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浮萍是怎麼形成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紅浮萍是一種生長於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很多人都好奇紅浮萍的形成原因是什麼。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紅浮萍的相關知識。

  形成紅浮萍的原因

  植株呈三角形,浮於水面,橫臥莖短小纖細,羽狀分枝,其下生根,上生小葉。葉極小,鱗片狀,互生,兩行覆瓦狀排列於莖上。每個葉片分裂成上下重疊的兩個裂片,上裂片為紅褐色或綠色,行光合作用,常有固氮藍藻***魚腥藻***共生其中;下裂片沉沒於水中,膜質,上面著生孢子囊果。生長期短,繁殖快。

  紅浮萍的形態特徵

  生長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植株呈三角形,幼時呈綠色,生長迅速,常在水面上長成一片。秋冬

  時節,它的葉內含有很多花青素,群體呈現一片紅色,所以叫做紅浮萍。個體很小,徑約1cm,呈三角形、菱形或類圓形。根狀莖細弱,橫臥,羽狀分枝,鬚根下垂到水中。葉細小如鱗片,肉質,在莖上排列成兩行,互生;每一葉片都深裂成兩瓣:上瓣肉質,浮在水面上,綠色,秋後變紅色,能進行光合作用;下瓣膜質,斜生在水中,沒有色素;孢子囊果成對生於分枝基部的沉水葉片上。紅浮萍常與藍藻中的項圈藻***魚腥藻***共生,項圈藻能固定大氣中的氮氣。因此,紅浮萍可以作為水稻的優良綠肥,也可作魚類和家畜的飼料。

  紅浮萍亦稱“紅蘋”“綠蘋”。蕨類植物,紅浮萍科。植物體小,三角形,飄浮水面。根叢生。葉小型,肉質,排列成兩行,春季綠色,秋後葉色變紅,形成大片水面被染紅的景觀,十分壯觀,故名紅浮萍。繁殖很快,生於水田或湖沼中,我國東南和西南部均普遍分佈。全草可作魚類及家畜的飼料,也可供藥用。常與有固氮作用的項圈藻共生,為優良的綠肥。

  紅浮萍的治理策略

  防除應採取農藝措施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法。

  ***1***農藝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並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2***化學除草,目前多數地方採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後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溼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溼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通過化除後,如果後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採取針對法進行補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幹水,藥後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後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溼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兌水30公斤針對法噴霧。水漿管理同上。

  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鬆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採用針對法噴霧。

  紅浮萍的飼用價值

  紅浮萍在春秋季節可直接為草食性魚類提供大量的天然優質青綠飼料。紅浮萍作為一種飼草作物,其粗蛋白含量可達到25.00%,高於紫花苜蓿;粗纖維含量11.50%,只有紫花苜蓿的一半;在隴東地區單位面積水面年鮮草產量可達到540t/hm2,摺合粗11,250kg/hm2,是紫花苜蓿的8 倍。據有關科研單位對細紅浮萍的風乾分析,紅浮萍營養價值很高,含粗蛋白質21%以上,粗脂肪2.57%,粗纖維14.6%,無氮浸出物50.97%,此外,紅浮萍十體大小適中,不需切碎加工,即可直接生投餵魚,是草、鯿、鯉、鯽等魚類魚種與成魚的優良適口飼料,餵養草食性魚類的餌料係數為40,如採用人工粒飼料養魚,搭配投喂紅浮萍,則可促進顆粒飼料的消化利用,加快魚類生長,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

  在池塘、湖泊、水庫等漁業生態系統中,紅浮萍群落叢生處有利於草食性經濟魚類餌料資源的增殖,促進其生長與提高產量。如果以紅浮萍鮮草或乾粉作為配合飼料的一部分,代替部分精飼料,那麼每年可以節約大量飼料用糧,從而降低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經濟價值

  紅浮萍不僅具有較好的飼料價值,而且如果能加以妥當利用,還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以紅浮萍為基礎,在湖泊、水庫中建立起來的“萍—雞—魚”三重物質生產、迴圈利用的整體配套技術和在稻田中建立的高效、低耗、低汙染的持續生態模式都在生產應用中顯示出良好的經濟效益。

  生態學價值

  淨化水質

  蕨狀紅浮萍具有較高的水利用率;可以降低水體礦化度,調整水體pH 值,淨化水體和富集鉀元素的作用。

  固氮作用

  紅浮萍不權是優質綠肥和魚類、禽畜飼草,還是優良的水生固氮植物,年固氮量高達249~300kg/hm2。

  富集金屬元素

  紅浮萍對Cr、Cd、Cu、Mn、Zn 等重金屬離子的強烈吸附作用和對Se元素的揮發作用。

  紅浮萍的功能主治

  功在發汗祛風,透疹,利尿。

  1.治外感發熱,風溼疼痛,風瘙癮疹,麻疹不透,小便不利,帶下[1]。煎服:3~9g。

  2.治燒燙傷,研末油調敷。


紅海形成的原因
橫斷山脈是怎麼形成的
相關知識
紅浮萍是怎麼形成的
紅血絲是怎麼形成的
紅珊瑚是怎麼形成的
口紅色素是怎麼形成的
紅胎記是怎麼形成的紅胎記的臨床表現
紅寶石是怎麼形成的紅寶石首飾的保養
紅寶石是怎麼形成的紅寶石首飾的保養
鼻翼兩側的紅血絲是怎麼形成的
藍紅寶石是怎麼形成的
藍紅寶石是怎麼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