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年的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新年來了,會有哪些有趣的事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新年隨想

  新年第一天,許下一個願望:新年新氣象,希望所有的一切都是嶄新的,陽光的、正能量的,充滿希望的,所有的不堪回首的往事,隨著新年的鐘聲,讓它永遠離我而去!

  每天的說說,不是炫耀,不是矯情,我想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生活的點滴,用文字串成記憶的風鈴,在時光經年的某天,憶起曾經的自己,曾經的往昔,不論美好還是糟糕,那都是人生路上的風景。

  別人怎麼看你不重要,你自己怎麼做,才是問題的關鍵;做人,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而是要活在別人的心裡,讓人從心裡認可你、佩服你,那才是最好的你。

  壓力、動力、夢想、希望、自信、歷練、成功,最終會成就不一樣的你,讓人看到你精彩的另一面!很多時候,我也想讓自己活得灑脫、隨性,不要讓外界的環境,左右自己的情緒,只想做一個真實的、簡單的,行走在俗世煙火的女子。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有三五的知己朋友,偶爾的聚會,偶爾的在朋友圈發洩自己的小情緒。

  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情緒低落的時候,都會有人生低谷的一刻,只想在最需要的時候,有人能給自己一個安全可靠的安慰,並不是所謂的矯情,因為人到了退無可退的境地,只是簡單的一句話,就會讓你幡然釋懷。

  人生在世,生容易,活不容易,生活更是不容易,;相遇容易,相守不容易;相遇、相守、一起走下去,亦是不易。且遇且守且行且珍惜!

  篇2:中國人的新年

  春節仍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除夕之夜,高堂居上,一家老少子子孫孫團聚。爺爺奶奶,父母,叔伯,姑嬸,兄弟,姐妹,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在熱鬧紅火的氛圍中一起吃年夜飯,這也是中國人的家庭難得的一年一次的大團聚,是生活中最最幸福的瞬間。隨著社會生活環境的變遷,人們的意識也隨著時代而變化。一改古訓所說父母在不遠游的風俗,普遍呈現的是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耄耋倚門望兒歸的奇特現象。在當今社會的大環境下,離開家鄉去外鄉打工已是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年輕人以及還有一定勞動能力的人,過完年都揣著過好日子的夢想,拋妻舍子離開生養成長的家鄉,踏上前方未知的陌生的他鄉旅途,在艱辛的生活工作路上奔簸。幸福是這一代人人生遙遠的夢想,看得見抓住它很不容易。

  過年就是過除夕,過完除夕年也就過完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一年一年周而復始,年年的年末春節臨近,從天南海北趕回各自故鄉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一年一度地億萬人的大遷徙,火車飛機出現一票難求,是世界一大奇觀。過年是在外遊子心中根深蒂固的習俗。中國人的傳統文化百事"孝"當先,再遙遠的距離,只要老人在世,趕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永恆的心結。中華民族的年文化歸根究底其實就是一個“孝"字,看望老人,伺奉老人,不管有錢無錢,不論富有還是貧窮,過年是一定要回家的。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歸心似箭奔向生養自己的故鄉,依偎在父母親人身邊。孝敬老人,接受長輩的切切的祝福及家族祭祖祈福的莊嚴儀式,都是中國人“幸福”的一個定義。人在囧途的疲倦、事業中的艱辛,一年來生活中的哀傷……都消失在年夜飯這一刻團聚的喜慶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完年,正月初一的早上,你看,迎來新年的人們開門納客,親朋好友串門走戶,互拜大年,鞭炮聲祝福聲相映交輝,出門遊玩也個個神清氣爽。歸途的疲憊,過去一年工作生活中的陰霾一掃而光。這就是春節之中的中國人。

  任歲月偷去年華、偷去事業、偷去財富,癸巳遁隱,甲午奔騰,春節一到,夢想又孕育出新的希冀來。

  篇3:過年的味道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走了甲午,又迎乙未,“羊年”春節如約而至。回鄉的、釆購年貨的、走親訪友的,京城的人們忙碌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麼,看看周邊的人們,總感覺到似乎少了些過年的味道。小時候過年,最幸福的就是盼年,那種虔誠的心情、那種迫切的滋味,如今每每想起仍然激情滿懷。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吃餃子、給老人磕頭拜年,要壓歲錢,逛廟會等等,除夕夜,追逐著鞭炮燃放時的硝煙味和響聲,端著盛滿餃子的大碗和一群小夥伴,村東跑村西,那種質樸、那種熱鬧、那種童趣,已深深地留在了記憶裡。長大後,這些已經印記在腦海中兒時的夢,自覺不自覺地變成了一種獨有的揮之不去的影像,深深地紮根在心裡。

  人生無常,有起有落。過年了,回望今昔,有時像花兒一樣多姿多彩,有時像河流一樣彎彎曲曲;想想走過的路,有鮮花、有掌聲,也有荊棘、有旋渦;這麼多年走南闖北,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齡,生活的歷練難免會遇到遇上許許多多難忘的人和事,也正因為這些奇怪的事、難忘的人,才使得人生更加豐富精彩。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閤家團圓,共度良宵。家,親情,融融的愛意,構成了年味的源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紮根心中、生生不息。午後起床,仰望窗外,一個萬物復甦的春天正在徐徐開放。恍然間,臘八已過,匆匆忙忙似乎己記不起臘八粥、臘八蒜的味道,小年剛過,吃過的餃子也許還沒完全消化掉,但似乎也沒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記。下班步行回家,看到街道兩旁路燈杆上掛著的一排排的紅燈籠和有關年味廣告、標語,才深深地感受到年真的越來越近了。春節將至,這意味著春天就要來了,永珍復甦草木更新,這給剛剛還在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中生活、盼望著春暖花開日子的人們,帶來了不盡的喜悅和希望!

  中國文化悠久的歷史,賦予了春節太多的內涵。古往今來,在春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時空環境裡,給了許多文人墨客想象發揮的空間,留下了許許多多美文佳句。一元復始,永珍更新; “遙聞爆竹知更歲,偶見梅花覺已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事過境遷,時隔多年,如今讀起仍膾炙人口。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留傳至今。從臘月二十三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購年貨、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辭舊迎新”。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新的一年開始了。翌日,男女老少無論貧富,都穿上平時捨不得穿戴的節日盛裝,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恭賀新喜、恭喜發財,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作罷。

  

1.春節名家散文

2.讚美春節的散文

3.歌頌春節的散文

4.春節抒情散文

5.春節散文

關於心中的散文
關於男兒本色散文
相關知識
關於新年的散文
關於新年的英文手抄報精選
關於新年的英文手抄報
三年級關於新年的作文
關於七年的散文
關於老年的散文
十年感悟散文_關於十年的散文
關於少年的散文
關於過年的散文隨筆
關於童年的散文詩歌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