加瓦之舉,是保駕護航之措,是錦上添花之要。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與人為善沒有終點站,永遠在路上。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需要每個人以懷揣愛心為突破點,以換位思考為切入點,以無私奉獻為落腳點。唯有如此,拉動三駕馬車,做到三位一體,定能給與民眾精神世界一片藍天白雲,定能讓社會沐浴善意、充滿善舉,定能讓道德星空綻放璀璨的光華。

湖北公務員申論備考技巧
湖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相關知識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精選
湖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湖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範文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精選範文
河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