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片段作文訓練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1:作文片斷內涵

  所謂“作文片斷”,指用一段一節的小篇幅,表現生活中的一個斷面,說明事物的一個方面,談論對某事某現象的一點看法,做這種片斷的寫作練習,就叫“作文片斷訓練”。其訓練型別共有三種:

  1?描述性訓練:就是選擇景物的一個方面,擷取生活海洋中的一個小浪花,擷取生活的一個斷面進行敘述描繪。

  2?說明性訓練:就事物的一個方面作介紹。

  3?評議性訓練:就一件事、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影視片簡單的談點個人看法,不求多、不求全,談清楚某方面的感受或體會即可。

  2:人物片段描寫

  人物描寫就是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對人物進行具體描繪的一種形式。刻畫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質,是人物描寫的根本任務。這一任務常常要通過對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等方面的刻畫來完成。

  ***一***人物的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也叫外貌描寫。外貌有兩方面:一是相貌,二是裝束。相貌和裝束的描寫,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的,它們的作用是相同的——刻畫人物的內在特徵。例如,描寫楊絳的《老王》一文中對老王的臨終肖像就極具特色:“報著冰傴著身子進我家來,不顯得那麼高。也許他平時不那麼瘦,也不那麼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兩眼上都結著一層翳,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說得可笑些,他簡直像棺材裡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裡的殭屍,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也一堆白骨”.通過本段的學習讓學生明白,恰當的肖像描寫能更有助於刻化人物形象。

  ***二***人物的語言描寫

  言為心聲,一個人說話的內容和方式常常體現著一定的思想和心理。所以,語言描寫就成了刻畫人物的一個重要手段。 人物的語言描寫,可以表現出不同人的不同思想,更可刻畫鮮明的人物個性。所以,語言描寫在文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魯迅的《故鄉》一文中對楊二嫂的語言描寫生動地刻畫出楊二嫂尖刻自私的小市民形象。

  ***三*** 人物的行動描寫

  行動描寫就是寫人物的動作,通過動作的描寫來刻畫人物的性格。例如,魯迅的《故鄉》一文中對楊二嫂的動作描寫:順手把我的手套塞在褲腰裡。簡單的動作,人物的性格便躍然紙。上

  *** 四***人物的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直接揭示人物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 成功的人物心理描寫,對一篇作文的好壞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多對生活中鮮活的人物進行仔細觀察,多進行人物描寫片段練習。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刻畫了母親貪婪世俗的個性。

  人物是作品的靈魂,人物描寫成功了,一篇好的習作也就誕生了。

  3:景物片段描寫

  景物描寫,就是描寫人們生活環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會景物。在記敘文中不僅有大量的寫景為主的文章,就是以寫人寫事為主的文章中,為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也常常寫景。上乘的景物描寫應當是情趣盎然,耐人尋味的,也是個性鮮活的。在片段作文訓練中,我們進行景物描寫訓練是這樣要求的:

  ***一***觀察要全面調動感覺器官

  我們觀察景物,習慣用視覺去感受描摹,其結果文章猶如一幅靜止的並無生機的平面畫作。如果能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麼文章會生動許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說:“我們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視覺寫“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覺寫“花裡帶著甜味兒”,還用聽覺寫“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這樣一幅立體的春花圖就展現在眼前,活生生的“滿園春色關不住”!

  ***二***要善於捕捉景物的特徵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時間不同,景物的特徵也不同。宋代詩人楊萬里說得好:“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第三單元的課文,分別寫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城”;秋天,“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廖闊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一道白,一道暗黃”。同樣的草木在不同季節展現出迥異的風姿。

  ***三***善於運用聯想和想象

  朱自清的《綠》寫的令人驚異、陶醉,可謂神妙之筆。因為作者把觀察和聯想、想象等思維活動結合起來了。由水上漣漪想到“裙幅的皺褶”,由水光、水色想到“明油的滑亮、蛋清的柔嫩”,又用“北京什剎海的綠楊”、“杭州虎跑寺的綠壁”與梅雨潭比較,讚美梅雨潭的色彩濃淡適宜、波光明暗適度。如此一來,也調動了讀者的想象,使人如臨其境。

  ***四***注意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要通過閱讀、積累,不斷提高語言素養,豐富自己的詞彙,學會使用修辭手法

  《春》中,寫花,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用擬人描畫出繁花似錦、競相開放的圖景;寫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用比喻和排比寫出春雨細密、閃亮、綿長的特點;寫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比喻表現春風和煦、溫柔的特點。使文章讀來滿口餘香,令人過目不忘。

  ***五*** 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正是作者心靈感受的具體體現。相同的景物在千人眼中有千種形象,因此范仲淹才有“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感慨。

  同為秋天,何其芳說:“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揹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字裡行間溢滿豐收的喜悅。馬致遠卻說:“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極力渲染蕭瑟蒼涼的氣氛,以表達遊子的鄉愁。我們也要把我們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寫中,流動著情感的語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4:片斷訓練的具體方法

  片斷訓練主要有兩種方法:

  ***一***筆頭練。

  1、仿寫。教師在教課時,可抓住課文中某個細節或片斷,結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佈置為作文。

  仿寫,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異,從相同點悟出不同點,“照貓畫虎”要畫出虎氣。例,學習了《故鄉》中勢利、尖刻、自私的楊二嫂的肖像“漫畫”後,可讓學生寫個有類似性格的現實人物肖像,既寫與之相同之處,又表現其不同處:楊二嫂是細腳伶仃的圓規,雙手搭在髀間,而現實中也許有個胖蘿蔔,雙手叉在腰際。

  2、生髮。就是根據課文情節,合理想象,生髮開去,加上或延伸課文中的情節,再造細節,這比仿寫更進一步了。

  例,學習了《皇帝的新裝》後可佈置“皇帝的避謠演說”;學習了《變色龍》後,可作“奧楚蔑洛夫見到將軍哥哥了”等。當然,不必限於課文,還可以找有關的文章作為範文分析,讓學生根據其中適合的材料進行片斷練習。

  3、修改。可採用面改和學生互改兩種方式。面改時,指出其優缺點,督促其改正不足,發揚優點。學生互改,實際上就是讓他們互相討論交流、提高的過程。教師可擇其善者作為範文,予以評點。

  ***二***口頭練。

  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給學生提供口頭表達機會,彌補筆頭練的不足,避免其單調性,增強作文的趣味性,調動其作文積極性。

  口頭練,題材要選學生最熟悉的,選擇範圍要大,要多留幾個題。除事先佈置學生觀察外,課內利用幾分鐘互相討論,組織材料,以便清楚地表達。討論3至5分鐘後,讓學生舉手表達;教師對他們的口頭作文逐一簡評。此外,還可讓學生把學校的生活片斷講給家裡人聽,並提醒他用不同的語言向不同的聽者表達,同時記下對方的語言動作。這樣可以避免學生語言的單調性,學會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在不同的表達環境用不同的語言。

七年級寫人作文指導
小學作文寫作選材技巧指導
相關知識
七年級片段作文訓練
八年級英語作文訓練
初中七年級英語作文
七年級英語作文題目精選
我最喜愛的動物七年級英語作文帶翻譯
仁愛版七年級英語作文
七年級英語作文題目
七年級英語作文我的家庭_八年級英語
七年級英語作文講解
七年級英語作文精彩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