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堅持黨內民主制度的科學性***2***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三
  
  堅持黨內民主制度的科學性,離不開對現實問題的研究和破解。就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的現狀而言,儘管有許多成功的經驗、成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
  一是一些制度的權威性還不夠,存在著重製度安排而輕制度執行的情況。其典型特徵是制度的不斷“生產”,但事實上在制度的執行過程中,一方面缺乏監督,執行不執行一個樣,執行得好壞一個樣;另一方面則是制度的執行往往因人而異,造成制度面前的不平等,使制度失去了權威性。假如這種重製度安排輕制度執行的情況不能得到改善,久而久之,制度安排和制度執行之間就會發生分離,制度就會變成形式,成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擺設”,就會導致一些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無視制度的存在,客觀上造成制度的“空轉”或低效率。
  二是制度的系統性不夠。現有的一些黨內製度互相之間的聯絡不十分緊密,有的甚至互相牴觸,尚未形成有機連線的網路,制度系統內部不協調。這一方面表現為制度衝突。同一種行為有的制度安排認可。有的制度安排則禁止或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黨內生活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制度聯絡不夠。黨內民主制度之間的銜接不夠,從而造成一些制度與制度間的空白,形成制度系統中的“漏洞”。正是這種制度“漏洞”的存在,使黨內生活中的一些消極腐敗現象得不到有效遏制,大大降低了制度系統的有序程度、削弱了制度的有效性。
  三是有的制度可操作性不夠強,導致正規制度弱化而“潛規則”顯效。目前,黨內現實生活中不僅有黨章這樣的根本大法、各項黨內生活的規章制度、紀律規範,同時也存在一些“潛規則”。這些“潛規則”阻礙了黨內民主生活的健康發展。在某些黨組織內部和一些黨員幹部心目中,黨章規定和黨的各項制度。僅僅是寫在檔案中、停留在會議上、領導者的報告裡。而真正用來指導行為的則是各種“潛規則”,這就造成黨內現有制度的弱化甚至失效。“潛規則”之所以存在,究其原因在於黨內民主制度的科學性不夠,表現在一方面雖有制度但制度過於原則籠統,另一方面雖有制度但缺乏操作措施。例如用人問題上的不正之風,跑官賣官問題,對一把手權力的制約等問題。儘管都有一些制度措施,但這些措施的約束力不夠,最終造成制度的弱化、軟化,“潛規則”得以發生作用。
  在我看來,黨內民主制度建設中存在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執行者對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其二,制度建設理念上存在偏差,如過於強調人的作用,從而造成制度的原則要求多,具體措施少,最終導致制度設計的不夠科學。前一種情況是制度執行者的主現行為造成的,後一種情況則是制度安排造成的,也就是制度設計本身出了問題,制度的科學性出了問題。正如***所講:“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文選》,第2卷,333頁***正是從這種意義上講,堅持黨內民主制度的科學性是關係黨健康發展的全域性性的戰略問題,是不能掉以輕心的。
  
  四
  
  對於我們黨來說,民主絕不能僅僅止步於理論的探討,更應該是一種實際行動。堅持黨內民主制度的科學性,需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堅持黨內民主制度的科學性理念。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際、巨集觀與微觀相結合,全面總結制度建設經驗,系統探索與研究黨內民主制度構建科學性的規律,揭示制度科學性所需的內外部環境、結構特徵、生成條件、提出增強黨內民主制度科學性的對策性建議,為實現制度的科學性提供理論支撐。
  準確把握黨內民主制度科學性的內涵與結構特徵。黨內民主制度科學性的內涵,主要包括對權力進行科學制約,為消解黨內生活中事實上存在的“潛規則”尋求科學路徑。黨內民主制度科學性的結構特徵是指堅持制度系統的穩定性,反對隨意性;堅持制度主體的權威性,反對因人而異;堅持制度的有效性,反對形式主義;堅持制度的可操作性,反對“花架子”。
  加強黨內民主制度科學性的環境建設。制度環境作為一種客觀現實,對黨員幹部思想言行有著直接的影響,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黨內民主制度建設的實際成效。黨內民主建設與黨的各方面建設是相互推動相互促進,並與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緊密相連,同時又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的制約。如果不積極推動黨內民主制度科學化建設,是錯誤的、有害的、危險的;但是如果只有黨內民主制度建設要求卻不知道怎樣推進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把黨內民主制度建設想得過於簡單,過於理想,也是錯誤的、有害的、危險的。所以,要高度重視黨內民主制度科學性的外部環境建設,正確判斷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變化對執政黨內民主制度構建的影響,進一步深化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規範社會生活,為制度建設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氛圍。在黨的內部環境上,要著重強化黨員領導幹部的民主意識,形成科學的民主理念;要深刻把握黨內民主本質特徵、基本要求,堅持統一的目標要求、嚴格的紀律、規範的程式,避免各自為戰,堅決反對既得利益集團的出現,為制度建設提供必備的條件。
  探索堅持黨內民主制度科學性的實現路徑。一是強化黨員主體地位意識,堅持以黨員為本,解決黨內民主制度建設出發點和歸宿的科學性。二是堅持以完善黨的代表大會和黨的各級委員會制度為重點,解決黨內民主制度執行過程的科學性。要加強對黨內權力的有效監控,用科學的制度保障執政黨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三是以完善幹部選拔任用的民主程式為關鍵,發揮黨內民主制度在選人用人上的重要作用。構建科學的選人用人機制,嚴格幹部選拔任用的民主程式,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四是以健全充分反映黨員和黨組織意願的黨務公開制度為重點,增強黨內民主監督機制的科學性。尤其要通過建立健全和完善黨內巡視制度,嚴格任期制度和質詢制度,強化黨的制度的權威性,以保證黨內民主能夠健康有序發展。

黨的基礎知識黨課講義_黨員黨課知識發言稿
什麼是村民自治意思
相關知識
試論堅持黨內民主制度的科學性***2***
試論非法證據排除制度的理解與適用
試論農村養老保障制度的構建與完善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試論我國成人監護制度的構建論文
黨內選舉制度的內容
黨內選舉制度的意見和建議
鄧小平黨內民主思想及其重要特徵探討論文
試論當前基層民主決策難題與解決路徑論文
黨內民主評價制度
黨內民主評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