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發展歷史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成本會計是基於商品經濟條件下,為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成本和費用的會計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早期成本會計階段***1880——1920***

  成本會計起源於英國,後來傳入美國及其他國家。隨著企業的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產成本越來越得到普遍的重視。這個時期的成本會計是早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成本會計在實務方面取得以下進展:

  一是建立了材料核算和管理辦法。設立材料賬戶和材料卡片,標明“最高庫存量”和“最低庫存量”,以確保材料既能保證生產的需要,又可以節約使用資金;實行材料管理的“永續盤存制”,採取領料單制度控制材料耗用量。

  二是建立了工時記錄和人工成本計算方法。對人工使用卡片記錄工作時間和完成產量;將人工成本先按部門歸集,再分配給各種產品,以便控制和準確計算人工成本。

  三是確立了間接費用的分配方法。隨著生產裝置的大量增加,間接費用也快速增長,先後提出了按實際數額進行分配和按間接費用正常分配的理論。

  四是利用分批成本計演算法和分佈成本計演算法計算產品成本。根據製造業的生產工藝特點,選擇分批計算產品成本或分步驟計算產品成本。

  五是出現了專門的成本會計組織。1919年,美國成立了全國成本會計師聯合會;同年,英國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會計師協會。他們對成本會計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為奠定成本會計的理論基礎和完善成本會計方法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代成本會計階段***1921——1945***

  成本會計的理論和方法在這一階段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成本會計有了以下方面的進展:

  一是標準成本制度的實施。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泰勒為代表的“科學管理”思想,對成本會計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06年美國會計師J.Whtmore第一次提出的“標準成本”概念,為生產過程成本控制提供了條件。標準成本制度實施後,成本會計不只是事後計算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還要事先制定成本標準,並據以控制日常生產消耗與定期分析成本。這樣,成本會計增加了事前控制的新職能,形成了管理成本會計的雛形。它標誌著成本會計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

  二是預算制度的完善。預算控制的開始是採用固定預算方法,即根據預算期間某一業務量確定相應的預算數。1928年,美國一公司的會計師和工程師根據成本與產量的關係,設計了一種彈性預算方法,分別編制固定預算和彈性預算。這就使相關費用專案的實際數與預算數更具有可比性,而且可是企業合理地控制不同屬性的費用支出,便於有效地控制成本,夜裡與考核經營者的工作業績。所以,彈性預算是近代成本會計的重大進步,也是節約間接費用的最好辦法。

  三是成本會計的應用範圍更廣泛。在這一階段,成本會計的應用範圍從原來的工業企業擴大到各個行業,並深入應用到一個企業內部的各主要部門,特別是應用到企業經營的銷售環節。在近代成本會計的後期,《工廠成本》、《標準成本》等成本會計名著的出版,是成本會計具備了完整的理論和方法,形成了獨立的成本會計學科。

  現代成本會計階段***1945——1980***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生產自動化程度大大提高,產品更新速度加快;企業規模越來越大,跨國公司大量出現,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出現的新情況,考慮現代化生產的客觀要求,提高管理的現代化,運籌學、系統工程和電子計算機等各種科學技術成就在成本會計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而使成本會計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即成本會計發展重點由如何事中控制成本、事後計算和分析成本轉移到如何預測、決策和規劃成本,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經營性成本會計。其主要表現有: 一是開展成本預測與決策。為了控制成本,現代成本運用預測理論和方法,建立數字模型,對未來成本發展變動趨勢進行估計和測算;運用決策理論和方法,依據成本預測資料,選取最優成本方案,做出正確的成本決策。變動成本法完成了成本性態的分析,將企業產品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對企業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之間各變數關係進行分析,有利於企業進行成本預測。

  二是實行目標成本管理。隨著目標管理理論的應用,成本會計有了新的發展。產品設計前,按照客戶所能接受的價格,確定產品售價和目標利潤,然後確定目標成本管理,使成本會計與工程技術等有機結合,有助於企業形成產品品質和功能優化、成本降低的競爭優勢。

  三是實施責任成本。1952年美國會計學家倡導責任會計,提出建立成本中心、利潤中心和投資中心相結合的會計制度,將成本目標進一步分解為各級責任單位的責任成本,進行責任成本核算,使成本控制更為有效。

  四是推行質量成本。隨著全面質量管理的深入開展,到20世紀60年代,質量成本概念基本形成,並確定了質量成本專案,質量成本的計算和方法,擴大了成本會計的研究領域,促使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注重質量成本的分析。

  五是施行作業成本管理。美國會計學家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提出了作業成本法,即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制度,施行作業成本管理。作業成本計算是一種真正具有創新意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它是適應當代高新科學技術製造環境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戰略成本會計階段***1981以後***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電腦技術的進步,生產方式的改變,產品生命週期的縮短,以及全球性競爭的加劇,大大改變了產品成本結構與市場競爭模式。英國學者西蒙首先提出了戰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視角應由單純的生產經營過程管理和重股東財富,擴充套件到與顧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關的、包括產品設計和產品使用環節的產品生命週期管理,更加關注產品的顧客可察覺價值;同時要求企業更加註重內部組織管理,儘可能地消除各種增加顧客價值的內耗,以獲取市場競爭優勢。此時,戰略相關性成本管理資訊已成為成本管理系統不可缺少的部分。

 

 的人還:

1.論成本會計的發展歷程

2.淺談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與對策

3.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與對策

4.成本會計的個人簡歷範文

5.成本會計中分步法的缺點與改善

封龍山歷史簡介
成都地質學院博物館
相關知識
成本會計發展歷史簡介
影響事業單位成本會計發展的因素及對策論文
新形勢下成本會計發展面臨的挑戰與對策論文
成本會計發展相關畢業論文範文
成本會計發展研究畢業論文
德國金融發展歷史簡介***2***
德國大眾發展歷史簡介
傣族的發展歷史簡介
船舶發展歷史簡介
瓷磚發展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