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型城市評價指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創新型城市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識、人力、文化、體制等創新要素驅動發展的城市,對其它區域具有高階輻射與引領作用,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創新型城市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創新型城市的構成要素

  創新資源———創新活動的基礎。包括人才、資訊、知識、經費。

  創新機構———創新活動的行為主體。包括企業、大學、研究機構、中介機構、政府等。

  創新機制———保證創新體系有效運轉。包括激勵、競爭、評價和監督機制。

  創新環境———維繫和促進創新的保障。包括創新政策、法律法規、文化等軟環境;資訊網路、科研設施等硬環境;以及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外部環境。

  創新型城市的四大型別

  一是文化創新型城市。這類城市,如法國巴黎、英國倫敦和芬蘭赫爾辛基等,其城市創新發展的戰略與內容,偏重於文化產業發展的突破,即依託經濟繁榮發達和較強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撐,大力推進文化創新,通過文化藝術領域創新,打造全新的城市發展形態。文化創新型城市,通常為一國的首都或重要城市。

  二是工業創新型城市。這類城市,如美國堪薩斯、英國哈德斯費爾德和韓國大田等,其城市創新發展的重點,是以工業創新作為突破口,即依託地處大都市周邊,工業基礎比較紮實,工業領域的人才、技術等優勢比較突出的支撐,大力推進工業技術創新,形成以工業產業創新帶動城市發展創新的格局。

  三是服務創新型城市。這類城市,如美國紐約、德國柏林和日本東京等,其城市創新發展的戰略與內容,是把現代服務業作為創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過不斷創新城市的服務,增強城市服務功能,著力發展服務型經濟,不斷滿足本地城市居民各種需要,也不斷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各種跨國服務,同時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融合。服務創新型城市第三產業發達,社會綜合服務能力較強,政府服務水平和社會福利水平較高。

  四是科技創新型城市。這類城市,如印度班加羅爾、美國矽谷、加拿大渥太華等,主要出現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其城市創新發展的戰略與內容,是突現科技整合和科技創新。科技創新型城市一般依託國際一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形成雄厚的科技實力、較強的創新能力與明顯的科技產業優勢。其通過大力發展先進科技生產力,在協調推進城市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術和高科技產品,成為推動全球科技進步的動力源。

  創新型城市的評價指標

  世界公認已有20個左右的國家步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芬蘭等,這些國家一般都具備四個基本特徵,據此可確定創新型城市的評價標準:

  創新投入:研發投入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在2.5%以上;

  科技進步貢獻率:科技進步貢獻率60%以上;

  自主創新能力:對外技術依存度在30%以下;

  創新產出:創新產出高、發明專利多。

  進入21世紀,在經濟全球化的程序中,國際競爭更趨激烈,許多國家都把強化國家創新體系作為國家戰略,把科技創新投入作為戰略性投資,超前部署和發展科學研究前沿的高技術及其戰略產業,實施國家重大科技規劃,以增強國家創新能力來提升國際競爭力。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關於“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精神正是黨中央在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審時度勢,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高瞻遠矚而提出的。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實施迴圈經濟、構建和諧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的中心環節。

  我們要以***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以自主創新為中心環節的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強國戰略。“以人為本”其中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充分發揮其創造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其本身就是一種發展的創新理念。

  創新是人不同於動物的最基本的特徵。“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既是今天迴圈經濟發展的動力,又是未來知識經濟的核心。早在1934年,奧地利共和國出生的美利堅合眾國經濟學家熊彼得***J.A.Schumpter***就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了“經濟創新”的概念。到上個世紀70年代著名英國經濟學家弗里曼***C.Freeman***又提出了“國家創新體系”的概念。

住房公積金貸款手續費
肩周炎怎麼治療怎麼護理
相關知識
創新型城市評價指標
新型城市化的內涵
簡單好看創文明城市手抄報圖片_創文明城市手抄報標語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專案投資決策評價指標的分析與優化
垃圾發電可行性評價指標體系及方法研究
小型城市創業推薦專案
中小型城市創業專案
中型城市創業專案
中小型城市適合的創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