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公共基礎知識試題練習對於備考公務員的考生來說尤為重要,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一***

  1、張某因***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入獄後,張某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根據刑法規定,對張某應如何處理?*** ***

  A、可以減刑,但不能假釋

  B、既可以減刑,也可以假釋

  C、可以假釋

  D、既不能減刑,也不能假釋

  2、乙某持甲某的借條要甲某還錢,甲某不僅不還錢,反而指使丙某、丁某將乙某強行扣留在一暗室裡,並對其進行毆打,直至乙某交出借條承諾永不索還,才將乙某釋放。本案中甲某構成*** ***。

  A、搶劫罪和非法拘禁罪

  B、***罪

  C、敲詐勒索罪

  D、搶劫罪

  3、依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下列屬於無效婚姻的是*** ***。

  ①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係的 ②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

  ③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 ④因脅迫而結婚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村享有選舉權的村民有500人,其中200人蔘與了村委會主任選舉,候選人張某獲得120票,因而當選

  B、乙村享有選舉權的村民有500人,在村委會選舉中,李某獲得300票,因而當選

  C、丙村在村委會選舉中,設立了祕密寫票處

  D、丁村村民胡某在村委會選舉期間不能參加投票,書面委託其享有選舉權的父親代為投票

  5、關於行政強制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法律、法規、規章以外的其他規範性檔案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B、行政強制,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

  C、行政強制執行由法律設定

  D、起草法律草案、法規草案,擬設定行政強制的,起草單位應當採取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聽取意見

  6、下列關於法律與人權關係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法律可以人權的實現,但是法律並不能根除侵犯人權的現象

  B、人權是法治的核心內容之一

  C、是否體現人權可以作為判斷法律善惡的標準

  D、人權的法律化表明人權只能是一種實有權利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A。解析:我國刑法分則規定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法執行一段時間後,如犯罪分子能夠認真遵守監規,確有悔改表現的,可以減刑;對判處有期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二分之一以上、無期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能認真遵守監規,確有悔改表現的可以假釋。但是對於累犯以及故意殺人、***、搶劫、***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所以只有A選項正確。

  2、【答案】A。解析:甲某指使丙某、丁某將乙某強行扣留在一暗室裡,構成了非法拘禁罪;同時甲某對乙某進行毆打併逼乙某交出借條承諾永不索還的行為構成了搶劫罪。所以A選項正確。

  3、【答案】A。解析:《婚姻法》規定的無效婚姻情形:***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係的;***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4、【答案】A。解析:《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5條第2款規定,選舉村民委員會,有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過半數投票,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投票的村民過半數的選票,始得當選。A項中只有200人蔘加了選舉,沒有超過半數,因而選舉無效,A項錯誤。B項中李某獲得300票,超過了500名享有選舉權的村民的半數,必然也超過了參加投票的村民的半數,因而有效,B項正確。《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5條第3款規定,選舉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的方法,選舉結果應當當場公佈。選舉時,應當設立祕密寫票處。C項說法正確。《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5條第4款規定,登記參加選舉的村民,選舉期間外出不能參加投票的,可以書面委託本村有選舉權的近親屬代為投票。D項說法正確。本題答案為A。

  5、【答案】A。解析:《行政強制法》第10條規定,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範性檔案不得設定行政強制措施。

  6、【答案】D。解析:人權是人依其本性而應當享有的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在這個意義上講,人權首先是一種道德權利和應有權利。人權包括三個層次:層次,應有權利;第二層次,法律權利;第三層次,實有權利。人權的內容通過立法轉化為法律權利,使人的應有權利有機會轉化為法律權利,通過法的實施,使法律權利轉化為實有權利,但並非表明人權只能是一種實有權利。在現代法治社會,人權是法治的核心內容之一。人權可以作為判斷法律善惡的標準,反過來法律可以人權的實現,但是有了法律並不能當然根除侵犯人權的現象,也不意味著有了法律人權必然就會得到實現和,因為法律實施的效果決定著人權的實現和的程度。因此,正確選項為D。

  ***二***

  1、下列情形中,屬於法律制裁的一項是*** ***。

  A、某企業職工王某侵佔單位資金,被單位開除

  B、林某因騎車不慎,撞上他人,被法庭判決賠償300元

  C、常某因違約被仲裁機構認定賠償對方當事人損失10萬元

  D、鍾某因生活作風問題被開除黨籍

  2、我國《環境汙染防治法》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方式是*** ***。

  A、排除危害,賠償損失,恢復原狀

  B、排除危害,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

  C、具結悔過,賠償損失,恢復原狀

  D、排除危害,賠禮道歉,恢復原狀

  3、法律關係與其他社會關係的根本區別在於*** ***。

  A、合法性 B、物質制約性 C、意志性 D、強制性

  4、就權力本身來看它*** ***脫離義務而存在。

  A、可以 B、應該 C、必須 D、不可能

  5、某甲到一傢俬營公司上班已3個多月了,公司人事部門只是發了張聘書給他,卻一直不與他簽訂勞動合同。他聽說不籤勞動合同是要支付雙倍工資的,但單位說,聘書與勞動合同是一回事。對此,正確的說法是*** ***。

  A、公司的說法是不正確的,不能以聘書來代替勞動合同

  B、公司的說法是正確的,能以聘書來代替勞動合同

  C、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字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D、聘書需要職工本人簽字蓋章

  6、2013年1月8日,房地產商潘石屹在其微博上稱“恭喜麥克維爾,中標價僅1870萬元”。老潘提前洩露上市公司中標資訊並非一次。2012年10月23日,老潘微博釋出江河幕牆中標上海SOHO專案,令該公司股價8分鐘內飆升1、82%;2012年12月6日,老潘轉發杭蕭鋼構中標資訊,令該公司股價大漲6%;2012年12月25日,遠大中國還沒有來得及披露中標資訊,老潘就提前代勞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前洩露中標資訊,令股民不滿情緒不斷髮酵,20名內地股民寫了《致證監會的一封信》,聯名向中國證監會舉報潘石屹,並希望證監會對這個事件給予定性和處理。對於潘石屹的這種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老潘以實際行動給股民利好訊息,是股市的指向標

  B、潘石屹釋出的中標金額遠遠低於上市公司的淨資產,尚不構成上市公司訂立重大合同

  C、按照《證券法》的規定,只有交易金額達到淨資產的20%,上市公司才需要公告,知情人才不能透露

  D、潘石屹的行為洩露了上市公司內幕訊息,致使資訊披露規制形同虛設,是典型的干擾證券市場行為

  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法律制裁是指由特定機關對違法者依其法律責任而實施的強制性懲罰措施,可見,法律制裁的實施主體是機關,不包括仲裁。

  2、【答案】A。解析:《民法通則》百三十四條規定了十種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環境汙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受到環境噪聲汙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於環境汙染是侵權責任故不可能產生違約責任,故排除B項。具結悔過是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刑訴法規定,應責令其具結悔過,而非民事責任,排除C項。故應當選擇A。

  3、【答案】D。解析:法律關係是由強制力作為手段的社會關係,這是它與其他社會關係的根本區別。

  4、【答案】D。解析:權利和義務是不可分的。

  5、【答案】A。解析:聘書規定的內容相對簡單,不能涵蓋勞動合同的所有條款,所以不能用聘書來代替勞動合同,B選項不正確;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字上簽字或者蓋章後,勞動合同才能生效,所以C選項也不正確;而聘書是公司的單方行為,只需公司蓋章即可生效,所以D選項也錯誤。

  6、【答案】B。解析:按照《證券法》的規定,只有交易金額到達淨資產的10%,上市公司才需要公告,知情人才不能洩露。在此事件中,杭蕭鋼構1870萬的中標額,和12、68億的淨資產相比,並不屬於重大事件。因此,潘石屹的行為也不屬於洩露內幕訊息並不算違法。

“的人還:

江西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習題及答案
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西藏公務員科技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江西省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江西省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江西公務員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江西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廣西省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山西省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陝西省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黑龍江省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
西安市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預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