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時當官的待遇怎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北魏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那麼在北魏當官待遇如何呢?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哦。

  北魏的歷史簡介: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北方政權,也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王朝。386年初,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時在牛川自稱“代王”,重建代國。當年四月,拓跋燾遷都盛樂***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統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巨集***元巨集***遷都洛陽,大舉改革,改皇族拓跋氏為元氏,尊儒教等,為我國文化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534年,分裂為東魏與西魏。東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廢孝靜帝,代東魏自立,北齊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禪位於宇文覺,北周建立,北魏歷史宣告結束。[2] 從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國至534年分裂為止,共歷20帝,享國148年。北魏時期,佛教興起,佛教得到空前發展,遷都洛陽和移風易俗,促進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后裔[3] ,黃帝發源地為戰國時魏國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國號,同時含有延續曹魏,對抗東晉政權。為別於此前的曹魏政權,某些史書因此別稱為“後魏”,但由於史學界不稱曹魏為“前魏”,故“後魏”之稱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後改姓元,故又別稱拓跋魏、元魏。

  :

  秦漢時代,凡任公職、吃財政者,通稱為官,除了替朝廷出勤打工外,別無脫離職務的身份和權益。當時的講法叫“臣盡死力以與君市,君垂爵祿以與臣市”,近似今人幫老闆打工的意思。一旦因奔喪生病、任滿更替、罷免辭官等各種緣故退休,老闆和僱員的關係即告解除。大體而言,可用“三無”概括:

  一曰無退休費,就是無論原先俸祿多少石的官吏,只要離開職位,除非皇帝特詔照顧之外,一律停發俸祿。漢朝俸祿本來就薄,俸額低或負擔重的人積蓄不易,所以不少官吏一旦休官停俸,就要另覓生計。

  二曰無工齡,就是除了曾任二千石以上高官者在休官以後重新出仕時,可授予“比六百石”職位以示優惠外,其他二千石以下的休官者,要想再當“公務員”,都得回到起跑線上,和普通老百姓一起競爭。總之,既沒有可以保留的幹部身份,也沒有可以累計的連續工齡。

  三曰無餘蔭,就是人走茶涼,在職時候的特權和影響一筆勾銷。

  順便提一下,這一份沒有失業保障、沒有連續工齡,也沒有情義體恤的古代“公務員”職業,可以說是一個含金量較低的“瓷飯碗”。有人做過統計:西漢時丞相一職的平均任期才四年多,東漢時三公的平均任期不到兩年半。朝廷要官尚且如此,以下的自然就更慘了:二千石“時有纖微之過者,必見斥罷”,中低層官吏,則有“司隸、部刺史”等紀檢官員隨時“察過悉劾,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就是動不動便打碎了飯碗。

  自隋唐開始,官、職分離,所謂休官,其實只是休職,就是由於奔喪、病傷、候選、罷免、離任、致仕等各種緣故,脫離了能行使一定權力的職位***或差使***而已,但代表個人資格權利的官員身份依然存在。換句話說,秦漢魏晉的“公務員”休官以後就是平民***原有貴族身份者例外***,從隋唐開始,“公務員”休官以後依舊是官,在許多方面享有老百姓企望不及的特權:比如涉及訴訟時可以不在公庭拋頭露面,犯罪了可以用官告抵刑,又如住宅廳堂可以有幾間幾架,車輿騎乘可以怎樣裝飾,衣冠可以穿什麼樣式和顏色,乃至死後可以按什麼規格辦喪事、起墳墓,都可以根據官資高低採取與級別相應的排場。雖然說費用都需自掏腰包,但對比布衣即使有錢也不得僭越的種種禁限,“官有常尊”的身份意義就彌足珍貴了。此外,從唐代後期起,退休的官員無論級別高低,都可以享受“半俸”養老,更是過去連做夢也想不到的。

  宋朝公務員的“幸福生活”

  歷朝歷代的公務員,要數宋代的公務員生活最幸福。

  宋朝的公務員的工資和福利都是很高的。不但每月有固定的工資,還有一份減免賦稅的職田。他們的工資內容之豐富,令人歎為觀止。有正俸、祿粟、職錢、春冬服、從人衣糧、茶酒、廚料、薪炭以及牲畜飼料等,衣食住行,甚至家眷從人的開銷,全部國家買單。其職田按官品高下給田40頃至1頃不等,且大都是良田。在稅費的繳納上,國家已經給了很多優惠政策,但他們大都偷稅漏稅。這種分配製度叫“薪給制”和“供給制”相結合。

  宋朝的公務員從沒有下崗分流一說,相反,只要你進入公務員的序列,只要你不犯大錯,這個鐵飯碗就可以帶進墳墓裡了。

  宋朝的公務員大多沒有具體的工作,卻又拿著高工資,生活得相當愜意。宋朝時沒有“禁酒令”,即便是公務員們出入色情場所國家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宋徽宗趙佶還帶頭***李師師呢。

  最令人眼紅的恐怕要算是允許子弟接班和安置家人就業了。宋朝政府為讓公務員安心工作,不為家事分心,允許中高階官員的直系、旁系親屬,甚至門人到政府工作,當時這叫“蔭補”。

  可惜這樣的幸福生活並沒有維持很久,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和軍隊,導致宋朝政府出現巨大的財政赤字。隨著女真人攻入汴梁,大宋公務員的幸福生活也宣告結束。***據重慶晚報***

  北魏時當官沒有工資?!

  當官沒有工資?!是的,就在1600餘年前的北魏。

  北魏建立之初,制訂了許多奇怪的制度,官吏無俸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大概北魏是馬背民族,為鼓勵大家拼殺,不設俸祿,以戰利品自給,這在戰爭時期還行,在和平年代弊端就顯而易見了。官員們上有老下有小,那時老婆沒工作,孩子好幾個。當然,官員們不會眼睜睜餓死,既然沒有俸祿,那麼貪汙受賄、巧取豪奪就成了理所應當的事情,甚至一些地方官員需要靠地方豪強來供養。

  官員們貪腐成風,已經嚴重威脅到北魏的統治,北魏進行了幾次反貪,但效果都不明顯。有識之士開始意識到,制度不改不行了。

  公元495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開始了,其中一項改革措施就是實行官吏俸祿制。孝文帝下令:“祿行之後,贓滿一匹者死。”實行了嚴厲的懲治措施。

  自那以後,再沒有哪個朝代不給官員發工資。北魏的經驗告訴我們,反腐要動真格,但同時也要給官員合適的薪水。高薪不能養廉,低薪更加危險。

項梁人物生平
南北朝邙山之戰簡介
相關知識
北魏時當官的待遇怎樣
註冊會計師的待遇怎麼樣
盤點國家運動員退役後待遇怎樣的
特崗教師的待遇怎麼樣
特崗教師的待遇怎麼樣
瀋陽順豐快遞員的待遇及要求
當官的人的面相分析
會當官的手相特點有哪些
天生就是當官的面相特點解析
註定當官的手相特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