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什麼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但是他始終得不到掌權者的信賴,他的政治主張自然也無法實行,甚至還被兩次流放。在屢屢受挫,心如死灰之後,屈原最終投江而亡。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屈原被流放的原因吧!

  屈原被流放的原因

  公元前304年,屈原第一次被流放。當時,秦楚在經歷了矛盾重重和劍拔弩張之後,又重新複合了,這與屈原的的謀劃是完全相反的。

  而屈原因實行變法改革,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與貴族的矛盾不斷激化。屈原知道必然會有人在楚懷王的面前陷害他,無奈之下,他為了避禍,流亡於漢北。

  公元前299年,那時屈原已從流放地回到了京都,知道了楚懷王要赴秦國之約時,力勸楚懷王不要親信秦國,親赴險地。奈何楚懷王幼子懼怕秦王之威嚴,慫恿楚王前去。果然,秦軍以楚王為人質,要楚國以城換人。楚國另立新君,不願割地。這就惹怒了秦王,發兵攻楚,楚軍大敗,賠城十六。

  公元前296年,屈原被第二次流放,此次他被流放到了南方偏僻地帶。而這次流放時間長達十六年之久。他的大量文學作品都是在這時間段完成的。

  屈原是怎麼死的

  公元前278年,楚國京都郢都被秦國攻佔,迫於無奈,楚王就只能遷都。此時是屈原剛剛結束流放,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回到郢都,屈原聞訊之後,心如死灰,自知此生只怕是回郢都無望了。

  絕望的屈原寫詩一篇,表達了他那份天地可鑑的愛國之心和鬱結於心的苦悶之情,以及對於他那些政治主張無法施行的遺憾、抑鬱。

  隨後他就前往汨羅江。屈原到了汨羅江邊時,披頭散髮、形容憔悴,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此時他遇到了一名漁夫,面對漁父提出的隨波逐流的觀點,屈原淡淡地表示了自己寧死也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決心。

  漁夫走後,屈原就緊緊地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跳入了汨羅江中,時年62歲。

  江邊的百姓有感於屈原高尚的情操,擔心江中的魚腹中飢餓而去吃屈原的屍身,於是就裹了許多的粽子投入江中,之後的每一天也都如此。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就由此而來了。

  關於屈原為什麼會被流放和屈原是怎麼死的,我們已經介紹完畢了。屈原是我國曆史上有名愛國詩人,只是始終得不到楚王的重用,甚至兩次被流放。屈原在聽聞京都被攻佔後,心灰意冷,投江而亡。

愛國詩人屈原在哪投江的
關於端午節有哪些故事
相關知識
屈原被流放的原因是什麼
沙漠形成的原因沙漠的成因是什麼
鐵原阻擊戰的結果是什麼
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流星雨的成因是什麼
離婚的起因是什麼腦筋急轉彎
檢視無線路由器被蹭網的方法是什麼
蜘蛛絲的成因是什麼
水瓶座被表白的反應是什麼
被歧視的英文是什麼
流蘇的意思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