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擬題***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所給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5題,每題1分,共25分。***

  1.***同志指出,回顧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進行理論創新並指導實踐的歷史過程,我們可以得到兩點重要的啟示******

  A.科學的理論必須深深地植根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

  B.科學理論必須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才能發揮出巨大的指導作用

  C.科學理論必須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指導中國的革命和建設

  D.科學理論必須能夠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併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動力

  E.科學理論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基礎並不拘泥於馬克思列寧主義

  2.黨的十五大報告在強調學習理論的任務的同時,再一次強調學風問題,提出了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三個著眼於”的正確結論,這“三個著眼於”是******

  A.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

  B.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C.著眼於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

  D.著眼於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創新

  E.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

  3.“三個代表”是一個完整統一的整體,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是******

  A.發展先進生產力,是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條件

  B.發展先進文化,是發展先進生產力、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障

  C.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D.不斷髮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不斷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質就是******

  A.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B.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C.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D.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E.要把馬克思主義和各國具體實踐相結合

  5.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對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須經公安機關決定並執行

  B.對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須經人民檢察院決定並執行

  C.對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須經人民法院決定並執行

  D.對任何公民的逮捕,必須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

  E.公安機關對於被拘留的人應在拘留後的24小時內進行訊問

  6.關於公文文體,下列專案闡述正確的是******

  A.新中國建立後規定公文以語文體為原則

  B.在1965年前,我國的公文文體是文白兼用

  C.公文是一種特殊的應用文體

  D.公文兼用議論、說明、敘述三種表達方式

  E.公文之所以被確定為應用文體,首先在於它的直接應用性

  7.我國立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A.立法必須以憲法為依據

  B.立法必須遵循民主程式,最大限度反映民意

  C.以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為標準,立足全域性,統籌兼顧

  D.保持法律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與及時立、改、廢相結合

  E.符合社會發展規律、事物發展規律,符合時代精神和基本國情

  8.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與社會主義法的關係******

  A.黨的政策指導法的制定

  B.法是黨的政策的具體化、定型化

  C.黨的政策不能代替法

  D.法是實現黨的政策的重要手段

  E.法的制定能促進黨的政策的完善

  9.承辦是公文辦理中的重要環節,承辦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種

  A.報上級機關承辦

  B.領導同志承辦

  C.祕書人員承辦

  D.職能部門承辦

  E.轉發別的相關部門承辦

  10.“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係的要求而已。”馬克思的這句話的含義是******

  A.法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

  B.法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

  C.法所體現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是由統治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D.法不反映統治階級的意志

  E.法調整的主要是人們之間的經濟關係

  11.關於辯護制度,下列闡述正確的是******

  A.只有在刑事訴訟的初審階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自行辯護

  B.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託1~2人作為其辯護人

  C.對被告人可能判處死刑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辯護

  D.自訴案件的被告人隨時有權委託辯護人

  E.在法律上,犯罪嫌疑人不能自己作為自己的保護人

  12.下列情形體現了“公、檢、法三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的是******

  A.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

  B.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法庭審判所必需的證據材料

  C.法院對擾亂法庭秩序的訴訟參與人不能直接審理,而必須由檢察院提出抗訴

  D.檢察機關在庭審過程中發現被告人還有其他未被指控的罪行,建議法庭延期審理

  13.“奮鬥就會有艱辛,艱辛孕育新的發展,這是一個普遍規律。”這個普遍規律從哲學上看,是指******

  A.新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B.事物是一分為二的,要堅持兩點論,兩分法

  C.矛盾的雙方在一定條件下轉化

  D.量變引起質變

  14.新生事物是不可戰勝的。下列事物中屬新生事物的是******

  A.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人類登上月球

  C.知識經濟時代

  D.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工人蔘與企業股份

  15.關於公文標題和主題詞,闡述錯誤的是******

  A.公文標題的三個組成部分可隨著省略

  B.一些規範性、公佈性公文的標題可省略其中一或兩個部分

  C.公文的主題詞沒有限制

  D.主題詞的排列次序應科學合理

  16.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A.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B.國家主權受到侵犯

  C.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

  17.關於萬隆會議,下列闡述正確的是******

  A.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

  B.亞非國家第一次在沒有西方殖民國家參加的情況下自行召開的會議

  C.中國、印度、日本、緬甸、巴基斯坦是發起國

  D.會議通過了宣言,提出了10項國際關係準則

  E.“萬隆精神”的核心是亞非人民團結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殖民主義、維護民族獨立與和平共處

  18.剝奪政治權利是剝奪******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言論、集會、遊行、示威等自由的權利

  C.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

  D.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19.訴訟的構成必須有******方

  A.原告***控***

  B.被告***被控***

  C.證***證明人***

  D.審判***法庭***

  20.工作報告在黨的機關可用於******

  A.反映情況

  B.提出建議

  C.答覆上級詢問

  D.請求批准

  21.允許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和共同富裕的關係是***ACD***

  A.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B.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C.先富起來的地區和人應帶動和幫助未富起來的地區和人共同走向富裕

  D.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和平均富裕

  E.先富和後富是互相排斥的

  2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ABDE***

  A.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B.我國的一項重要政治制度

  C.解決所有國家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D.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繁榮的保證

  E.適合中國國情、行之有效的制度

  23.隨著自然科學的每一個劃時代的發展,唯物主義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這說明******

  A.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

  B.哲學隨著各門具體科學的發展而發展

  C.哲學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D.哲學是對各門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24.對立統一規律之所以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和實質是因為它******

  A.是事物發展的內在動力

  B.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區別所在

  C.提供了理解辯證法其他規律和範疇的鑰匙

  D.是認識規律和邏輯規律的本質

  E.提供了方法論的基本原則

  25.香港澳門迴歸後,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在我國共存,但從整體上不會影響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這說明******

  A.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

  B.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C.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規定的

  D.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規定的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題後括號內劃“√”,錯誤的劃“×”,每題1分,共10分。***

  1.***理論首要的基本問題是: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2.堅持實事求是,就是真正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否則,就是從根本上背離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3.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是違法行為,但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則必定是違反道德的行為。******

  4.公告是向國內外發布重要事項和法定事項的公文,地方行政機關、黨團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一般不能釋出公告。******

  5.國務院實行負責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省長、市長、縣長、鄉***鎮***長負責制。******

  6.“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觀點屬於存在主義的觀點。***×***

  7.條例、規定、辦法、決定是屬於公文中的規範性檔案。******

  8.我國對縣***縣級市***的領導有三種形式:省直接領導縣、地區行政公署領導縣和地級市領導***代管***縣級市。******

  9.現代官僚制理論的奠基人是德國社會學家韋伯。******

  10.法律所體現的只是統治階級成員中意志一致的那部分人的意志,排斥任何個別集團、個別人的與共同意志相違背的意志。******

  四、公文改錯題***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錯誤並說明理由,本題10分。***

  ××鎮人民政府:

  對你鎮的數次請示,經研究作答覆如下:

  其一,原則同意批准你鎮建立聯合貿易公司,負責本鎮的內、外貿易工作。你鎮應儘快使聯合貿易公司開始營業。

  其二,你鎮提出試行“關於違反計劃生育規定的處罰辦法”最好不執行,因為這個辦法違反上級有關檔案精神。

  其三,對你鎮提出要建一俱樂部活躍居民文化生活一事,予以批准,但規模要適當控制,量力而行。

  其四,同意你鎮組團參加在上海舉辦的服裝節和在服裝節上進行引資促銷活動。

  ××市人民政府

  2001年×月×日

  五、案例分析題***認真閱讀案例,並根據案例回答所附問題,本部分共2題,每題5分,共10分。***

  1.受市工商局委託組成的質量監督執法小組在例行的檢查中,發現甲廠生產的電器嚴重不符合標準、足以造成人身傷害,該小組便以工商局的名義對該廠***2萬元,並責令其停產停業。在處罰過程中,甲廠提起舉行聽證的要求,遭到拒絕。甲廠不服該行政處罰,遂以質量監督執法小組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請問:

  ***1***法院是否應受理此案?為什麼?如果不受理該如何處理?

  ***2***如果法院受理本案後,該如何判決?

  2.熊某年65歲,老伴已逝,有兒女各一,子熊甲與劉某結婚,生有一子熊丙;女熊乙與張某結婚,生有一子張甲,熊甲1998年因車禍死亡。熊某因病也於兩個月後死亡,沒有留下遺囑,留有房屋、有價證券等大量遺產,遺產分割之前,熊乙也突然暴猝。請問:熊某的遺產如何繼承?理由是什麼?

  六、論述題***本題15分。***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現了某些負面效應。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矛盾學說,闡述對這個問題的認識。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擬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A2.C3.C4.A5.C6.C7.A8.B

  9.C10.D11.C12.B13.D14.D15.B16.A

  17.C18.D19.B

  20.A21.B22.D23.D24.C

  25.C26.B27.D28.B29.C30.B

  二、多項選擇題。

  1.AB2.ABE3.ABCD4.BC5.ABC6.ACDE7.ABCDE

  8.ABCDE9.BCD10.BC11.BCD12.BCD13.ABC14.ABC

  15.AC16.ABC17.ABDE18.ABCD19.ABD20.ABC21.ABCD

  22.ABDE23.ABCD24.ABCDE25.AD

  三、判斷題。

  1.√2.√3.×4.√5.√

  6.×7.×8.√9.√10.√

  四、公文改錯題

  【要點】一是違反一文一批的原則。市政府在積存了某鄉四件請示之後,才合在一起給了這樣一個批覆,這樣做有多種弊端:***1***延誤時間,耽誤下級工作;***2***多種事項集於一篇公文之中,內容雜亂;***3***一份公文涉及多方面工作,給下級落實帶來困難。因為這些工作在下級機關是由不同單位和不同負責人分管的,由哪個負責人承擔批覆的落實工作,不好確定。正確的做法是,下級報來一份請示,就及時回覆一份批覆。對方的四份請求,應有四份相應的批覆。

  二是標題不合要求。本批覆的標題只有文種品稱,沒有發文機關和主要內容,不夠認真嚴肅,也影響工作效率。

  三是用語含糊不清,觀點不明確。如“原則同意”、“最好不執行”、“違反上級有關檔案精神”,都沒有明確指出自己的觀點,使下級無法執行。

  四是時間要用漢字,不能用阿拉伯數字。

  五、案例分析題。

  1.【要點】***1***法院不能受理此案。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法院受理行政案件須有被告。由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為被告。所以甲廠不能以執法小組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法院應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並告知甲廠將被告更為市工商局再行起訴。

  2.【要點】***1***熊丙可以繼承其父熊甲應繼承的份額。理由:代位繼承。***2***張某和張甲可以繼承熊乙應繼承份額,理由:轉繼承。

  六、論述題

  【要點】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是普遍的,存在於一切事物及其全部發展過程中。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條件。改革措施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某些負面效應,付出一定的代價,它與改革措施發揮的正面效應是相伴而生的。

  矛盾雙方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其主要方面規定事物的性質,我們必須首先看到改革措施取得巨大成就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充分發揮它的正面效應,同時也不要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儘量減少負面效應,促使負面效應向正面效應轉化。

  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負面效應是改革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新矛盾,它的出現和解決能夠促使我們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縱深層次,使社會主義事業獲得新的發展。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擬題“的人還:

關於法律知識的名言
交通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考試試題和答案***3***
相關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擬題***2***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擬題
衛生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擬試題
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練習題
教師公共基礎知識考試練習題
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模題
成都市公共基礎知識考試重點題含答案
鄉鎮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考試試題及答案
公務員公共基礎知識考試題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