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長的書是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要說起世界上最長的書,大概要算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了。和的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四庫全書》裡所含的中國的文化吧!

  《四庫全書》

  全稱《欽定四庫全書》 [1] 。是在乾隆 皇帝的主持下,由 紀昀等360多位高官、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耗時十三年編成的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共有3500多種書,7.9萬卷,3.6萬冊,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當年, 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庫全書》,下令分別藏於全國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貯於紫禁城 文淵閣、遼寧瀋陽文溯閣、 圓明園文源閣、河北承德文津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珍藏,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

  歷史沿革編輯

  《四庫全書》完成至今的兩百年間,飽經滄桑,多份抄本在戰火中被毀。其中文源閣本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 火燒圓明園時被焚燬,文宗、文匯閣本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被毀;杭州文瀾閣藏書樓1861年在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杭州時倒塌,所藏《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後由藏書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補抄,才搶救回原書的四分之一。文瀾閣本在民國時期又有二次補抄。1914年在杭州圖書館第一任館長錢恂的支援下,由徐錫麟二弟徐仲蓀及其學生堵福詵自費補抄,歷時7年,史稱“乙卯補抄”。1923年,時任浙江教育廳長的張宗祥得知徐仲蓀、堵福詵的義舉後,十分感動,但他知道“修補”量相當浩大,單靠幾個人很難完成,必須由政府牽頭。在他的重視下,補抄人員增加到百餘人,費用全部由浙江籍人募集,徐仲蓀任總校,堵福詵任監理,歷時兩年,史稱“癸亥補抄”。解放初,由於徐仲蓀和堵福詵修補《四庫全書》有功,他們倆的畫像曾被懸掛在杭州文瀾閣,以志紀念。2008年後《四庫全書》大部分內容已經恢復。如今《四庫全書》只存3套半,其中文淵閣本原藏北京故宮,後經上海、南京轉運至臺灣,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是儲存較為完好的一部***。文溯閣本1922年險些被賣給日本人,現藏甘肅省圖書館。文津閣本於1950年由中國政府下令調撥到中國國家圖書館,這是唯一一套原架原函原書儲存的版本。而文瀾閣本則藏於浙江省圖書館。

  《四庫全書》的底本有六個來源:內府本,即政府藏書,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贊撰本,即清初至乾隆時奉旨編纂的書,包括帝王的著作;各省採進本,即各省督撫徵集來的圖書;私人進獻本,即各省藏書家自動或奉旨進呈的書;通行本,即採自社會上流行的書;《 永樂大典》本,即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 佚書。

  書籍內容編輯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

  經部收錄儒家“ 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 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 周禮、 儀禮、 禮記、三禮總義、 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 字書、韻書3屬。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 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 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 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聖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蹟、雜記、遊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 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 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演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 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演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佔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 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 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 雜考、 雜說、 雜品、 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集部收錄詩文詞總集和專集等,包括楚辭、 別集、總集、 詩文評、詞曲等5個大類,其中詞曲類又分詞集、 詞選、 詞話、詞譜 詞韻、南北曲5屬。除了 章回小說、戲劇著作之外,以上門類基本上包括了社會上流佈的各種圖書。就著者而言,包括婦女,僧人、道家、宦官、軍人、帝王、外國人等在內的各類人物的著作。

世界上手機最大執行記憶體多大
世界上誰活的歲數最大
相關知識
世界上最長的書是
世界上最長的書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的書名是什麼
世界上最長的書籍是什麼呢
世界上最長的山是什麼山
世界上最長的船是多長
世界上最長的橋是哪個
世界上最長的書籍
世界上最長的歌是哪首
世界上最長的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