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預防嬰幼兒兒接種不良反應的臨床價值分析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接種***inoculate/vacci ***inoculate/vaccinate*** nate***意為注射疫苗以預防疾病。微生物學術語,食用菌栽培學術語:接種 inoculation ,按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將目的微生物移接到培養基質中的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護理干預預防嬰幼兒兒接種不良反應的臨床價值分析相關論文。僅供大家參考!

  護理干預預防嬰幼兒兒接種不良反應的臨床價值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目的:探究護理干預在預防嬰幼兒接種不良反應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間來我院進行預防接種的嬰幼兒2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採用護理干預。接種結束後,對兩組嬰幼兒接種後產生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比較,同時比較兩組嬰幼兒採取不同方法接種後患兒家屬的滿意度情況。結果:觀察組採取護理干預接種後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患兒家屬滿意度明顯優於對照組,組間比較也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嬰幼兒採用護理干預接種後,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降低,患兒家屬滿意度提高,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量推廣。

  近些年,社會在不斷髮展,經濟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完善。現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獨生子,家長對孩子的疼愛和關心與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從嬰幼兒開始,家長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就非常關注,也逐漸認識到對嬰幼兒的身體健康檢查和接種預防等專案的重要性[1]。其中,嬰幼兒抵抗力較差,對嬰幼兒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某些傳染病的有效措施,降低了嬰幼兒疾病的發生率。但由於嬰幼兒年齡較小,在接種的過程中會出現較多不配合的情況,給接種帶來了較多不便,因此,適當的給予接種護理干預,會有較好的效果。本文對來我院免疫預防接種的嬰幼兒採取全程護理干預,其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間來我院進行預防接種的嬰幼兒2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齡5個月-6歲之間,平均年齡***3.23±0.58***歲。對照組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齡4個月-5歲之間,平均年齡***2.87±0.63***歲。接種的疫苗有:百白破、白破.乙肝、流腦疫苗、脊髓灰質炎。兩組嬰幼兒在年齡、性別、接種疫苗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故相互比較具有臨床意義。

  1.2 方法

  接種前所有讓孩子均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接種前要洗澡,保持乾淨,以免引起接種部位感染。此外,接種不可空腹,必須要吃飽,接種前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因為飢餓或者比較疲勞時接種,容易發生暈針。接種後在醫院觀察半小時後再離開。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種24小時內不要洗澡,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保持接種部位清潔,勿食刺激性東西等,以免影響接種質量。在對嬰幼兒接種時要配以合理的護理措施,使接種工作順利展開,具體措施如下:

  對照組採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採用護理干預,具體的干預內容主要包括:

  1、創造良好的接種環境,以此來降低嬰幼兒的緊張情緒[2]。保持接種室具有適宜的溫度、清新的空氣,可以放置一些幼兒喜歡的玩具和書籍,或者播放一些幼兒喜歡的動畫片或者兒歌,都可以緩解嬰幼兒對接種過程產生的恐懼感。

  2、對嬰幼兒的家長也實行健康教育培養,由專業的醫療人員對家長講述有關小嬰幼兒身體健康的照顧,預防疾病發生,提早接種等等相關的知識,使家長了解接種對預防小嬰幼兒疾病傳播的重要性,同時瞭解接種前後的注意事項,熟悉不同接種疫苗的作用。

  3、對每一個接種的嬰幼兒進行詳細的資訊登記[3],以便日後定期與嬰幼兒家長聯絡,瞭解接種後嬰幼兒身體健康情況,提醒下次接種時間,再進行相關知識傳授等等一系列與幼兒身體健康相關的事宜。

  4、患兒口服糖丸前後半小時不進食任何東西,包括水,如果嬰兒是母乳餵養者,服糖丸後適當延長餵奶時間,因為母乳含天然的抗體,對活疫苗有拮抗作用,中途可進葡萄糖水或其他奶製品。5、接種百白破和白破疫苗後24小時後進行常規溼熱敷5分鐘,接種乙肝疫苗後也可以預防性溼熱敷,接種時可讓家長幫助儘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1.3 療效指標

  對兩組嬰幼兒接種後產生的不良反應進行記錄、比較,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發熱、紅腫、疼痛以及發生硬結的情況。比較兩組嬰幼兒採取不同方法接種後患兒家屬滿意度。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採用SPSS 13.0 統計處理,測定結果均用***x±s***表示,組間比較採用t 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

  2 結果

  兩組嬰幼兒接種後產生不良反應情況,見表***1***,通過表中資料能明顯看出觀察組接種後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兩組嬰幼兒採取不同方法接種後患兒家屬滿意度,見表***2***,通過表中資料能明顯看出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採用護理干預後患兒家屬滿意度明顯優於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些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怎樣防止疾病、保護自身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現在的家庭一般獨生子較多,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健康更加的重視,從嬰幼兒開始,就會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呵護。每個人都清楚,嬰幼兒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機體的免疫系統還不夠完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是一些傳染性疾病的高發人群。因此,對嬰幼兒有計劃的進行預防接種,是預防疾病傳染的有效方法之一,預防接種能夠對幼兒的身體產生一種保障,從而能夠抵抗不同傳染源的入侵。

  許多社會家長,尤其較偏遠的農村,由於知識水平不高,對接種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全面,感覺預防接種浪費錢財。也有的家長認為接種會造成嬰幼兒免疫系統的損害,導致抵抗力下降,影響以後的身體健康,像這種現象的存在,導致了某些地區傳染病的大量傳播。

  本文所討論的在嬰幼兒接種時進行護理干預,能有效的降低接種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患兒家屬滿意度有明顯的提高,此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量推廣使用。

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效果分析論文
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圍手術期護理
相關知識
護理干預預防嬰幼兒兒接種不良反應的臨床價值分析論文
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的預防措施
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的預防措施
疫苗不良反應如何處理_疫苗出現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
基於消費心理的營銷策略分析論文
胰島素不良反應的處理
胰島素不良反應的處理
甘露醇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
甘露醇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
曲馬多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