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武有什麼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孫武,字長卿,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樂安人,被後人稱為孫子。是我國早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孫武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孫武的故事

  孫武生活的齊國內亂不止,等他去了吳國認識了伍子胥,成為好友,當時吳國的局勢也是動盪不安,兩人便隱居起來,待機而發。公元前515年,伍子胥在吳王闔閭身邊得到重用,吳國漸漸繁榮起來。在伍子胥的推薦下,孫武開始幫助吳王攻打楚國,讓楚國幾乎滅亡。

  孫武個性嚴謹認真,闔閭曾經下令讓他訓練一支女子軍隊,後來因為宮女們並不聽令,斬殺了吳王闔閭的兩位寵妃,這也體現了他對軍隊管理的嚴肅嚴厲,不懼強權。

  但吳王稱霸後,日漸疏於朝政,沉迷酒色,貪圖享樂,並將直言進諫的伍子胥殺死,孫武兔死狐悲,於是退隱朝堂,專心修訂《孫子兵法》。最終因為憂國憂民,長期的鬱郁不得志而病逝。葬於吳都郊外。

  《孫子兵法》一書,總共大概有五千多個字,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兵法十三篇。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兵書。他內容非常強大,論述也非常精深,後人幾乎沒有可以和他相比較的。

  它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的瑰寶,同時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後人奉為兵學經典,在中國乃至世界的軍事史上都佔據著重要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經濟、文化、生產等各個領域廣泛的應用。

  孫武用兵的故事

  俗話說孫武用兵,以一當十。這樣說並不是空穴來風,是有歷史依據的,後世史料中在評價孫武時說到,有率領三萬軍隊就能夠天下無敵的,就是孫武了。

  這再次證實了孫武用兵,確實可以以一當十,能夠讓這些說法成立且實至名歸的,是春秋末期規模相當巨集大,影響力極其深遠的大戰,被史學家稱為“東周時期第一個大戰爭”的柏舉之戰。在孫武的勸諫下,吳國國君闔閭沒有選擇在滅掉楚國的附屬小國時,順應時機對楚國發起進攻,而是利用了六年的時間,讓三支吳軍輪番去騷擾楚軍,因常年要應對吳軍,使得楚國在人力和物力上被大大的消耗,楚國的將士們也都因為吳軍長期的消耗,鬥志漸漸的都變得沮喪了起來。在“疲楚”的這六年裡,吳軍卻利用時機,養精蓄銳,等待著能夠一舉將楚國殲滅的時機。

  公元前506年,吳國以救其附屬小國蔡國為由,與楚國發生了正面的交戰,孫武以三萬兵力,擊敗了楚國的二十萬大軍,使得吳國在柏舉之戰一舉就戰勝了多年的強勁敵國楚國,讓一直稱霸稱雄的楚國受到了重大的創傷,也使得吳國的聲威因此一戰而大振,為吳國後來稱霸中原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這正說明了,用兵不再數量上,而在謀略部署上,孫武是個懂得用兵的人,更能把每個兵都用到該用的地方,遂才有了孫武用兵,以一當十。

  孫武的結局是怎樣的

  公元前543年,一聲嬰兒響亮的啼哭聲打破了孫家的平靜,一代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降臨到孫家。祖父孫書滿懷期望,為其取名為“孫武”,以期嬰孩能繼承自己的衣缽,繼續為國家和百姓效力。果如祖父所願,孫武在不斷的刻苦學習與成長中,展現了自己獨特的軍事才能,並著有《孫子兵法》。

  孫武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出生在顯赫的貴族世家,後來因為父親孫憑參與到一起政治糾紛中被父親安排逃往吳國,為此,孫武品盡了人情冷暖,也在途中游歷,漸漸有了自己對軍事的獨特見解,寫下了後世傳頌的《孫子兵法》。

  孫武后在吳國為吳王闔閭效力,然而闔閭死後夫差即位,對於一些包括孫武在內的老臣並不看重,終日只顧著自己貪圖享樂,這使得孫武心灰意冷,於是孫武向夫差提出回家探親後便藉機離開了吳國。

  孫武的結局也是充滿傳奇的色彩,因為至今仍有多種關於孫武結局的說法。孫武向夫差請辭之後,有人說見到孫武回到了自己出生的故土——齊國,與齊國的家人共聚天倫。也有人說孫武是隱居在山林之中,去世時終年七十五歲,《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就曾對此有所記載。然而因為相關史料記載的缺失,孫武最後的結局仍不為人所知,現在的一些說法也是後人從現在僅存的一些史料記載中推測出來的。

  雖說孫武的結局與孫武本人一樣都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然而孫武為後世所留下的智慧與軍事見解卻是毋容置疑的,至今仍為後世所樂道,也向各國展示了中國古代的軍事風采。

 

曹操怎麼死的
辛棄疾的故事有哪些
相關知識
孫武有什麼故事
武則天有什麼故事
豬叫石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故事
伊索寓言還有什麼故事
恩格斯有什麼故事
胡塞爾有什麼故事
阿奎那有什麼故事
趙飛燕有什麼故事
冉閔有什麼故事
周敦頤有什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