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乒乓球的由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你打了那麼久的乒乓球,估計也對乒乓球很熟悉了吧,那麼乒乓的由來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乒乓球運動的起源

  乒乓球運動於十九世紀末起源於英國。最初只是一種活動性遊戲,球是用輕而富有彈性的材料製成,拍子陽雪茄煙盒蓋之類的木質板,象打網球一樣 在桌上打,故稱之為“桌上網球”。1900年左右,由於輕工業的發展,球才改成用賽璐珞製成的空心球。此後,乒乓球運動便逐步發展起來。 第一次大型乒乓球比賽於1900年12月在英國倫敦舉行。參加比賽的有三百多人。比賽時,男運動員要穿上漿領子的襯衣和坎肩,女運動員要穿裙子甚至還要戴帽子。

  乒乓球運動的發展

  1926年,國際乒乓球聯合會正式成立,並決定舉行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五十多年來,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 初期,運動員使用的球拍雖形狀各異,得都是木製的,擊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談不上什麼旋轉;打法也單調,只是把球推來推去。

  1903年,英國人古德發明了膠皮球拍,有力地促進了乒乓球技術的發展。從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國選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圓柱形顆粒的膠皮拍。擊球時增加了彈性和磨擦力,可以使球產生一定的旋轉,因而出現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這一打法在歐洲流行長久,不少運動員採用這種打法獲得了世界冠軍。 這一時期乒乓球運動的優勢在歐洲,其中匈牙利隊成績最突出,在117項次世界冠軍中,他們獲57、5項次,佔歐洲隊的一半。 五十年代初,奧地利人發明了海綿球拍,日本運動員道德在世界比賽中使用,並一舉奪取得第十九屆世界錦標賽的四項冠軍,打破了歐洲運動員的壟斷地位。由於日本運動員利用這種球拍創造的遠臺長抽進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發球搶攻威脅大等優點,因而速度慢、旋轉弱、攻擊力不強的歐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漸取代,使日本奪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運動的優勢,1952年到1959年,在49項次世界冠軍中,日本隊奪得24次項次,佔47%。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1959年,容國團獲得了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後,中國運動員開始登上了國際乒壇。逐漸形成了以“快、準、狠、變”為技術風格的直拍近臺快攻打法。在1961年第二十六屆世界錦標賽中,中國隊既過了歐洲關,又戰勝了遠臺長抽加祕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選手,第一次奪得了男子團體世界冠軍。並連續獲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屆男子團體冠軍。中國近臺快攻的優點是站位近,速度快,動作靈活,正反手運用自如,比日本遠臺長抽打法又大大前進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國乒乓球技術水平位於世界最前列,乒乓球運動的優勢由日本轉移到中國。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在日本、中國乒乓球運動發展的同時,歐洲運動員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終於取日本弧圈球技術和中國近臺快攻打法之長,創造出適合於他們的先進打法,即以弧圈球為主結合快攻的打法。代表人物是匈牙利的克蘭帕爾和約尼爾。以快攻為主結合弧圈球的打法,是以正反手快攻為主要技術,用反手快撥快攻力爭主動,以正手拉弧圈球尋找機會扣殺為得分手段。代表人物是瑞典的本格森、捷克的奧洛夫斯基等。這兩種打法的特點是放置較強,速度快,能拉能打,低拉高打,迴旋餘地較大。乒乓球運動又推進到放置和速度緊密結合的新高度。這是乒乓球運動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

  七十年代以來,由於國際交往和學習研究的加強,各種打法互取長短,使乒乓球技術得到了更快的發展和提高。比如,我國近臺快攻、直拍快攻結合弧圈球、橫拍快攻結合弧圈球等打法和技術,均有所發展和創新,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優良的成績。現在,乒乓球已發展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運動專案之一。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亦已擁有127個會員協會/是世界上較大的體育組織之一。由國際乒聯和各大洲乒聯舉辦的世界錦標賽、世界盃賽、洲際比賽及各種規模和形式的國際比賽不勝列舉。1982年,國際奧委會關於從1988年起把乒乓球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專案的決定,必將激起世界各國對乒乓球運動的進一步重視,推動乒乓球運動更快地發展

穀雨時節的介紹
關於乒乓球運動的主要介紹
相關知識
關於乒乓球的由來
關於乒乓球的來源由來是什麼
關於乒乓球的比賽方案
關於乒乓球的常識
關於乒乓球的黑板報素材
關於乒乓球的漫畫有什麼
關於乒乓球的漫畫有什麼
關於乒乓球比賽的策劃書
關於乒乓球明星張繼科運動生涯的介紹
關於乒乓球運動員張繼科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