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晉文公是怎樣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第二位稱霸的帝王,歷史上著名的齊桓晉文便是其中一位名垂千古的帝王。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歷史上晉文公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上晉文公的簡介

  晉文公***是《左傳》載公元前671年-前628年;《史記》載公元前697年-前628年***,漢族,姬姓,名重耳,與周王室同宗,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晉國國君。初為公子,謙而好學,善交賢能智士。後受迫害離開晉國,遊歷諸侯。漂泊19年後終復國,殺懷公而立。文公對內,拔擢賢能:以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趙衰***趙國先祖***、胥臣輔其政;欒枝、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將其兵;賈佗、陽子制其禮;魏犨***魏國先祖***、荀伯御其戎。晉民各執其業;吏各司其職。晉國由此大治。對外,聯秦合齊,保宋制鄭,尊王攘楚。作三軍六卿,勤王事於洛邑、敗楚師於城濮,盟諸侯於踐土,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文治武功,昭明後世,顯達千秋,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是春秋五霸中第二個稱霸的霸主,亦為後世儒家、法家等學派稱道。

  晉文公逐鹿的故事

  傳說晉文公喜歡打獵,有一天追一隻麋鹿,但是麋鹿跑得太快了,沒有追上。路邊有一個農民在耕作,晉文公就問這個農民,有沒有看到麋鹿。

  農民就跪著用腳指了一個方向,說是往那邊去了。晉文公覺得這個舉動太無力了,簡直受到了奇恥大辱啊,他對自己怎麼這麼不尊重呢。於是晉文公就問農民:“我向你問路,你怎麼用腳指?”當然晉文公是問的比較客氣的,就是這個意思罷了。

  晉文公沒想到的是,農民聽了他的問話,就抖了抖衣服站起來了,開口就罵他笨,說他打獵是因為那些野獸居住的地方遠離人類。然後農民就開始類比,從野獸說到人,告訴晉文公說他一個人出來這麼遠小心王位不保,晉文公一聽害怕了,就開始往回趕,獵也顧不上打了。他的一個大臣看到他很驚訝,問他怎麼沒打到野獸還這麼開心,晉文公說是因為聽到了一個農民對自己講了一番道理。大臣就問那個農民在哪,晉文公一聽懵了,糟了剛才只想著自己王位不保忘記把農民帶著一起離開了。大臣就開始數落晉文公,說他這是禽獸行為。晉文公很謙虛,不但沒有生氣,還虛心接受批評,回去把農民接著了,後來就給農民封官,讓他輔佐自己。

  這個農民叫做老古,他給晉文公講一些治國的道理。正是因為身邊有這麼多的有能耐的人,晉文公才變得這麼厲害。

  晉文公守信得原衛的故事

  春秋時期晉國的晉文公重耳曾經被迫逃離晉國在各諸侯國間輾轉流離,重耳受盡人間苦難,在外逃亡的十九年,他遭遇了各種待遇,有對他冷眼相看的,也有有恩於他的。重耳九死一生,經歷重重挫折和考驗終於重新回到晉國而且在眾人幫助下當上了晉國君主。

  在這樣經歷後,重耳自然非常珍惜來之不易的王位,也非常看重他人的信任。他重要人才,推舉改革,潛心治國,提升了晉國的國力,於是和臣子們一起開始征戰他國,逐鹿中原。

  在率兵攻打原國的時候,軍中只配備了十天的糧食供給。他和手下們約定,用十天的時間攻克原國。到了約定的時間,晉軍沒有成功奪下原國,於是晉文公遵守約定,開始撤兵。有原國的細作告之,原國的糧草也將用完,只要再多三天就可以拿下原國,晉文公的臣子們也提出在拖遲一下時間,等待原國的滅亡。

  晉文公聽了他們的說法,鄭重其事的回答,為了得到原國,而不遵守約定,是不講信用,他不願意這樣做。晉文公仍然不改變想法,堅決撤退。而此時原國的子民看到晉文公是一個如此重承諾的君主,都甘心投降歸順晉國。其他的國家,衛國聽到了這件事,也主動向晉國投降。這個典故被孔子得知後,就把它記錄了下來,並且提出看法,認為晉國能如此得人心,只因為晉文公重視信譽,講究信用。

  後來的韓非子,寫了關於這個征戰的文章,他想借這個故事闡述的是君主要誠實守信的道理。

 

有關楚莊王的故事介紹
齊桓公是什麼時候稱霸的
相關知識
歷史上晉文公是怎樣的
歷史上楚莊王是怎樣的
我國古代歷史朝代順序是怎樣的
晉文公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劉伯溫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龔自珍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黃月英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韓非子是怎麼死的
義大利歷史文化是怎樣的
歷史上孟浩然是怎麼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