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護理畢業論文電子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高血壓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之一。高血壓發病率高、併發症多。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老年高血壓病的社群康復護理

  健康教育

  在開展老年高血壓社群康復工作中,社群護士應多向老年高血壓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高血壓併發症的處理、服用藥物的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依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開展個性化健康知識教育,同時對病人家庭成員進行指導、示範。運用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病人及家屬介紹防治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幫助其建立有效的知識體系,掌握自我護理的技巧,使病人及家屬充分認識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建立科學生活方式、堅持長期合理用藥的重要意義。鼓勵和指導病人及家屬積極參與學習並掌握自我管理、自我護理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做到自我控制血壓,定期檢查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及眼底等,根據病情合理用藥,以減少和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提高病人維護自身健康的能力,促進其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

  心理護理

  老年高血壓病與情緒緊張、環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關,病人多有焦躁、抑鬱、易激動等心理特點。不良的情緒對高血壓的控制及併發症的發生發展易形成負面的影響。

  社群護理人員應深入瞭解病人存在的各種思想顧慮,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向病人及家屬說明精神因素與疾病形成的關係,教會病人掌握一定的心理應急方式,學會自我心理疏導、心理調節,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向朋友、親人傾吐或鼓勵參加輕鬆愉快的業餘活動,儘量避免高血壓誘發因素,以維持血壓的穩定,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

  對血壓控制不理想,有併發症或其他疾病的病人,疾病的發展會使病人想到生命的終結,為此感到悲觀、恐懼和緊張。因此,護理人員更應加倍關懷照顧,以熱情耐心的態度關心瞭解病人的思想狀況、生活情況,理解病人內心的痛苦,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給予病人積極的支援和鼓勵,幫助病人提高自控能力,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消除悲觀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利於疾病的康復。

  飲食指導

  合理飲食是高血壓病治療的基礎,對控制疾病、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

  對病人進行合理飲食指導,控制總熱量攝入,適當增加有氧運動。以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高維生素飲食為主,多食含碘和維生素C食品。食物應多樣化,以穀類為主,常吃粗糧、淡水魚、豆製品、禽類、瘦肉、低脂乳,適當增加海產品及含鈣高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如黑木耳、香菇、西紅柿、玉米、芹菜、山楂、蘋果、海藻類等。忌暴飲暴食,戒菸限酒,保持大便通暢。

  生活指導

  指導病人充分認識到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及控制危險因素的重要意義,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結合血壓的變化和自覺症狀,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指導病人制定個體化作息時間表,保持運動與休息平衡,保證充足的睡眠。運動方式可採取步行、慢跑、打門球、太極拳、放鬆療法等,每次運動時間20~40分鐘,肥胖者可適當增加運動次數。運動適度,要重視病人運動中和運動後的感覺,應防止因運動後交感神經興奮、血壓進一步增高而發生腦血管意外。運動中須注意安全,最好有人陪伴,防止碰傷、跌倒等事故。

  戒菸限酒:吸菸會導致高血壓。研究證明,吸1支菸後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菸葉內含有尼古丁***菸鹼***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長期大量吸菸還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使整個血管逐漸硬化。同時由於吸菸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增多,從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動脈內膜缺氧,動脈壁內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因此,無高血壓病的人戒菸可預防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菸。與吸菸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夜間是血壓波動的低谷階段,夜間起床會使病人血壓驟升,起床後應先清醒片刻,然後緩慢坐起,再下床站立,防止發生腦供血不足而暈倒摔傷。

  鼓勵病人蔘加適度的家務勞動和社會活動,根據情趣培養個人愛好,如繪畫、書法、種花、養鳥、欣賞音樂等,不宜做的運動有打麻將、搬運重物、劇烈運動等。

  藥物治療與護理

  老年高血壓病的降壓原則是控制劑量,緩慢降壓;即由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由於老年人多合併有腦、腎等器官動脈硬化性疾病,加之迴圈調節功能減弱,體液量減少,降壓治療時極易出現過度降壓的不良反應。因此,老年高血壓病人在用藥物降壓時,須做到溫和、適度,藥物用量從青壯年用量的1/3~1/2開始,在數週內逐漸加量,2~3個月緩慢達到降壓目標。

  在護理過程中要加強觀察,熟悉各種降壓藥物的作用機理和毒副作用,應針對性做好預防措施。指導病人遵醫囑合理用藥,根據老年高血壓病人動態血壓晝夜節律呈雙峰雙谷的變化指導用藥時間,一般在6:00、14:00、22:00服用降壓藥物更合理。

  同時應讓病人及家屬瞭解所服藥物的注意事項及不良反應,並學會應對方法,有針對性地指導病人進行自我護理,讓病人發揮自身潛能,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軀體痛苦和心理壓力。即使血壓降至正常範圍,也不能擅自停藥,應與醫生聯絡,調整用藥劑量,避免停藥後血壓突然升高。如果血壓長期波動,容易導致心、腦、腎等併發症的發生,加重對靶器官的損害。

  小 結

  高血壓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疾病,老年高血壓病人的康復護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護理人員即要有相關理論知識和相應的臨床經驗,又要充當起教育者的角色,加強護患交流,使老年高血壓病人早日康復。

  篇2

  淺析高血壓患者的整體護理方法

  摘要:目的 探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方法。方法 對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醫院收治的60歲以上的老年高血壓患者56例,採取飲食指導、用藥護理、心理護理等方法進行護理。結果 5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經過正規用藥治療及精心護理血壓得到有效控制,病情穩定出院。結論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和採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可減少老年高血壓的發病率、致殘率、病死率,延長生存期限。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護理

  高血壓病是一種全球性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之一。高血壓發病率高、併發症多。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病率高達39.7%。若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中風、冠心病、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嚴重者會致殘或猝死。因此,高質量的護理對有效控制高血壓具有重要意義。我醫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高血壓患者56例,通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5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男,35例,女21例;年齡50~84歲,平均63歲;收縮壓60~280mmHg,舒張壓100~150mmHg。所有病例符合規定高血壓診斷標準,高血壓一期73例,佔16.2%;二期339例,佔75.5%;三期37例,佔8.3%。

  2 護理

  2.1一般護理

  首先給於心理護理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與心理、情緒密切相關。因此,應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的恐懼及悲觀情緒,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有關知識,使患者明白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必須樹立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信心和決心。讓患者瞭解控制血壓的重要性,指導患者堅持服藥,定期複查,儘可能地將血壓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嚴重高血壓病患者應臥床休息,高血壓危象則應絕對臥床,並在醫院內住院觀察。高血壓病患者性生活要謹慎,因性生活會使血壓升高,控制性生活的次數和持續時間,疲勞、飽餐、頭痛、頭暈、眼花時不要行性生活,以免發生意外。注意高血壓的特殊臨床表現,高斑壓危象是由於精神創傷、緊張、勞累、寒冷刺激等誘發因素引起的周咽細小動脈發生暫時性強烈痙攣,導致血壓劇烈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表現。血壓突然升高,尤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出現心率增快、劇烈頭痛、頭暈、耳嗚、出汗、氣急、面色潮紅或蒼自等現象,高血壓腦病是腦細小動脈持久而嚴重的痙攣、腦迴圈急性障礙,導致腦水腫和顱內壓增高,發病常先有血壓突然升高,以舒張壓升高為主,患者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等,繼而心動過緩。呼吸困難或減慢、視力障礙、抽搐、昏迷。

  2.2藥物治療與護理

  首先是利尿劑應用的觀察及護理,常用噻嗪類利尿劑是通過排尿利尿降低血容量達到降壓目的,長期使用可引起鉀丟失,空腹血糖和血脂升高,所以我們護理人員一定要經常觀察患者有無低鉀的一些表現,發現後及時報告醫生,早期糾正。因此定期檢查血鉀、血鈣、血糖、血脂,出現異常應及時補鈣,停藥或與保鉀利尿劑聯合使用,次之是鈣通道阻滯劑應用的觀察與護理,常用銷苯地平緩釋片通過抑制鈣通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後,該藥作用強,使用過程中可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我們對輸液的速度嚴格掌握,使用靜脈輸液泵,做到準確、安全。

  2.2.1脂肪、脂肪酸、蛋白比例合理

  總脂肪小於總熱量的30%,蛋白質佔總熱量15%左右。選用優質蛋白lg/kg・d,脂肪40~50g/d,膽固醇300mg/d左右,不飽和脂肪酸的攝人可能有益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比值應1~1.5為宜,以植物油為主,建議以少量花生油或橄欖油搭配食用效果更佳。多進食魚類蛋白,魚類蛋白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有助於降低高血壓和腦卒中的發病率,魚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降壓作用;大豆蛋白也有預防腦卒中發生的作用,故高血壓患者可多吃魚類和豆製品,特別是海魚類,以增加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攝人。

  2.2.2吃鈉鹽過多是高血壓的致病因素,而控制鈉鹽攝入量有利於降低和穩定血壓,每天在3~49為宜,食鹽量還應減去烹呼叫醬油中所含的鈉,3m1醬油相當於1g鹽。及時補充礦物質及微量元素,補鉀,鉀鈉比例≥1.5:1高血壓病患者要隨四季的變化調整飲食結構,葷素搭配,粗細混食,多吃果蔬,不要偏食,養成營養平衡的飲食習慣。

  2.3飲食護理 限制能量攝人,控制體重,保持正常的體重指數。高血壓患者可適當進瘦肉、家禽、魚類、牛奶、雞蛋等。選用複合碳水化合物增加膳食纖維供給量,膳食纖維能延緩食物中糖的吸收,可降低空腹和餐後血糖,減少糖脂的吸收,減少高血脂對血管壁的損害,從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還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祕。麥麩、膠質、燕麥麩或混合纖維可作為含較高脂肪膽固醇和熱卡食物的代用品。補充維生素如維生素C、A、E,多吃蔬菜和水果。

  2.4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護理干預的重要環節多數高血壓患者均需長期服降壓藥保持穩定的血壓,切不可血壓降下來就停藥,血壓上升義服藥,使血壓反覆波動,甲基多巴,可爾寧等突然停藥會引起血壓反跳,應逐漸減量,不能隨意停藥。肥胖是引起高血壓患者的重要因素,在宣教中除了講肥胖的危害外,還要教給患者如何預防肥胖,如何合理地減肥,減少熱卡攝入,適度增加有氧運動,使體重指數控制在正常範圍之內。合理膳食是宣教的重點。做好患者出院健康教育和隨訪是維護健康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出院教育是實施治療保健一體化,患者長期受益的重要階段,可促進和維護患者健康,保持血壓穩定,減少併發症,與入院住院同等重要,如何實現院前、院中、院後一體化,是我們潛心研究的重要課題。結果56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經過細心的觀察護理,發現合理的治療,正確的指導能幫助患者平穩血壓,使老年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有效控制,促進患者康復。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以體迴圈動脈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症候群。高血壓的病因未明,可能與年齡、職業、環境、家族遺傳、食鹽量及體重因素有關,一般認為高階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在發病中占主導地位,而體液內分泌因素及腎臟等也參與了發病過程。長期反覆的過度緊張與精神刺激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失去了對大腦皮層下血管舒縮中樞的正常調節作用,形成了以血管收縮神經衝動佔優勢的興奮灶,引起全身細小動脈痙攣,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壓上升。高血壓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具有緩慢進行性發展、血壓不易控制、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的患病率在膳食營養素攝人量方面,高血壓患者熱能、膽固醇和鈉的攝人量一般明顯高於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營養素攝人量上限在心理因素中,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及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均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血壓持續升高與不同程度的波動。因此,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系統的、全面的治療和正確的護理,對幫助患者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 。

  參考文獻:

  [1]王萍.淺談老年高血壓痛的護理[J].西部醫學,2010,1***31***:56-57.

 

高血壓護理方面畢業論文
高血壓的護理論文免費
相關知識
高血壓護理畢業論文電子版
高血壓護理畢業論文參考
高血壓護理畢業論文例本
大專生護理畢業論文電子版
電大工商管理專業畢業論文電子版
公共政策學畢業論文電子版
工程造價審計的畢業論文電子版
統計學本科畢業論文電子版
財務管理專業論文電子版
土木工程畢業論文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