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風險類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護理風險是指在醫院內,醫患共同掌握的醫學知識範圍下,患者接受護理服務過程中因各種不確定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地受到傷害而可能發生後果的一切因果聯絡。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試談傳染科護理風險與防範措施

  【摘要】 目的 探討傳染科護理風險及防範措施。 方法 針對近年來傳染科常見危險因素以及護理人員不規範操作,總結髮生護理風險原因及臨床中對護士造成的職業危害。結果 制訂相關的防範措施可使傳染科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更好地加強自身防護,將各種危害降至最低,有效地提高護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 傳染科護理人員 護理風險 防範措施

  由於傳染科傳染病種類繁多,傳播途徑多樣,而近年來肝炎、艾滋病SARS.HINI流感等傳染病發病趨勢也在上升。而傳染科作為醫院高危科室處於高危易感環境中,護理人員每天不可避免地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洩物。因此為了保證傳染科護理人員的職業安全,有效避免和減少職業危害護理風險,應加強傳染科護理人員自我防護制訂出更有效的防護措施具有重要意義[1]。

  1 常見危險因素

  1.1 物理性的危險因素 針刺傷或銳器傷最常見,其中由面板刺傷造成感染佔84.2%[2],國外眾多研究表明,10%~25%是由針頭使用後重新套上針帽發生的。

  1.2 生物性的危險因素 護士在操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觸患者血液、體液或其他分泌物,而這些是最常見,又最具有潛在性的危險因素。

  1.3 化學性的危險因素 傳染病科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接觸的化學消毒劑消毒液對呼吸道黏膜損傷及刺激和致癌作用,臨床中用的體溫計、血壓計等都含有水銀,當不慎被損時會對護理人員的健康造成隱患。

  1.4 新發傳染病的危險因素 新發傳染病隨時發生,由於人類對新發傳染病缺乏認識,尚未找到特異性防治方案,護理人員很可能被傳染。

  1.5 心理社會因素 護理工作辛苦而忙碌,大量應激事件危重病人護理容易產生疲勞焦慮等身體狀態而增加操作中感染機率。另外,人們對傳染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和歧視態度,勢必影響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

  2 造成傳染科護理人員護理風險原因

  2.1 護理人員在執行操作規程時不規範 對執行規章制度鬆懈,對潛在不安全因素缺乏預見性。

  2.2 自我防護意識低,業務知識較缺乏,對傳染病危害性認識不足。未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在整理用物、廢物丟棄過程中,不正確的棄物處置,分類、標識、處置不規範。

  2.3 與傳染病患者接觸或交流時,不穿隔離衣、不戴口罩、不戴手套,增加了職業暴露的機會。

  3 職業防護

  加強個人防護意識,嚴格做到標準預防;護理人員應按規範操作,對各類銳器應用專用容器盛放並集中處理;做好手的清潔與消毒,認真執行標準六步法洗手法;醫院應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設立醫院感染管理科,並制訂《職業暴露處理流程》及《職業暴露報告登記制度》。如在護理HBV、HCV、HIV患者的過程中不慎被帶血的針刺傷,應立即就地進行區域性處理,同時通知醫院感染管理科,由醫院感染管理科報疾病控制中心;並在24小時內實施預防性用藥方案,定期對暴露者進行檢測隨訪,做好登記及分析原因,採取預防措施。

  4 防範措施

  4.1 建立健全護理安全質量管理[3] 規範傳染科護理操作各個環節,重視專科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培訓,熟悉各種傳染病傳播特點和危險因素。建立各項規章制度,成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組。

  4.2 強化標準預防 標準預防是保護醫護人員職業健康安全重要措施之一,標準預防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汙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面板與黏膜,必須採取防護措施。

  4.3 加強個人防護措施 學習並考核每位護士“職業暴露”工作流程,建立各種廢用醫療物品分類標識放置,專人清點回收,設立銳器收集箱。特別在消毀處理針頭 刀片 廢安砙等鋒利物品應做好防護措施最後養成使用鑷子夾取習慣,若不慎被刺傷應立即將傷口處血液擠出一些沖洗傷口後用75%酒精或碘伏消毒必要時儘快注射免疫球蛋白。

  4.4 導管及汙物處理 我們對輸液管導管排尿管等應嚴格規範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對患者汙物應做到消毒後排放嚴防汙染,一次性用品使用後應及時毀形消毒統一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理。

  4.5 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 每日對各病房進行60 min紫外線空氣消毒避免消毒劑引發的職業危害。嚴格執行操作前洗手,操作中每人一巾一消毒。進病房操作時必要時穿隔離衣及戴手套,加強自身防護意識。穿隔離衣不允許進清潔區,操作完應及時洗手消毒。避免直接接觸病人標本,做好病人血液嘔吐物分泌物糞便及診療器械消毒處理。

  4.6 保證足夠的護理人員編制,減少因工作忙亂而造成的職業危害;醫院要加大投入,完善醫院各種裝置、設施,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選拔任用優秀的護士到傳染科護理第一線工作,不斷加強業務培訓和知識的更新,加強專科護理培訓。

  4.7 提高自身免疫力及心理素質 定期體檢注射疫苗,在護理工作中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理狀態,及時排除外界的干擾,規範自己的護理行為。對受傷護士給予人文關懷,以減輕護士發生職業暴露後的不良情緒反應。同時大力開展職業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加強自身的涵養,從而把職業暴露危險因素降低到最小。

  5 討論

  我科在最近十年中,接待傳染病人3900例被針刺傷者九人次,除1人感染乙肝調離後無人感染上疾病。消毒劑及消毒物品按規範放置、操作,無人因誤操作而引起傷害。根據工作量合理配置護理人員,在發病季節實行彈性工作制,減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有計劃地組織學習,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業務水平。總之, 只有找到風險因素,加強管理,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應對的措施,對各種風險進行預測和防範,才能真正達到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減少護理風險才能適應現代醫院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邢秀亞 - 《中國誤診學雜誌》2009年17期

  [2] 楊華明,易濱.現代醫院消毒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259-284.

  [3] 王群.護理安全管理的實踐與體會.中國實用護理雜誌, 2006,22:74-75.

<<<下頁帶來更多的

護理風險相關論文發表
護理風險論文範文
相關知識
護理風險類論文
電子商務風險類論文
大專護理風險管理畢業論文
護理風險論文範文集
護理風險論文投稿
護理風險相關論文發表
護理風險論文範文
護理風險參考論文範文
護理風險方面畢業論文
護理風險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