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島***事件的爭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日本廣島***事件是存在爭議的,那麼到底是存在什麼爭議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戰後有很多人對是否有必要使用***存在爭議,尤其在日本國內,否認使用***的必要性呼聲尤其高。美國國會在1995年5月11日召開聽證會,由當年參加過空襲行動的美國退役空軍查爾斯.斯文尼進行公開演講。

  美軍開進的距日本本土越近,日本人的行為就變得越瘋狂。

  塞班島:美軍陣亡3000人,其中在最後幾小時就死了1500人。

  硫黃島:美軍陣亡6000人,傷21000人。

  沖繩島:美軍陣亡12000人,傷38000人。

  這是沉重的事實,凱米卡茲--即"神風敢死隊",駕駛裝載***的飛機撞擊美國軍艦。

  隊員認為這是天上人間至高的光榮,是向神之境界的昇華。在沖繩海域,神風敢死隊的自殺性攻擊要了5000名美國海軍軍人的命。

  日本用言語和行動表明,只要第一個美國人踏上日本本土,他們就處決所有的盟軍戰俘。日本為大屠殺作準備,強迫盟軍戰俘為自己挖掘墳墓。即使在投降後,他們仍然處決了一些戰俘。

  這是事實。

  《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人認為這是荒唐可笑而不屑考慮的。我們從截獲的密碼得知,日本打算拖延時間,爭取以可接受的條件經談判投降。

  在1945年8月6日之前的幾個月裡,美國飛機開始轟炸日本本土。一個個日本城市化為火海,成千上萬的日本人死去。但日軍發誓決不投降。他們準備犧牲自己的人民,以換取他們所理解的光榮和榮譽--不管死多少人。

  他們拒絕救助平民,儘管我們的飛行員事先已就可能來臨的空襲投撒了傳單。

  在一次為期10天的轟炸行動中,東京、名古屋、神戶、大阪的許多地方化為灰燼。

  這是事實。

  即使在用***轟炸了廣島之後,日本軍部仍然認為美國只有一枚***,日本可以繼續堅持。在1945年8月6日~8日,他們有時間投降,但他們不。只有在長崎受到原子轟炸後,日本天皇才最後宣佈投降。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軍方仍聲稱他們可以而且應該繼續戰鬥。一個陸軍軍官團體發起叛亂,試圖截獲並銷燬天皇向日本人宣佈投降的詔書。

  這是事實

  這些事實有助於說明我們所面臨的敵人的本質,有助於認清杜魯門總統在進行各種選擇時所要考慮的背景,有助於理解為什麼對日本進行原子轟炸是必要的。

  像每一個男女軍人一樣,杜魯門總統理解這些事實。傷亡不是某種抽象的統計數字,而是慘痛的事實。

  ---***是否結束了戰爭?

  ---是的。

  ---它們是必須的嗎?

  ---對此存在爭議。

  50年過去了,在某些人看來日本成為受害者,美軍成為凶殘成性的征服者和報復者;***的使用是核時代的不正義、不道德的起點。自然,為了支撐這種歪曲,他們必然要故意無視事實或者編造新的材料以證明這種論調。其中最令人吃驚的行經之一,就是否認日軍曾進行過大屠殺。

  事物怎麼會弄成這個樣子呢?

  答案也許會從2014年發生的一些事情中找到。

  當前關於杜魯門總統為什麼要下達對日本進行原子轟炸的命令的爭論,在某些情況下已演變成數字遊戲。史密斯策劃的"原子轟炸後果"展覽,顯示了卑劣的論調,這種論調造史學界引起軒然大波。

  "原子轟炸後果"展覽傳遞出這樣的資訊--日本是受害者,美國是罪惡的侵略者。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孩子去看展覽,他們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他們還會知道事實的真相嗎?

  在一個全國性的電視辯論中,我聽到這樣一位所謂的傑出歷史學家聲稱,***是沒有必要的,杜魯門總統是想用***嚇唬俄國人,日本本來已經打算投降了。

  有些人提出,艾森豪威爾曾說過,日本已準備投降,沒有必要使用***,然而,基於同樣的判斷,艾森豪威爾曾嚴重低估了德國繼續戰鬥的意志,在1944年就下結論說德國已無力進行攻勢作戰。這是一個災難性的錯誤判斷,其結果即是阿登戰役的激戰。是役,數萬盟軍毫無必要地犧牲了,並冒著允許德國拖延戰爭和有條件投降的風險。

  一個相當公正的結論是,根據太平洋戰爭的情況,可以合理地預期日本將是比德國更瘋狂的敵人。

  最後,有一種理論認為,如果盟軍進攻日本本土,我們的傷亡不是100萬,而是隻要死上46000人就夠了。只不過是46000!你能夠想象這種論調的冷酷嗎?

  僅46000人,好像這些是無關緊要的美國人的生命。

  在此時此刻,我要承認,我不清楚在對日本本土的部隊進攻中美軍將會傷亡多少人--也沒有任何人知道。

  根據對日本戰時行為的判斷,我的確認為,一個公正合理的假設是對日本本土的進攻將是漫長而代價高昂的。根據我們所知道的情況,不是根據某些人的臆想,日本不打算無條件投降。

  在對硫黃島--太平洋中一個8平方英里的島礁--的進攻中,6000名海軍陸戰隊官兵犧牲,傷亡總數達27000人。

  但對那些認為我們的損失僅是46000人的人,我要問:是哪46000人?誰的父親?誰的兄弟?誰的丈夫?

  是的,我只注意到了美國人的生命。但是,日本的命運掌握造日本人的手中,而美國不是。數以萬計的美軍部隊焦急地在大洋中等待著進攻--他們的命運取決於日本下一步怎麼走。日本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刻投降,但他們選擇了等待。

  而就是日本"無所作為"的時候,隨著戰事的進行,美軍每天傷亡900多人。

  我曾聽到另一種說法,稱我們應該與日本談判,達到一個日本可以接受的有條件投降。

  我從來沒聽任何人提出過與法西斯德國談判投降。這是一個瘋狂的念頭,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不會說出這樣的話。與這樣一個邪惡的法西斯魔鬼談判,就是承認其合法性,即使是已經在事實上打敗了它。這並不是那個時代空洞的哲學上的原則,而是人類的正義要求,必須徹底、乾淨地剷除法西斯惡魔的勢力,必須粉碎這些邪惡的力量。法西斯的領導者已經無情地打碎了外交的信譽。

  為什麼太平洋戰爭的歷史這麼容易就被遺忘了呢?

  也許原因就存在於正在進行著的對歷史的歪曲,對我們集體記憶的歪曲。

  在戰敗50年後,日本領導人輕率地聲稱他們是受害者,廣島、長崎與南京大屠殺在實質上是一回事!

  整整幾代日本人不知道他們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幹了些什麼。這可以理解為什麼他們不理解日本為什麼要道歉。

  與德國認罪的姿態不同,日本堅持認為它沒幹任何錯事,它的行為是受當時局勢的拖累。這種態度粉碎了任何真正彌合創傷的希望。

  只有記憶才能帶來真正的原諒,而遺忘就可能冒重複歷史的危險。

  通過精心策劃的政治和公關活動,日本建議使用"太平洋勝利日"來取代"對日本勝利日"這一術語。他們說,這一術語將會使太平洋戰爭的結束不那麼特別與日本有關。

  有些人可能會提出,這些文字能說明什麼呢?對日本勝利--太平洋的勝利--讓我們慶祝一個事件,而不是一個勝利。

  我要說,話語就是一切。

  慶祝一個事件!類似於慶祝一個商場開業典禮,而不是歡慶戰爭的勝利。這將分裂整個地球。數以千萬計的死者、數以千萬計受到身心傷害的人和更多的人將會不知所措。

  這種對語言的攻擊是顛倒歷史、混淆是非的工具。文字或話語可以像任何一種武器一樣具有毀滅性:上是下;奴役是自由;侵略是和平。

  在某種程度上,通過抹除精確的描述文字而對我們語言所展開的攻擊,要比過去日本對我們進行的真正的侵略更具有危害性,至少在真正的侵略中,敵人是清楚的,威脅是清楚的。

  今天日本巧妙地打起種族主義這張牌,以此來宣示其行為的正義性。日本不是進行罪惡的侵略,而只是從白人帝國主義中解放受壓迫的亞洲大眾。解放!是的,他們用屠殺"解放"了2000萬無辜的亞洲人。我堅信,這2000萬無辜的人,他們的家人,他們的後代,永遠也不會欣賞日本崇高的行為。 經常有人問我,用***轟炸日本是否是出於報復,是否是蓄意毀滅一個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

  對此,有如下事實:其一,在最初的轟炸目標列表上包括京都。雖然京都也是一個合法的目標,在先前的空襲中未曾予以轟炸,國務卿史迪文森把它從目標列表中去掉了,因為京都是日本的古都,也是日本的文化宗教中心。其二,在戰時我們受到命令的嚴格約束,在任何情況下,不得轟炸東京的皇宮--儘管我們很容易識別皇宮並炸死天皇。畢竟我們不是為了報復。我經常想如果日本有機會轟炸白宮,是否也會像美國這樣剋制。我認為日本不會。

  在此讓我澄清一個事實,糾正一個長期以來的偏見,那就是我們故意選擇人口密集的城市轟炸。我們要轟炸的每一個目標城市都有重要的軍事價值。廣島是日軍南方司令部所在地,並集結了實力可觀的防禦部隊。長崎是工業中心,有兩個重要的兵工廠。在這兩個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廠和部隊配置於市區中心。

  像在任何一場戰爭中一樣,我們的目標--理所當然的目標--是勝利。這是一個不可動搖的目標。

  我不想否認雙方死了許多人,不僅兩國,而且是世界。我不為戰爭的殘酷性而驕傲而歡樂,我不希望我國或敵國的人民受難。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的。但我的確認為這樣一個問題應該去問日本戰犯,是他們以日本人民為代價追求自身的輝煌。他們發動了戰爭,並拒絕停止戰爭。難道他們不應為所有的苦難、為日本的災難負最終的責任嗎?

  也許如果日本人真切地瞭解過去,認清他們國家在戰爭中的責任,他們將會看到是日本戰犯要負起戰爭的罪責。日本人民應該給遠東人民一個答覆,是誰把災難強加給遠東各國,最後強加給日本自己。當然如果我們與日本人一道抹煞歷史的真相,那麼這一點是永遠也做不到的。

  如果日本不追詢並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與自己相處,與亞洲鄰國、與美國相處?

  我和我的部屬在執行原子轟炸任務時堅信,我們將結束戰爭。我們並沒有感到高興。而是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我們想回到自己的家人身邊。

  今天,我站在這裡作證,並不是慶祝***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後一次。我們作為一個民族應該對***的存在感到恐懼。我就感到恐懼。

  但這並不意味著回到1945年8月,在戰時情況下,在敵人頑固凶殘的條件下,杜魯門總統沒有義務使用所有可能的武器結束戰爭。我同意杜魯門總統的決定。

  戰後幾年,有人問杜魯門總統是否還有其他選擇,他響亮地說:沒有。接著他提醒提問者:記住,珍珠港的死難者也沒有其它選擇。

  戰爭總是代價高昂的,正如羅伯特·李所說:"戰爭如此殘酷是件好事,否則就會有人喜歡它。"

  感謝上帝使我們擁有原子武器,而不是日本和德國。科學有其自身的邏輯,遲早會有人設計出***。科學不能被否定。關於製造***是否明智的問題,終將被***已被製造出來這一事實所壓倒。

  由於德國和日本法西斯被擊敗,世界變得更好了。日本和美國的年輕人不再相互殺戮,而是生長、成家立業,在和平中生活。作為10個孩子的父親和21個孩子的祖父,我可以表明,我很高興戰爭這樣結束。

  日本廣島***事件的簡介:

  廣島***事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擲***。

  1945年夏,日本敗局已定,但日本在沖繩等地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官兵傷亡。當時美軍已經制訂了在九州和關東地區登陸的"冠冕"行動和"奧林匹克"行動計劃,出於對盟軍官兵生命的保護,儘快迫使日本投降,並以此抑制蘇聯,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軍方高層人員決定在日本投擲***以加速戰爭程序。

  美軍選定日本東京、京都、廣島、長崎、小倉、新潟等城市作為投擲***的備選目標。此前,美國、英國和中國發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

  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釋出詔書,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

豐田家族的發展歷史
二戰期間日本陸軍的歷史
相關知識
日本廣島***事件的爭議
筆記本緊急事件的處理辦法
日本留學醫療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日本留學出境的注意事項介紹
日本留學入境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去日本留學簽證的申請條件
去日本讀研究生需要什麼條件_去日本讀研究生的條件
日本留學租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日本留學出境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日本藝術留學的申請條件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