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個什麼人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與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安石是一個固執己見的人,他的拗脾氣可是出了名的,從好的一面講這是一個人的原則,不論外界因素怎麼樣都不改變立場,但是從另一個層面講王安石不聽人勸,一味的堅持錯誤的原則也不止悔改,從而釀成了大錯。王安石是一個不聽人勸的人,而且在他的世界中容不得反對的聲音。變法推行後,許多反對者站出來彈劾新法,彈劾王安石,上書新法不利民。王安石知道後,就向神宗拿了一份反對者名單,按照這份名單王安石做了一個舉措就是黨同伐異,不同意變法的人都被流放出了京城,擁護新法的人在王安石的舉薦下得到了重用***不論此人人品如何,能力如何,只要同意都能平步青雲***。

  當百姓上書抱怨新法時,王安石則信誓旦旦的告訴神宗:民言不足畏,意思就是老百姓的話可以不用聽,他們講的都是廢話。變法變法就是以民為本,民的需求都可以不考慮了,王安石就是在自己認定的事情下,不允許別人對其做法的半點懷疑與反對。

  王安石變法的最終結局是國家富了,老百姓被壓榨窮了,這從本質來說變法就已經失敗了。

  王安石小時候的故事

  王安石從小就很聰明伶俐,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加上後天良好的教育,王安石可以稱的上是 一個小神童,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氏,從小生活在那個地方,在其居住的街口有一家麵館。王安石每每上學的時候都會路過這家麵館並在裡面吃早飯,街里街坊的一回生二回熟王安石與麵館的老闆夥計都很熟。

  一天,王安石照例去到這家麵館吃飯,沒想到老闆夥計突發奇想要考驗下王安石的聰明。王安石點完面後發現久久不見上面,其他比他晚來的客戶都吃上了面,這讓王安石很是好奇,於是就問,師傅我的面好了嗎?夥計不一會就拿了一雙筷子出來,告訴王安石,這個面要自己去廚房端才有的吃。

  王安石走到廚房後,看在在桌子上放了一碗剛出鍋的肉絲麵,但是這碗麵特別滿面湯都要溢位碗外了,師傅告訴王安石說,這碗麵是特意為王安石做的,裡面有著很豐盛的料和肉,如果能徒手將面端到外面還不撒一滴麵湯那麼這碗麵就不收錢了。王安石聽完後就拿起快起,將碗裡的面用筷子夾起,然後碗裡只有半碗湯了,然後很輕鬆的就將面端到了大堂,讓所有的人都詫異王安石的機智與聰明。

  人們對王安石紛紛誇讚,誇讚其為神童。

  王安石待客的故事

  王安石待客就是出自這本史料筆記中,講述的是王安石待客的故事,從這件事情中反映出王安石的品質。主要講述的是王安石任職宰相期間,他的親戚蕭氏來京城拜見王安石,蕭氏是王安石兒媳婦的親戚的兒子,來京城拜見當官的王安石。王安石也禮貌性的請他吃飯。第二天,蕭氏的兒子如約前往,可謂是盛裝出席,因為他認為王安石會盛情款待,怎麼也是當宰相的人。到了中午,他感覺很餓,但是又不能離開,過了很久王安石才讓他入座,入座後發現桌上沒有任何果蔬菜品,接下來兩人先喝了酒,然後依次上菜,先上了兩塊胡餅,然後又上了4塊肉,都是切好的小塊肉,最後上了飯,飯旁邊準備了簡單的菜湯,整個午餐可謂是簡單寒磣。蕭氏的兒子在家錦衣玉食,蠻橫無理,他也不管禮貌,就專挑胡餅的中間吃,然後把其他的都剩下,以此來表現他不滿的情緒。王安石看到後,把他挑剩下的都自己吃了,蕭氏的兒子很是慚愧。

  這個故事中的王安石雖然是宰相,但是他依然生活簡樸,勤儉持家,他通過自己的生活諷刺那些貪圖名利,嫌貧愛富的人,那些人就算是他的親戚也不例外,從這裡也看以看出王安石的品格。

 

蘇轍有什麼稱號
古人讀書的故事
相關知識
王安石是個什麼人
阿育王是個什麼人
王欽若是個什麼樣的人
宇宙少女程瀟是個什麼人
奧古斯丁是個什麼人
吳起是個什麼人
謝靈運是個什麼人
信陵君是個什麼人
普希金是個什麼人
子路是個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