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北京公務員申論考試注重對分析、判斷、概括、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測試,如何取得申論寫作高分呢?範文閱讀是其中的備考方法之一,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冒險·創新

  在這個“創新制勝”的時代,創新已經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都需要發揮創新驅動作用。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社會風險性因素日趨增多,我們處在風險時代,導致創新往往和風險相伴。但是盲目的冒險又不可能實現真正的創新,因此,我們既要敢於冒險,又不能盲目冒險,方能實現“創新制勝”。

  創新離不開冒險精神。漸進思想是創新最大的敵人,擁有冒險精神才能實現創新。怯於風險者將是冒險視為一種迫不得已的行為,但是創新者並非如此,他們破舊圖新,將風險視為一種機遇加以利用,在冒險中實現創新。如家政服務公司的老闆老王,他就是一個創新者,不是固守傳統家政市場,而是擇冒險突破,創新了出廚師上門的服務模式,在市場中贏得競爭優勢。可見,故步自封很難取得突破,只有敢於冒險才能創新。現在“創新制勝”的趨勢愈加明顯,對於我國而言,要想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必然在於創新,因此,必須鼓勵和弘揚冒險精神,在一次次冒險中實現創新突破。

  創新絕不是盲目的冒險。創新與風險相伴而生,應當承認只要進行創新就意味著風險,但是盲目的冒險只會加大創新的成本,並非是真正的創新。如在《創新驅動中國》一書中提到的一些中國創新企業,他們以“創新”名義盲目追求“速度”,忽視了“體驗”“口碑”等用來真正衡量品質的指標。這種將盲目冒險視為創新的行為註定無法實現真正的創新制勝,只能“偽創新”的困境中掙扎。而那些善於創新者,他們總是綜合考量社會狀況、市場需求、個人能力等因素,合理地推斷風險,從而將創新的風險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實現真創新。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五大發展理念,並將創新發展擺在國家發展全域性的首要位置。創新,成為發展的第一動力,對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正在提升到歷史上從未有過的高度。因此在這個呼喚創新的時代,我們必須勇於冒險、敢於突破,同時也要注意前行中的風險,理性判斷,從走向真正的創新道路。

  二

  時代呼喚工匠精神

  自從在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這個詞一下子火了起來。瑞士的手錶、德國的汽車、義大利的手工皮具……這些代表著工匠精神的產品近年來備受國人追捧,鞭策“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其實,工匠精神不只限於製造業,在各行各業的工作中,都少不了這種精神。

  工匠精神是勞動者最可寶貴的品質,它就像璀璨的明珠,為日復一日的樸實工作增添榮光與價值。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各行各業要弘揚工匠精神,勇攀質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費者滿意的知名品牌。寄語四川雅安蘆山學子:“工匠也可以成為大師!”這一切都顯示著這個時代對工匠精神的呼喚。

  工匠精神,是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尚書?大禹謨》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在技術競爭、人才競爭白熱化的當下,要想謀求更輝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維”要不得,它會讓自己流於庸俗,止於膚淺和粗糙。所以,我們要有“人有我優”的技術追求,讓技術和產品“從99%到99.99%”的過程中,久而久之,就能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發展奇蹟。就像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專注壽司近60載,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極致,成為業界傳奇。客人在小野家品嚐到的不僅是美食,更是廚師孜孜不倦、力臻完美的精神。

  工匠精神,是嚴謹認真、一絲不苟。中國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為什麼搞不好?原因雖然很多,但最終可以歸結到一個方面上來,就是做事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中國的產品質量不如德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們更嚴謹,更具有工匠精神。德國工業產品之所以受到全世界歡迎,離不開這種專一投入的工匠精神。在這些行業內,技術工人從事的並不是機械重複勞動,而是通過改善工藝使產品不斷昇華。其背後,則是從業者對生產研發規律的遵循、對創新的嚮往、對消費者的尊重。

  工匠精神,是從容獨立、踏實堅守。“欲速則不達”告訴我們,無論是企業發展、人的發展,太強調“快”和“立竿見影”,註定會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記。因此,需要在踏踏實實方面下功夫:不貪多求快,不好高騖遠,不惜力,不怕費事。不輕言放棄,用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艱苦磨練,產品和技能才能不斷攀越,走向精緻。比如“大國工匠”胡雙錢,在自己的行業幹了35年,“在車間裡,他從不挑活,什麼活都幹,通過完成各種各樣的急件、難件,他的技術能力也在慢慢積累和提高”。

  培育工匠精神”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國家的行動,更是時代的呼喚。培育“工匠精神”重在弘揚精神,這絕不僅限於物質生產,還需要全社會各行各業祛除浮躁,培育和弘揚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踏實堅守的品格,從而提供高品質產品和高水準服務。

  三

  以千萬家庭好家風支撐全社會好風氣

  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1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主席親切會見全國文明家庭代表,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從廣為流傳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畫荻教子”故事,到備受推崇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溫公家訓》,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進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成為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黨的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家庭建設作為國家建設、社會建設的基礎工程,推動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良好氛圍。“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託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的深刻論述,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對全國億萬家庭的親切關懷,為推進家庭文明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二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一方面,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體現在億萬人民生活不斷改善上;另一方面,國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家庭夢才能夢想成真。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必須遵照的重要指示,把家庭文明建設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引導廣大家庭都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我們4億多家庭、13億多人民的智慧和熱情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核心,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正如所指出:“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好才有基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把品德教育作為重中之重,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要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下一代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要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傳遞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的觀念,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推動人們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風尚。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社會的良好民風是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為基礎的,一個執政黨的良好黨風政風也與廣大領導幹部的良好家風密切相關。正如所強調:“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弘揚良好家風,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抓好家風,繼承和弘揚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向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同志學習,做家風建設的表率;要教育親屬子女樹立遵紀守法、艱苦樸素、自食其力的良好觀念,明白見利忘義、貪贓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為全社會做表率。要將家風建設作為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推進紅色家風制度化,以黨員和領導幹部的好家風促進形成好的黨風政風。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縱觀全國首屆文明家庭的豐富事蹟,他們於言傳身教中傳遞誠實守信的道德風尚、涵養樸實無華的良好家風,生動地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了正能量,為全國億萬家庭樹立了榜樣。全省上下要以全國文明家庭為學習標杆,認真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神養分,推動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

天津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及答案
天津公務員申論範文
相關知識
北京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河北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湖北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浙江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江西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河南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四川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