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惺的活物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鍾惺***1574~1624*** 文學家。字伯敬,一作景伯,號退谷、止公居士,湖廣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鍾一貫任武進***今屬江蘇***學訓。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鍾惺的“詩”為活物說,是對讀者接受的主動 性的揭示,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首次從 詩經闡釋學的角度提出的新命題。其所謂可從三個方面來理解。因此“其皆可以說《詩》者,即在不必皆有 當於《詩》之中。”凡是對《詩》的理解和解釋,都沒有必要去追尋作品中作者的原義。

  如何理解作品中的活?第一,作品活在不同的理解之中。自古以來,人們對詩經就有多種解讀,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但他們都是成立的,因為不必皆有當於詩,而皆可以說詩。

  第二,活是作品本身的一種客觀屬性。這是由於:一是詩歌意蘊豐富,其意義難以被特 定的讀者所窮盡;二是詩歌文體具有斷章取義的形式特點,決定了讀者可以從多種角度去感受、品味它的內容,而讀者個體對作品意蘊的創造性領會,就是西方所說的賦予和追加。

  第三,活的實現,離不開鑑賞者主觀條件的變化。鍾惺基於自己的閱讀經驗,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作品會常讀常新?趣以境生,情以日徙。個人尚且如此,不同時代的讀者所見不同也再所難免。

  活物說的提出,說明鍾惺已經把文學鑑賞的中心,轉到了對作品內在意蘊的把握上來。鍾惺強調藝術感受力的重要,充分肯定了詩歌活的特性,高度重視讀者在鑑賞過程中的再創造作 用,不去附和古典文學研究中偏重名物訓詁,強 調學問功底的正統。詩之為活物,正是要給讀者的創造性理解和想象 留有餘地,以便使有進於是者,神而明之,引而伸之,使讀者從作品的內在意蘊方面去深切領會。

  鍾惺的人物評價

  鍾惺詩文主張反擬古,主性靈,有積極一面,他的求新求奇文風,對傳統散文有所突破,與公安派一樣,對晚明小品文的大量產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而其狹窄的題材及情懷,艱澀幽冷的語言及文風,無疑也束縛了他在創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清代曾將“公安”、“竟陵”之作列為禁書,詆譭排擊甚烈。 吳景旭《歷代詩話》卷七十九說:“伯敬詩清迥自異,全用歐九飛蓋橋玩月筆法,與譚友夏選《古唐詩歸》,一時翕然稱之。”

  

吳承恩的西遊記介紹
和朋友分享讀書經驗精選
相關知識
鍾惺的活物說
小狗的動物說明文
大自然中的植物說明文
鍾惺的夏商野史介紹
生活累的心情說說_生活好累好壓抑的句子
關於小動物之間的活潑童話故事
生活中最適合補腦的食物有哪些
世界上活的最長的生物是什麼
猜生活中的事物的謎語及答案
描寫人物說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