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按破壞的後果可分為哪些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計算機病毒最早出現在70年代 David Gerrold 科幻小說 When H.A.R.L.I.E. was One.最早科學定義出現在 1983:在Fred Cohen ***南加大*** 的博士論文 “計算機病毒實驗”“一種能把自己***或經演變***注入其它程式的計算機程式”啟動區病毒,巨集***macro***病毒,指令碼***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傳播機制同生物病毒類似.生物病毒是把自己注入細胞之中。以下是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按破壞的後果分類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按計算機病毒產生的後果分類:

  ①良性病毒:此種病毒多系惡作劇,但也有一定的破壞性或副作用,如小球病毒、巴基斯坦病毒等。

  ②惡性病毒:是有目的的人為破壞製造的病毒,一旦發作往往消除資料、刪除檔案或對硬碟進行格式化,使系統癱瘓。如黑色星期五病毒、磁碟殺手病毒等。

  按照計算機病毒屬性的分類

  1、根據病毒存在的媒體,病毒可以劃分為網路病毒,檔案病毒,引導型病毒。

  2、根據病毒破壞的能力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無害型:除了傳染時減少磁碟的可用空間外,對系統沒有其它影響。

  無危險型:這類病毒僅僅是減少記憶體、顯示影象、發出聲音及同類音響。

  危險型:這類病毒在計算機系統操作中造成嚴重的錯誤。

  非常危險型:這類病毒刪除程式、破壞資料、清除系統記憶體區和作業系統中重要的資訊。

  根據病毒特有的演算法,病毒可以劃分為:

  伴隨型病毒:這一類病毒並不改變檔案本身,它們根據演算法產生EXE檔案的伴隨體,具有同樣的名字和不同的副檔名***COM***,例如:XCOPY.EXE的伴隨體是XCOPY.COM。病毒把自身寫入COM檔案並不改變EXE檔案,當DOS載入檔案時,伴隨體優先被執行到,再由伴隨體載入執行原來的EXE檔案。

  "蠕蟲"型病毒:通過計算機網路傳播,不改變檔案和資料資訊,利用網路從一臺機器的記憶體傳播到其它機器的記憶體,計算網路地址,將自身的病毒通過網路傳送。有時它們在系統存在,一般除了記憶體不佔用其它資源。

  寄生型病毒:除了伴隨和"蠕蟲"型,其它病毒均可稱為寄生型病毒,它們依附在系統的引導扇區或檔案中,通過系統的功能進行傳播,按演算法分為:

  練習型病毒:病毒自身包含錯誤,不能進行很好的傳播,例如一些病毒在除錯階段。

  詭祕型病毒:它們一般不直接修改DOS中斷和扇區資料,而是通過裝置技術和檔案緩衝區等DOS內部修改,不易看到資源,使用比較高階的技術。利用DOS空閒的資料區進行工作。

  變型病毒***又稱幽靈病毒***:這一類病毒使用一個複雜的演算法,使自己每傳播一份都具有不同的內容和長度。它們一般的作法是一段混有無關指令的解碼演算法和被變化過的病毒體組成。

  惡意病毒“四大家族”

  一、巨集病毒 二、CIH病毒 三、蠕蟲病毒   四、木馬病毒

計算機病毒按照傳染方式
計算機病毒按攻擊的作業系統分類有哪些
相關知識
計算機病毒按破壞的後果可分為哪些
計算機病毒會破壞什麼呢
計算機病毒會破壞什麼
計算機病毒按攻擊的作業系統分類有哪些
主流計算機病毒對系統的破壞方式
主流計算機病毒對系統的破壞方式
計算機病毒按照傳染方式
計算機病毒按傳染方式分為哪幾類
世界上第一種計算機病毒是怎樣的
計算機病毒與防護的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