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範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申論文章可能是很多公務員備考考生的一大難點,想要取得高分,熱點範文應該多看,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幫助你提分。

  ***一***

  政府民眾共同努力 破解“垃圾圍城”難題

  高速發展中的中國城市,正在遭遇“垃圾圍城”之痛。據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北京市日產垃圾1.84萬噸,並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而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同樣產生著巨大的垃圾量。目前,全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佔土地75萬畝。

  “垃圾圍城”日益嚴重,但我國目前的整體垃圾處理能力還遠遠不夠。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燒和綜合利用***再生迴圈利用***三種。我國大多數城市都把填埋作為首選,但我國是一個土地稀缺的國家,特別是在人口密集、垃圾產量大的城市地區,填埋方式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此外,巨大的垃圾量帶來的環保問題以及公眾身體健康的危害問題已經開始顯現。

  對此,我們需要政府、群眾共同努力,從產生、分類以及最終處理等幾個方面入手,解決垃圾問題。

  首先,解決垃圾問題,我們需要從源頭入手,倡導簡單化生活,杜絕過度包裝,過度消耗的生活方式。現階段,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環節都會導致大量垃圾的產生,商品的過度包裝,以及食品的浪費現象等,一方面消耗了資源,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很大的垃圾處理壓力。因此,我們需要倡導簡單,節約的生活方式,將垃圾量從源頭上減少。

  其次,解決垃圾問題,我們需要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以便於更加有效而迅速地進行垃圾綜合處理利用。通過垃圾分類,我們可以將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以及廚餘垃圾等分別進行處理,對於一些可回收垃圾進行再生迴圈利用,對於有可能汙染環境的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政府需要做好相關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並加大投入,完善各地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廣大群眾也應積極配合,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最後,解決垃圾問題,可以先焚燒再填埋。垃圾經過焚燒之後體積只是原來的五分之一,可以有效減容。我國目前的技術已經可以實現燃燒後每立方米二噁英的含量不超過0.1納克,符合歐盟環保標準。在保證監管到位、監測資料真實可靠、增加監管透明度、避免大氣汙染的前提下,可以推廣垃圾焚燒的方式,從而減少填埋量,減少對土地的佔用。

  垃圾處理問題現在已經不是我們發展中單純的“垃圾問題”,應當放到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域性去認真面對,我們需要從垃圾產生和處理的各個環節入手,保護環境,節約土地,並做到垃圾迴圈再利用,實現“變廢為寶”,破解“垃圾圍城”困局。

  ***二***

  以水為師

  水是大自然萬物之靈魂。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孔子曰:“夫水者,啟子比德焉。”也是說水有德行,能啟發君子修養自己的品行。筆者認為,國家公職人員應當“以水為師”,堅持修身慎行、懷德自重、清廉自守。

  一要如水之勇,激情幹事。水至柔,卻柔而有骨,信念執著,追求不懈,有詩為證:“穿山透地不辭勞,至此方知出處高。千山萬谷難阻滯,終向大海做波濤”。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有成功的喜悅,也有無盡的煩惱,有波瀾不驚的坦途,也有佈滿荊棘的坎坷。水的這種“勇”的品質啟迪我們,對事業的追求一定要鍥而不捨,一旦認準目標,就要有一往無前的勇氣、堅定執著的意志和勇爭一流的激情,時刻想到肩負的時代責任和光榮使命,一心一意為民謀利益。認準了這個理,才能以黨和人民的事業為重,排除私心雜念,積極投身到“中國夢”的圓夢之中,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只有心思用在這上面,才能擁有旺盛的工作激情,保持奮發的進取狀態。

  二要如水之智,科學謀事。《孫子兵法》雲:“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水因勢而變,隨境就形,或為雪,或為冰,或為霧,或為雨,或為雹。這是一種變通,也是一種智慧。現在全國上下正在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這是黨的集體智慧。這要求我們融入廣大人民群眾之中,時刻眼睛向下,時刻向群眾學習,時刻關注群眾的切身利益。“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要對群眾懷抱一腔真情,對群眾的冷暖疾苦感同身受,不能只滿足於在辦公室聽彙報、看資訊、定舉措,要深入基層去,深入群眾中去,瞭解實際,掌握實情,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廣叢集眾智慧,找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索解決的途徑。

  三要如水之平,公正行事。古人說過:水,準也,準,平也。天下莫平如水,水是公正的,它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不管放在瓷碗還是金碗,不管是平民百姓或是達官顯貴,它都一視同仁。水是公平的,一旦停留下來,深淺不一的坑坑窪窪都成了一個水平,沒有偏袒、沒有高低,所謂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這就是“水平”。水的這種公平性讓我們看到,一點兒傾斜都會破壞水面,學習水的精神,就是要做到公道正派。治事理政,貴在一個公字,難在一個正字。子曰“政者正也”。這包含兩層意思:其一,心正則公,公則不為私利所惑,正則不為邪所媚。有公心在,則權色難侵。其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公平正義是衡量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標準,也是我們各項工作應該牢牢堅持的基本原則。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這句話是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可是要攻破堅強的事物,沒有一樣勝過水。所以,我們真應該“以水為師”。

  ***三***

  水的精神

  蒼茫大地,“水”主沉浮。城市大多因水而建,西施浣紗成就了華美的杭州故事,葛里芬湖的秀美景觀為堪培拉城增資添彩,美麗的秦淮河更是為金陵城留下來諸多動人故事。“水”不僅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增添了文化氣息,更是我們學習的物件,我們應該以水為師,學習水的“靈活變通”,學習水的“以柔克剛”,學習水的“滋養萬物”.

  孔子曰:智者樂水。智者之智慧當如水般“靈活變通”.水處於天地之間,動則為溪為澗,靜則為湖為潭。水可為涓涓細流,可為奔騰江河。在天為雲,在地為雨。霧、雨、冰、雪皆為水之各異形態。在堅持一直為“水”的前提下,水的“靈活變通”可謂讓人歎為觀止。我們為人處世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常言,堅持是一種精神,殊不知有時候放棄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智慧。這種放棄,不是面對困難的一種怯懦和輕易言敗,而是一種策略,一種靈活變通。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我們舍魚而取熊掌。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我們欲擒故縱,我們“放長線釣大魚”.工作生活中,原則前提下的靈活變通是潤滑劑,是提升效率的保證。

  水為柔,石為剛,水滴石穿,以柔克剛。以剛克剛,可能會造成破壞性損傷,而柔往往能化剛為無形。無論眼前的困難多麼艱鉅,以柔力“小火慢燉”,即便是微小的力量,也可能會做出巨大的功績。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內家功夫,強調的就是“以柔克剛,以弱勝強”.以柔力借力打力,可以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意外效果。風和太陽曾經打賭,看誰能讓老農脫掉身上的棉衣。風的剛力帶來的肆虐和寒冷,只會讓老農把身上的衣服越裹越緊,而太陽以輕柔的陽光輕輕地撫摸給老農帶來了溫暖,老農主動地脫掉了身上的棉衣。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所謂的“狼爸虎媽”可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更達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無論我們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我們應該氣定神閒,靜下心來,想辦法,一點一點去解決;工作中,我們無論遇到多麼艱鉅的任務,我們須記住,欲速則不達。

  水滋養了世間萬物,是一切生命之源。人世間的一切生物,皆以“水”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泓清泉。大旱逢甘霖,更勝“雪中送炭”.水以無私的奉獻精神,滋養了萬事萬物。水對萬物滋養以後,更是無慾無求,自甘於下,這才成就了“上善若水”.當前,我們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攀升。然而,經濟發展區域不平衡,老百姓住房、醫療、就業、教育等問題依然凸顯,我們還有數以千萬計的扶貧物件和低保群體。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員,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向“水”學習,為這個社會做出哪怕是一點點貢獻,如果這個社會能因為我們每一個人的存在而有一點點的不同,我們就是無愧於時代,無愧於社會,無愧於自己。

  水的靈活變通和以柔克剛教給我們的是做人做事的智慧,而水的“滋養萬物”提升的則是我們的情操和德性。讓我們以水為師,將水的精神化作生動的實踐,為更美好的將來而努力!

國家公務員申論熱點評論
公務員申論考試預測卷及答案
相關知識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範文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分析
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及分析
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政分析
甘肅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湖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江西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天津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時評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