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橫渡之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大同元年***947年***四月,遼太宗滅晉還師途中病死,眾將擁立從徵的太祖孫、東丹王子永康王耶律兀欲即帝位。述律太后一直欲傳位李胡,李胡以皇太弟兼天下兵馬大元帥也認為皇位非己莫屬。在述律太后的支援下,李胡率軍從上京***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巴林左旗南波羅城***南下,與兀欲軍戰於南京***今北京市***附近。

  兀欲所帶軍兵是遼軍主力,李胡不敵敗走。兀欲軍追擊。閏七月,兩軍在潢河***今西拉木倫河***的橫渡之地,隔河對峙。李胡拘押兀欲臣僚家屬,揚言:“我戰不克,先殪***殺死***此曹!”為防止內戰繼續擴大,貴族耶律屋質說服述律太后,出面在兩軍中斡旋,使雙方罷兵和談,最終達成和議,許立兀欲為帝,是為遼世宗。史稱此事件為“橫渡之約”。

  相關介紹

  耶律阮即皇帝位的訊息很快就傳到述律平耳中,一心想要寶貝兒子李胡當皇帝的她勃然大怒,立即派“天下兵馬大元帥”李胡率兵“討逆”。然而她卻忘了自己這個寶貝兒子完全是根廢柴,不但不得人心而且還毫無本事,很快就被打得大敗而歸。

  述律平怒火更盛,親自整頓兵馬,和李胡一起率部來到上京城外的潢河***今西拉木倫河***岸邊,準備和孫子決戰。

  然而一生隨心所欲的述律平這一次好運似乎走到了頭。不但耶律阮營中的將領沒有一個肯臨陣倒戈,就連上京城裡的官員們也沒有全數站在述律平和李胡一邊。述律平所掌握的軍隊也只有她的屬珊軍還肯聽從她的調遣。心有不甘的述律平質問與自己對峙的耶律阮部屬蕭翰為什麼背叛自己?蕭翰理直氣壯地反駁:“當初你為了立威易儲,無辜殺掉我的母親,我怨恨你已經很久了!”——而與蕭翰持相似理由的文武官員數目更不在少數。

  述律平沒料到自己橫行一世,臨到老來居然會落得如此被臣下和孫輩秋後算帳的地步,垂頭喪氣之下惡從膽邊生,將跟隨耶律阮的貴族及將士家眷全部抓了起來,想要決一死戰。在這個節骨眼上,出身至戚貴族的耶律屋質挺身而出,勸述律平與耶律阮講和。屋質是契丹貴族中的頂尖人物,遼國兩度王位更替他都立下了汗馬功勞,挽回了國家氣運,後來被封為“北院大王”,稱“于越”***有遼一朝,于越僅有三人得封***。

  屋質對述律平說:“李胡和耶律阮都是太祖與太后您的子孫,國家並沒有落入外人之手,您何必如此固執?我願意代表太后前往議和。”

  屋質來到耶律阮營中,又對滿心想要報復的耶律阮勸說:“一但興兵,即使大王您打贏了,卻也難免骨肉相殘。何況如今勝負還未定?就算大王您勝了,被太后和李胡扣押的人質豈不是先要送命!還是請您和太后講和吧。”耶律阮左右這才知道家眷盡數成了述律平的人質,不禁大驚失色,紛紛附議,於是耶律阮和述律平終於在幾天後見面了。

  一見面,祖孫倆就大吵起來,彼此都沒有一句好話。眼看情形僵持不下,述律平對屋質說:“你來為我主持公道。”屋質說:“太后與大王彼此釋怨,臣才敢開口。”述律平應允道:“你儘管說。”

  於是屋質向述律平發問道:“當初人皇王圖欲封為太子,為什麼太后卻要改立太宗呢?”述律平死鴨子嘴硬地回答:“改立皇儲,太祖是曾經說過的。”

  屋質轉而又向耶律阮發問:“大王你為何擅自即位,不先徵得尊長的同意?”耶律阮怒氣衝衝地說:“我父親當初本應立為國主,卻因為這個尊長而不得立,所以我如今不願稟報。”

  屋質聽了祖孫雙方的言辭之後,正色道:“人皇王舍父母之邦投奔他國,世上有這樣做兒子的?大王對此卻沒有一些愧意反倒滿懷怨氣!至於太后,你為了自己的私心偏愛,就篡改先帝遺命,妄授神器,還至今不肯承認。你們這樣還想講和?趕緊開戰是正經!”屋質說著就丟下手裡的籌拂袖而起。

  這恐怕是述律平第一次聽見別人明明白白地指責自己的重大過失,眼看著四面楚歌,她雖然凶殘,卻也不禁又急又愧,流著眼淚說:“當初太祖遭諸弟之亂,天下荼毒,瘡痍未復,我怎敢因為自家爭奪帝位而使國家再遭兵亂!”

  眼看祖母態度軟了下來,耶律阮也表態道:“我父親以太子身份而失去國主地位,尚且不曾興兵征戰,如今我怎麼能做他不肯做的事情!”

  迫在眉睫的一場內戰總算是在劍拔弩張的關頭平息了。

  不過,雖然放棄了兵戎相見,述律平仍然不甘心將帝位傳給長孫。回到自己的營帳後,她又對屋質說:“如今講和已畢,我們再來考慮一下帝位究竟應該傳給誰。”屋質的態度非常明確:“帝位授給永康王,則能順天意得人心,太后你何必如此固執?”述律平身邊的李胡一聽立即變了臉色,厲聲喝道:“有我在,他休想稱帝!”屋質平靜地回答:“按照禮法,傳嫡不傳弟。當年太宗取代圖欲稱帝,儘管他文武兼備,人們仍然紛紛非議,惹出若大事端。何況你暴戾殘忍不得人心,強求帝位的話,人們何止是怨言呢!如今眾望所歸都願意擁立永康王,已是定局不可扭轉了。”述律平權衡利弊,不得不面對現實,她對李胡嘆息道:“雖說我愛你甚於其它孩子,可是常言道‘偏憐之子不保業,難得之婦不主家’,如今不是我不想立你,實在是你自己缺乏才能民望,太不爭氣。”

  隨後,述律平又和耶律阮達成了正式的會議約定“橫渡之約”,承認耶律阮稱帝,罷兵同返上京。

霍光為什麼扶漢宣帝稱帝
古代人是怎麼教育子女的
相關知識
歷史上的橫渡之約
歷史上的張頜之死是誰之過
中國歷史上的玉璧之戰
歷史上的蕭望之到底是誰
九一八歷史上的今天黑板報
歷史上的名人事蹟小故事
歷史上的郭靖簡介
周瑩是誰_那年花開月正圓周瑩歷史原型是誰_歷史上的周瑩
關於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叛將
歷史上的齊桓公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