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甘肅省公務員申論考試注重對分析、判斷、概括、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綜合素質及能力的測試,如何取得申論寫作高分呢?範文閱讀是其中的備考方法之一,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讓社會充盈誠信的空氣

  人以誠立身,國以誠立心。誠信既是公民道德的基石,也是社會有序運轉的保證。這些年來,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倡,到個人徵信體系的建立,讓誠信成為每個人在社會上的“通行證”,成為普遍共識和努力方向。

  然而,羅馬並非一日建成。誠信建設,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就在前幾天,由中國政法大學中國誠信建設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中國誠信建設狀況研究報告》正式釋出。報告指出,中國誠信建設總體形勢健康向上的同時,商業欺詐、製假售假、學術不端等誠信缺失問題,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頑症。資料更是顯示,企業每年因不誠信導致的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這樣的問題,令人警醒之餘,也提示我們,讓誠信成為社會的底色,任重而道遠。

  “巧詐不如拙誠”。對於每一個社會而言,誠信都是一股無法量化的道德力量,它既是維繫社會運轉的紐帶,更是撬動歷史進步的槓桿。有一個“砸冰箱”的故事,至今依然時常被人提起。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開啟國門,眾多企業紛紛引進電冰箱生產裝置,“大幹快上”。而在那個被形容為“紙糊的冰箱也能賣出去”的年代,海爾卻破天荒地砸了76臺冰箱,原因就在於:有瑕疵,質量不合格。而這一砸,也砸出了海爾“零缺陷”的質量意識:僅用四年,就拿到了中國冰箱行業的第一枚質量金牌。而隨後幾年,當市場供大於求,其他企業遭遇寒流紛紛宣佈降價之時,海爾卻不可思議地提價12%,使用者依然爭先恐後購買。這樣的現象,根源恐怕就在於其不讓消費者買到“瑕疵冰箱”的誠信意識。

  不僅是企業,對於個人,更是如此。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客觀而言,從“鄉土中國”步入“流動中國”,從“熟人社會”轉變為“陌生人社會”,社會急劇轉型,人口大量流動,的確容易給人帶來陌生感。然而,這決不意味著,人與人的交往就可以成為“騙一次算一次”的“一次性博弈”。恰恰相反,越是變動不居,誠信越是彌足珍貴、值得守護。守住誠信做人的底線,才能讓人走出“叢林狀態”,推倒不信任的高牆,相互之間也才能開啟心門。古人講,“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遵守諾言就像保衛你的榮譽一樣”。誠信就像空氣,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須臾不可離。在這個意義上,無論是定期釋出誠信“紅黑榜”,營造崇德向善、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還是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等38個部門聯合簽署《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合圍“老賴”,抑或是政府、社會紛紛建立徵信系統,“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守信者處處受益”,說到底,都是要通過制度的剛性,守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讓社會充盈誠信的空氣。

  我們這個社會缺的不是對誠信的呼喚,而是對誠信的堅守。從對“虛假新聞”的聲討,到對“天價大蝦”的反思,再到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討論,各種道德事件就如同一塊塊三稜鏡,折射出這樣一種複雜的心理:一方面,內心認同誠信,對誠信缺失的不道德行為進行譴責;另一方面,當自己面對考驗時,誠信卻成了“無用的別名”,自己不願意首先站到道德高地。回答這樣的誠信命題,既需要明晰規則的邊界,也需要確立個人的正信。

  “自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誠信,既是自己與他人的一份契約,更是自己與良心的一個約定。個人遵從良知,社會捍衛約定,誠信的殿堂才會一直燈火輝煌。

  二

  用“真本領”讓青春出彩

  同志在中央黨校今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指出:***在延安說過, 我們的隊伍裡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本領是青年人幹事創業的基石,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金鑰”。“工欲善其事,需先利其器”,只有打造一身本領,才能“在其位,謀其政”。***中公點評:“青年人的價值觀”是選調生村官考試常考的話題之一,本文從***的本領恐慌為思考,進行闡述;首段中直接引用的講話,並採用比喻、引言的方式匯出立意“工欲善其事需先利其器”。***

  要勤而好學、刻苦鑽研。正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知識飛速更迭的今天,唯有不斷求職上進才能去的進步,“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份才”。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在田間地頭仔細摸索,歷經數十年方成大器;三無科學家屠呦呦,在***艱苦的年代,對中西醫理論反覆推敲,用了三百多中提煉方法,上千次試驗,才萃取出青蒿素。勤而好學,不僅是學知識、學理論,還要做到學習與思考的統一、知行合一、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多思、多想、多做,才能讓自己的業務能力上一個臺階。***中公點評:本段採用例證法進行分析,這種案例的積累對於大家也並沒有難度,特別是最新案例屠呦呦,即耳熟能詳,又不落於俗套;此外,例證分析滯後,一定要注重分析,有案例有分析才恰當。***

  要善始善終、腳踏實地。“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天下的道路都有坦途坎坷之分,只有腳踏實地,親身實踐才會明白。然而,很多年輕人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對待工作三分鐘熱度,缺乏工作熱情;遇到丁點困難,往往消極怠工,虎頭蛇尾。究其根源,在於缺乏工作的熱情,不能對工作持之以恆。熟不知,一輩子幹一件事並不易,“萬事開頭難”,行百里者半九十,天下大事作於細,行於易,只有從細小之處著手,才能堅持不懈。要牢記“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對於年輕人要多一定定力,多一些耐心,紮紮實實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只有這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厚積薄發,積水成淵。***中公點評:本段採用引證法加道理論證,名言警句使用要恰如其分,不要為了使用而使用;此外,段落分析採用大量的短句、短詞、成語,讀起來朗朗上口,有氣勢。***

  要銳意創新,精益求精。在青年人成長的道路上,遇到困難險阻十分正常,舍易求難看似愚鈍,但同樣需要莫大勇氣。正如愛因斯坦說過“踏著別人的腳步,就看不到自己的腳步”,而人生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踏著別人的路,看似輕鬆了很多,但往往也會不落痕跡、芸芸眾生、泯然眾人矣。今天,有很多青年人加入到創客的隊伍,他們放棄優越的工作機會,從頭做起,雖然會遇到苦難,但只要敢突破,不放棄,披荊斬棘,就能收穫理想;而創新創業的大潮也會如星星之火,點亮青春的熱情。

  青春是一艘遠航的船,勤奮好學的能力是帆,讓青春揚帆起航;腳踏實地的定力是舵,為青春保駕護航;銳意創新的創造力是風,帶青春乘風破浪。青春易逝,青春苦短,但青春又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唯有不斷提升本領,才能讓青春永駐,才能讓青春與時代的脈搏共同跳動,讓青春與祖國發展同呼吸,共命運。***中公點評:文章結尾採用排比式收尾,三個喻體“帆、舵、風”三者又有著內在的聯絡與統一,把三個分論點進行了總結;最後的展望未來,也對主題進行了昇華。***

  三

  剪斷“資訊孤島”背後的利益鏈

  “資訊孤島”“資料壁壘”“難以相容”等,是一些地方總結部門工作時常會提到的共同問題。然而,其背後的癥結不只是觀念問題。

  近年來,大資料不斷被應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為民服務中,成為推動政務公開、完善服務、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雖然不少部門和單位相繼建立了網路平臺,但相關資料一直“不相往來”。資訊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嚴重滯後於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使得“有路無車,有車無貨”成為一種常見的現象。究其原因,除了相關制度機制和技術標準的缺失,還在於部分單位領導和技術管理人員視資料為“私產”,從部門利益、資源管控等角度考量,主觀上不願開放。比如,有些單位視輸出資料為輸出利益,認為在“資料為王”的網路時代,要穩住自己的“地位”,就得控制住資料。有些部門內部各個機構以種種理由把資料藏著掖著,從不考慮是否應該將資料共享,切實提高老百姓的辦事效率。

  部門、單位利益割據造成的資訊孤島,成為大資料進一步發展的掣肘。而由此引發的重複建設,不僅造成大量浪費,也讓有關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乃至公信力打了折扣。解決這一問題,關鍵在於剪斷背後的利益鏈。

  首先要堅持正確的利益取向。有什麼樣的利益觀,就有什麼樣的思想作風、工作狀態。利益觀問題不解決,取向不正確,“資料孤島”“資料煙囪”等問題就難以得到有效遏制,即使一時電腦資料通了,早晚還會出現新的梗阻。推倒阻隔網路平臺數據共享的那座城牆,需須從端正利益觀入手,把共享的理念立起來落下去,一切為了彙集資源、整合力量、服務社會,不能把涉及公共利益的資料當作等價交換的商品、當作“藝壓群芳”的“撒手鐗”。

  其次要在政策制度上劃底線。應當說,現在國家調整和規範網路建設的法律法規已經立了不少,但資料開放是一個新興事物,尚缺乏自上而下的法律法規和執行標準。實現資料共享,急需建立一套統一的資料交換標準,規範資料格式,使管理員、使用者皆有規可依,有章可循。同時,對那些不想開放、不敢開放,甚至人為設卡、無端索價等行為,也要有相應的懲罰規定。概而言之,要儘快啟動資料開放立法,建立資料開放標準、界定資料開放邊界,切實有效地建立資料開放的法制基礎,確保資料共享機制執行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再次要在建臺審批上把住關口。從嚴格網路平臺審批環節入手,建立資料互通機制,既是克服重複建設的關鍵一步,更是推進資料開放共享的關鍵一招。對建立網路平臺的申請,有關主責單位和主要領導頭腦中一定要繃緊“共享”這根弦,進行需要的批前評估和建後審計,對有戶頭不對應、區域不對應、指標不對應、編碼不對應等缺陷的,在專案、資金、授權等方面,該管的要管,該撤的要撤。對特殊行業和涉及公民隱私的資料保護,要嚴格規範審批程式和審批標準,堅決防止出現一方面社會求之不得、一方面卻是部門敝帚自珍的現象。

  應當看到,剪斷“資訊孤島”背後的利益鏈,既是與狹窄、陳舊利益觀的決裂,更考驗著職能部門的大局觀念和科學精神。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為民服務質量,期待有更多領導幹部敢於並且善於連線“資訊孤島”,搭建資訊順暢流動的橋樑。

甘肅公務員考試申論高分範文
青海公務員申論範文
相關知識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江蘇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河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內蒙古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湖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貴州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青海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
江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