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政治常識判斷主要測查河南省公務員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試題練習能夠幫助考生積累知識,以下就由小編為你提供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幫助你提分。

  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一

  1、2014年3月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加強環渤海及京津冀地區經濟協作。下列有關“京津冀一體化”的表述,正確的有*** ***。

  A、目前,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已經實現

  B、“京津冀一體化”由京津唐工業基地的概念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

  C、2014年8月北京、天津兩市簽署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

  D、2014年8月北京市和河北省簽署了兩省市《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協議》、《共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協議》等七項協議

  2、三角形內角之和等於180°,這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後的兩千多年裡,人們一直把看作它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真理。但是,19世紀初,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於180°,隨後,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大於180°。這說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異的  ②具體的  ③有條件的  ④客觀的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2010年3月2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釋出會,大會發言人趙啟正釋出新聞並就政協話語權等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以下不屬於政協話語權範疇的是*** ***。

  A、民主監督

  B、政治協商

  C、執政為民

  D、參政議政

  4、現代領導班子,不僅要求每個成員具備良好的個體素質,而且還要求整個領導班子具備*** ***。

  A、合理的群體結構

  B、優化的群體結構

  C、科學的群體結構

  D、團結的群體結構

  5、***同:“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這個論斷*** ***。

  A、指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B、概括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

  C、明確了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D、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

  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BCD

  解析: 海關總署日前出臺《京津冀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改革方案》,但還沒有“已經實現”故A錯誤;京津冀一體化由京津唐工業基地的概念發展而來,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11個地級市的80多個縣***市***;京津兩市於2014年8月6日在京簽署《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推進實施重點工作協議》;王安順、張慶偉代表雙方簽署了兩省市《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框架協議》等七項協議。故本題答案為BCD選項。

  2、答案: D

  解析: 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正確的主觀認識與客觀存在總是在具體的條件下和具體的範圍內一致,即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物件、範圍和條件。如果超出這些具體規定,真理就會變成謬誤。宇宙中沒有抽象真理。籠統地說,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是不正確的,具體到平面、凹面和凸面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同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使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必須限定在“平面”這一條件下。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D。

  3、答案: C

  解析: 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要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人民政協不參與執政,C項執政為民不屬於政協的話語權範疇,故本題選C

  4、答案: B

  解析:

  提升領導班子個體素質,優化領導班子整體結構是加強和提高領導班子執政效能的關鍵。

  5、答案: D

  解析:

  ***同志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的論斷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故正確答案為D。

  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二

  1、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處於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的是*** ***

  A、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B、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

  C、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D、積極支援東部地區率先發展

  2、十多年前,科學家發現人類的幾十種疾病的致病原因是由於基因突變。現在已經把三千種左右的疾病的病因與基因突變掛上鉤,但尚未完全搞清基因突變與疾病病因的關係。這是因為*** ***。

  A、認識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限制

  B、人們不可能完全掌握認識物件的本質

  C、客觀世界總在不斷地變化中

  D、認識物件的本質的暴露與展現有一個過程

  3、下列選項中,屬於十七大報告首次提出的是*** ***。

  A、環境保護

  B、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C、分配更加註重公平

  D、廉政文化

  4、航空界有個關於飛行安全的“海恩法則”: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海恩法則”啟示我們*** ***。

  A、規律是客觀的,我們要善於發現和利用規律

  B、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C、矛盾是普遍的、客觀的

  D、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絡

  5、《資本論》是詮釋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字依據。它通過探討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和總過程的各種形式,明確了物質、利益、財富、階級和所有制等問題,但貫穿這些方面的價值歸旨不是*** ***。

  A、“現實的個人”的處境及其未來

  B、“實踐的人和人的實踐”

  C、“人與人的關係”

  D、資本及資本的邏輯

  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答案

  1、答案: A

  解析: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優先位置;加大支援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區發展力度;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大力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積極支援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加強和完善跨區域合作機制;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扶持力度;更好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在改革開放中先行先試的重要作用;加快沿邊地區開發開放。

  2、答案: ACD

  解析: 由題可知,科學家已經認為基因突變與疾病之間有一定關係,但是沒有完全認識二者之間的關係,因為人們的認識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受到認識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制約,而且客觀世界在不斷的變化中,同時透過現象認識本質是一個過程,而且本質的暴露與展現有一個過程,但是最終人們可以認識到本質。因此,B項錯誤。故本題答案為ACD選項。

  3、答案: B

  解析:

  十七大報告中首次提出的是“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所以正確答案為B項。

  4、答案: B

  解析: 海恩法則指出,每一次嚴重事故都是經過多次的量的積累才出現的。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隱患是量的積累,嚴重事故是質的變化,體現了質量互變的哲學原理。所以選擇B

  5、答案: D

  解析:

  從表面上來看,《資本論》探討的是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和總過程的各種形式,探討的是物質、利益、財富、階級和所有制等問題,但貫穿這些方面的價值歸旨是“現實的個人”的處境及其未來,是“實踐的人和人的實踐”,是“人與人的關係”。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本題相關知識點:

  資本是投入生產過程中的貨幣。資本的本質:資本是一個歷史範疇,體現了一種生產關係

  資本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生產資料形式存在,一部分以勞動力的形式存在

  ***1***按資本在剩餘價值生產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不變資本、可變資

  ***2***按照資本價值週轉方式不同:固定資本、流動資

  資本從一種形態出發,經過不同階段,最後又回到它原來形態的整個運動過程,就叫資本的迴圈。 資本迴圈是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統一,是貨幣資本迴圈、生產資本迴圈、商品資本迴圈三種迴圈和形態的統一

  《資本論》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資本主義卻從《資本論》中汲取營養,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在自身範圍內的進一步發展。馬克思認識到了經濟過程的動態性,並預見到了經濟週期的存在,而且發展了關於經濟活動的封閉理論。他同時還是第一個將經濟和歷史聯絡在一起的經濟學家,而《資本論》就是他這種創舉的體現。

  同時《資本論》也沒有簡單地把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一般過程歸結為它們的共同基礎——物質生產過程,而是從物質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中引出了全部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內容和形式。

  《資本論》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邏輯、辯證法和認識論有機地結合起來,融為一體。

天津市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浙江公務員行測考試常識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河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雲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河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吉林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青海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山西省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河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雲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
湖南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