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是怎麼死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晉文公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一生顛沛流離, 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史書記載晉文公於公元前628年十二月薨逝,享年70歲。晉文公因病而逝,屬於壽終正寢,可見一代霸主晉文公的結局還是比較圓滿的,雖然他的前半輩子一直在外流離,經歷了非人的磨難和苦楚,但是在稱霸天下之後壽終正寢也是一個美好的結局。

  晉文公的作為與齊桓公相比可能稍遜一籌,所以居於齊桓公之下,稱春秋五霸的第二位霸主。但是要論艱辛程度晉文公肯定比齊桓公多。齊桓公即位雖然經歷了一些驚險,但是沒有像晉文公這樣經歷了幾十年的顛沛流離之後才大器晚成。同為春秋霸主,齊桓公多了些幸運因而作為更大,而晉文公雖經歷百般波折但終成正果稱霸天下。

  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晉文公重耳還沒當上國君流浪到楚國的時候,楚王親自迎接重耳。楚王賞識重耳的才能,對重耳厚待禮遇有加,常常宴請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飯局中問重耳,我如此厚待於你,你用什麼報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晉國,當時晉國的國君,萬一有一天晉楚兩兵對戰,晉國一定退避三舍,絕不主動進攻。

  重耳流落到楚國的時候,晉國國內動盪,國君病故,秦國得知這個情況後決定扶持重耳當晉國國君。於是重耳離開了楚國來到秦國,在秦國護送下重回晉國,順利復位。由此,重耳果然當上了國君,成為晉文公。那麼他是否會遵守諾言不主動和楚軍對戰呢?

  晉文公是一個非常有才幹的君王,在國內實行整頓改革,使得晉國國力逐漸強盛起來。實力變強大晉國面臨著和楚國爭霸的局面。楚國發動了對宋國的戰爭,宋國急忙向晉文公求救。

  因為宋國曾經也有恩於他,但是幫助宋國就意味著要和楚軍對戰,這不是晉文公願意做的事情,最後晉國的臣子獻出了一個計策,建議晉文公去攻打曹國和衛國,因為曹,衛國剛和楚國聯誼,曹,衛國有難必然求救於楚國,這樣楚國會撤兵了。這個計策妙在既能解救宋國又不至於完全得罪楚國。果然晉文公派兵攻打曹國後,楚王決定撤兵。但是圍攻宋國的楚將領成得臣卻固執不聽從命令。成得臣不甘心退兵,認為這樣半途而廢太可惜。而晉文公此時卻把曹,衛兩國都拿下了,成得臣得知後非常生氣,立刻派兵去和晉軍對戰。宋國圍困之難得到解救。

  晉軍看到楚軍逼迫,晉文公立刻就下令退兵。晉軍總共退了三次,一次三十里。晉軍將領都勸晉文公直接和楚軍對戰,晉文公回答到遇到楚軍,退避三舍,這是他和楚王昔日的承諾,如果楚軍執意相逼晉軍再戰,這樣也沒有破壞這個承諾。

  晉文公稱霸故事

  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是齊桓公。周平王避開第戎往東遷移,開始了春秋時期幾百年的東周時代。晉文公重耳在遊歷了諸國後重回到晉國,當時晉國國君。重耳聯合外戚舅舅狐氏和姐夫趙衰一同整頓國內政治,採取以公族為主,外戚為輔,遠方親戚次之的權力聯盟,不久就實現了晉國的三軍整頓。晉國擁有三軍後標誌著成為大國。

  這時候周室天子周襄王向晉國求救,解除被困之勢。晉文公順勢而為率大軍打敗了叛軍凱旋接回了周襄王。周襄王為了感謝晉文公,將領地賜予了他,並且對他非常客氣,這標誌著晉國得到了天子的認可,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晉國在諸侯國之間的形象也得到了改變。

  宋國被楚國圍攻後也向晉文公求救。晉文公剛好借這個機會再一次爭取得到霸主地位。他先是避開楚軍,直接向楚軍聯盟曹衛進攻,順便把曹衛國兩國國君都拿下了,此時楚國急忙從宋國撤軍來對付晉軍。晉文公又用後發制人的測羅打敗了楚國。

  晉國打敗楚軍是一個轉折點,標誌著晉國的霸主地位形成,因此在取得勝利後晉文公到周襄王王都,特意給王室修築了一座建築。而周襄王知道晉國實力已經可以稱霸了,就把象徵春秋霸主的物品都賜予了晉文公。

  晉文公受封后,得到了可以自由征戰的權力,為了進一步確定霸主地位,他通過周襄王把各諸侯首領都齊聚一起,形成了諸侯聯盟。

  

秦穆公是怎麼繼位的
齊桓公怎麼死的
相關知識
晉文公是怎麼死的
文種是怎麼死的
衛靈公是怎麼死的
庾文君是怎麼死的
李文忠是怎麼死的
文丑是怎麼死的
劉文典是怎麼死的
文學家莎士比亞是怎麼死的
公孫衍是怎麼死的
歷史上晉文公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