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正史趙雲地位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趙雲在歷史中到底是個什麼地位 ?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趙雲的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到你。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三國志》中蜀漢名將,《三國演義》裡蜀國五虎大將之一。這個人物不用贅述,大家可以自行用無數的溢美之詞加在趙雲這兩個字的前面或後面。從裴松之注《三國志》引《雲別傳》開始,趙雲就變成了眾說紛紜的人物,而基本上都是替趙雲表功的,直至《三國演義》把趙雲抬到五虎大將第三位。這下麻煩大了,大家回頭一看《三國志》,原來滿不是這麼一回事,趙雲從來就不是劉備的四弟,而是泯然眾人矣,這一來各種聲音紛至沓來,基本都是說劉備不厚道,對不起趙雲兄弟。那麼趙雲在蜀漢政權裡到底處於一個什麼地位?劉備究竟對不對得起趙雲呢?

 

  我就先從爭論最大的“五虎大將”VS“四大”說起。五虎大將的起源應當是陳壽在《三國志》《蜀書》卷六“關張馬黃趙”列入一傳開始,以趙雲虎威當比肩關張馬黃四人,影響今人一說起蜀漢都是“五虎大將”。但實際上劉備稱漢中王,只封了“前後左右”四,趙雲僅僅是個雜號的翊軍,跟糜竺***安漢***、簡雍***昭德***混跡一堂,比關張馬黃差了一截子,好像實在是太差勁了,你不封進四里也至少該給個什麼徵東,鎮東之類的,搞個翊軍算怎麼回事啊?這樣,我們先看看漢朝的將官列表。

 

  《後漢書志第二十四》記載“,不常置。本注曰:掌征伐背叛。比公者四:第一大,次驃騎,次車騎,次衛。又有前、後、左、右。”很明顯,漢朝的是比肩三公的大官***比公者四***,但不是每個位置必須有人的***不常置***。漢朝沒有軍銜制,不打仗沒必要設那麼多***那才叫不幹活光吃飯,並且是要開府的,皇帝不光養一個,還得養府裡的掾屬,東漢末年皇上家都沒有餘糧,還能白養你?***。實際的常備部隊***中央軍***,光祿勳所轄南軍由五官中郎將監管,下轄左中郎將、右中郎將、虎賁中郎將、羽林中郎將、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合稱為南衙七屬。所轄北軍由北軍中候監管,下設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合稱北軍五校。要是打仗了怎麼辦?好,派個人掛帥吧,這個人要是當過三公就掛個車騎或者是左;要是隻當過九卿,就掛個某某銜;要是隻幹過二千石的官,就只能掛個中郎將。出征的地方在西邊就叫徵西吧;要是去了以後還得兼管民政,安撫地方就叫鎮西吧;要是以安撫為主,攻殲為輔就叫安西吧;打的是山賊草寇就叫蕩寇吧;打的是造反的愣頭青就叫討逆。打著打著打成地方部隊,回不來啦,於是就多了個度遼,護匈奴中郎將、護羌校尉等常設職務。這下明白了吧,在漢朝除了正式的這八個銜,其他的基本都是臨時機構,什麼四徵、四鎮,還累計軍功升職,都是光榮公司逗你玩的。

 

  那怎麼說四徵、四鎮的也是正式的名,總比個翊軍名正言順吧?其實這個翊軍有兩個意思,一是劉備覺得趙雲很重要,是蜀國的護軍之翼,其實地位相當高。二是因為劉備當時這事的官位只是個左,自封的漢中王,還不能封手下這幫人為候,銜就變相成為了一種爵位,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官位了***這點上曹操就有優勢了,皇帝在我手上、老子想封誰為侯就封誰***。說到這,大家會覺得難道趙雲就不能排到馬超前面去嗎?為什麼非得跟這個翊軍較勁呢?這又有的說道了,其實三國時期大家的部隊基本上都是部曲制,部隊是軍官的私人武裝,軍官跟哪個主子跑,部隊就跟哪個主子跑。軍官投靠哪個主公,不是一個人去,是拉著一大票人去的,誰拉去的人多,起點官職就高,周瑜為什麼年紀輕輕就是中郎將,不光是能力強兼孫策的好基友,孫策起兵時周瑜是帶著一千多號人來響應的,幾乎和孫策自己的部曲相當,所以孫策說了一句話,“吾得卿,諧也”,不單指周瑜的能力,孫策當時還缺人、缺糧、缺船,這些周瑜都帶了給他,後來孫策拿下江東給周瑜的還禮就包括了兩千部曲。同樣,為什麼曹操手底下那幫人都還是個都尉、校尉的時候,朱靈就是偏,那是朱靈帶了2000多人留在了曹操手下,而且還是騎兵,袁紹還沒辦法,因為那是朱靈自己的部曲。關於部曲制還要說的一點就是,部曲是繼承人制,要是繼承人不夠強,或者沒有繼承人,部曲就散了或者被別人兼併了***這一點現在就不詳談了,以後有機會再說部曲制***。

 

  趙雲也有部曲,只可惜人數太少,他的常山健卒大概只有百十左右,這百十人幾乎都做了劉備的貼身護衛,而趙雲實際乾的是劉備的親兵隊長,當劉備人馬發展壯大以後,趙雲的正式官職是中護軍***其實還是侍衛隊長,不過現在是大隊長了***,這就嚴重限制了趙雲的發展,趙雲的部隊就是劉備自己的部曲,這支部隊的實際長官是劉備。直到劉備打下南方四郡,南方四郡佔領以後,趙雲做了桂陽太守,才開始有機會發展自己的部曲,這個時候關張馬黃四人早已經獨立領兵作戰很多年了,而趙雲要獨立領兵作戰還要等到諸葛亮進西川。趙雲沒有部曲,實際指揮能力如何也就無從談起。《三國志》和《雲別傳》中重點講述趙雲功績的三場戰役,“長阪坡之戰、漢水之戰、街亭撤退”都重點寫了趙雲之勇。

 

  長阪坡“及先主為曹公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漢水之戰“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云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鬥且卻。公軍敗,已複合,雲陷敵,還趨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云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云為虎威。”

 

  街亭撤退“雲身自斷後,軍資什物,略無所棄,兵將無緣相失。”這三場戰役可以說是趙雲最露臉的三仗,有前期,有中期有後期,可是不管什麼時候,他幾乎都是一個人單挑對方一群人或者帶著幾十人和上萬人打群架,勇則勇矣,英雄也是真英雄。想想那場面就興奮,連曹操也說,我肏!那小子又來了***當年長阪坡英雄尚在***。但是大家都知道打仗不是一個人的事,一個人再能打也贏不了戰役,所以其實這三仗,以蜀國角度來說都是失敗的***不要跟我說漢水之戰蜀國贏了,就只單一這場戰鬥,偷糧的任務沒完成還損兵折將,趙雲只不過把失敗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了,並且留下了逆轉的可能***。這裡固然有多種因素,責任也不在趙雲,但也透露出趙雲勇力要超過其指揮能力,每到關鍵時刻他往往相信自己的勇力而超過自己的指揮能力,換句現代話說特種兵再牛逼也當不了軍區司令。

 

  劉備封官固然是有平衡各派系關係的緣故,但也是有對各人能力的考量,其實劉備用人還是能用到點子上的,除了高估他自己以外,手下人有什麼本事,用在哪裡作用比較大,劉備還是看的很準的。其實劉備在得到漢中以後,趙雲不光排不進前四的行列,甚至第五位也不是他,第五位的是魏延,魏延當時是以鎮遠、領漢中太守,督漢中的,這一個“督”表明了魏延的地位,前敵總指揮。

 

  現在我們來看看劉備到底對趙雲怎麼樣,有沒有虧待他。劉備取成都以後封了一堆雜號,賞賜了一大批人,趙雲就夾在這批人中間,所以有人說趙雲的功績怎麼能等同於這些人呢,這些人明顯跟趙雲不在一個檔次上嗎。說對了,是不在一個檔次上,第一檔次的是糜竺、簡雍、孫乾,也就是大家最看不上那仨人,關張趙諸葛亮法正還在第二檔。別小這哥仨,要是沒有這哥仨,劉備這一系早就不存在了。第一檔第一名糜竺,糜竺不是最早跟著劉備的,但是糜竺在劉備到徐州以後幾乎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獻給了劉備,給錢、給糧,把自己的家丁、僕從編成部隊送給劉備,把弟弟、妹妹都交給劉備了,還外帶著勸說陶謙把徐州讓給了劉備,可以說沒有諸葛亮之前,糜竺就是劉備的後勤部長,用的還不是劉備的錢,全是自掏腰包。劉備點兒背,自己沒在徐州站穩腳,不能說人家糜竺沒做到仁至義盡,所以劉備進成都,第一功臣就封了糜竺。第二第三是簡雍、孫乾,這哥倆都長著一張巧嘴,一個從劉備幽州起兵就跟著他,一個在平原入得夥,劉備落難到哪兒都得靠這倆人遊說,一路從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一直說的劉璋和平讓出成都,如果沒有這倆人,劉備的大旗能打多久真的很難說,可以說這兩個人抵得10萬雄兵。趙雲跟這幾個人同列,並沒有受到委屈。

 

  回過頭我們再看看曹操和孫權那邊的兩個侍衛隊長這個時候在幹嗎。

 

  許褚,許褚是有部曲的,並且有不少,許褚投曹操的時候在葛陂建塢壁,帶著宗族幾千人抵抗黃巾。“曹操佔領淮、汝,許褚遣眾歸順曹操,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從那個時候他就帶著一家壯丁500多人當了曹操的侍衛副隊長***當時隊長是典韋***,到了公元211年因為在潼關護衛作戰有功***就是奪船避箭於渭水那次,至於單挑馬超就是演義了***升為武衛中郎將***都督中軍宿衛禁兵***,而這個時候趙雲已經是牙門***不同於牙門將,是劉備設立的一個雜號,作用等同於禁衛軍統領***了。這倆人作用一樣,不過好歹趙雲也是,比許褚的官要大一級,許褚的優勢是還有一個關內侯的頭銜***有皇帝就是好***,許褚要升為要等到公元220年曹操死前,因為不讓曹仁擅闖曹操寢殿,才提拔為中堅。

 

  周泰,周泰是孫策的部下,投孫策時也是有自己部曲的,孫策領會稽太守時,任命周泰為別部司馬***別領營屬者稱為別部司馬***,把部曲還給了周泰。孫權非常喜歡周泰的為人,於是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於是周泰又就成了孫權的侍衛隊長***正式的官銜是春谷長***。公元213年,孫權升周泰為平虜督濡須,朱然、徐盛等諸將介不服,莫名其妙搞個侍衛隊長來督一幫大將,擱誰也不服,孫權有主意,親自前往濡須塢,宴請諸將,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孫權手自指其傷疤,問起受傷緣由,周泰一一回憶作答;孫權遣使者授周泰御蓋,於是諸將心服。孫權的做法是表其功,受其蓋,諸將不服也得服,但這是在孫權那兒,這幫人都是江東的老臣子,沒辦法只能認慫。劉備在西川就沒法用這招兒,他要平衡荊州派、東川派、西川派三派的平衡,要是也直接把趙雲擺上高位,估計底下歷時有很多人就得造反,所以就算要拔高趙雲,也得一步一步慢慢來。

 

  比較起來,在劉備取得成都前後三個侍衛隊長在各自集團的位置是差不多的,並且三個人都有很光輝的戰史記錄。就趙雲而言,當的時間最早,受到的賞賜最多***境界比較高,沒要***,因而這時實在沒必要再替他討什麼公道。

 

  劉備取漢中以後,蜀漢進入全盛時期,不過這個全盛期就像流星一閃而逝,劉備還沒來得及做什麼,荊州就丟了關羽也死了。然後老劉就急著報仇去了,帶著一大票人找孫權打群架,這時候黃忠已經死了,馬超在家鬱悶的生病***這個才是高官厚利[驃騎,斄鄉侯、涼州牧],不得重用的代表***,張飛還沒上戰場先被自己人謀殺了,魏延在漢中防守曹丕,按理說這先鋒非趙雲莫屬,這回是趙雲自己不想打。“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看起來趙雲是被貶了,其實不然,劉備是留了後手的。劉備進西川,趙雲是留營司馬,相當於把家留給了趙雲;打孫權,趙雲督江州,還是把後背留給了趙雲,這是什麼?信任!你說的話我雖然不愛聽,但是我對你還是無條件信任的。接下來大家也就知道了,打架不帶趙雲的後果就是被人扁得像豬頭一樣回來了,這下沒辦法了,趙雲啊,永安交給你了,替我防住陸遜吧。劉備對趙雲既看重又重用,前期實力弱,用趙雲做護衛***中護軍、牙門***;局面***了給趙雲發展空間***桂陽太守***;知道趙雲謹慎,出去打仗家留給趙雲管轄***留營司馬***;有房子有地了,封官賞物***翊軍,二等恩賞***;就算出現了矛盾,我背後站著的還是你***督江州***。可惜劉備就要死了,君臣一場,到此別過,中護軍,徵南。

 

  趙雲在蜀漢的歷史地位。劉備死後,趙雲遷鎮東,封永昌亭侯,從號上我們看出兩個問題。其一,趙雲所督江州這時在蜀國的最東面,趙雲鎮守在此可以稱鎮東。其二,諸葛亮要北伐了,如果成功,鎮守雍涼的必定是趙雲***此時諸葛亮北伐的既定目標是長安,長安在漢中的東面,趙雲這時掛鎮東銜,一旦成功,鎮守者是誰不言自明***。也許趙雲以後有機會當大,不過這在我看來都不可能,諸葛亮自己是丞相錄尚書事,再搞出個與自己比肩齊的來算怎麼回事?更何況上面還有個劉備託孤的名義上軍事總指揮中都護***大都督***李嚴,不過正常晉升到“前後左右”四銜還是沒問題的。可惜天不假年,街亭兵敗,諸葛亮自己自貶三級當了右,趙雲還沒來得及官復原職就死在了鎮軍位上。這一時期,蜀漢第一代的老臣漸漸逝去,軍中的中流砥柱僅剩趙雲、魏延***前軍師,徵西大,魏延的這個官職還是在趙雲死後一年受封的***,陳到***永安都,徵西***。趙雲去漢中準備北伐,陳到接替他鎮守吳蜀前線***這位才冤呢,身為劉備的"白毦兵"總指揮,僅次於趙雲的勇將在《三國志》中的傳只能附在別人後面,《三國演義》裡更是連名都沒有***,雖然上面還有個託孤重臣中都護李嚴,實際上這三個人才是這一時期蜀國軍隊中最有實權的人,而趙雲更可以說是此時蜀軍第一人。有人說,劉備託孤幹嘛不託給趙雲,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裡說到託孤的時候說,趙雲因為反對劉備當皇帝,反對劉備伐吳已經不受信任,在我看來不是這麼個原因。原因一,前面說過了,劉備自伐吳到去世,都是趙雲督江州,不受信任就讓趙雲當後盾、守前敵,劉備還能放心打仗,放心養病?原因二,劉備託孤體現的是平衡,一個荊州派的諸葛亮、一個東川、西川派都占上的李嚴,這樣不至於一家獨大,內部不團結,可惜諸葛亮太過於強大,直接就把李嚴擠到一邊去了。原因三,制衡作用,趙雲和諸葛亮在對於入川、賞賜、土地兼併、北伐東征的意見上空前的一致,劉備看得很清楚,這要是託孤給這一文一武,這倆人好的跟一個人似的,根本起不到制衡作用,我兒子怎麼辦?基於以上三點,既然劉備選了諸葛亮,他就絕不會再選擇趙雲作為託孤的人選。

 

  說了這麼多,最能體現趙雲歷史地位的其實就是追諡順平侯。追諡是古人對死後的人,為了追念其生前給人的種種影響而給其的稱號,不論褒貶,其歷史意義都非常深遠。更何況蜀漢被追諡的功臣非常少,劉備時期只追諡過法正***牛人,真正的軍師,沒有法正劉備打了一輩子敗仗***。劉禪時期,文官追諡了諸葛亮、費禕、蔣琬***治國的能臣***,寵臣陳袛***反面代表***,降臣夏侯霸也得到了追諡,追諡的武將就是關張馬黃趙***所以《三國志》中這五個人並傳***五人,這是很高的榮耀,在當時就充分說明了趙雲在蜀漢重臣中的地位。

 

  我們沒有必要拘泥於趙雲在蜀國名將中排名第幾,大家在心目中都有一個趙雲的英勇形象,在玩三國類遊戲的時候都希望第一時間得到趙雲,在做著穿越回三國夢的時候都希望自己身邊站著趙雲,其實這就夠了。歷史中能讓人記得的人物不算多,能讓人敬仰、崇拜的人更少,趙雲這個名字能在近兩千年以後還讓人不斷追思、記憶,這種歷史地位本身早已超過他在蜀漢所做的一切、所得到的一切。一句評語作為結束語:“雲,勞績既著,遵奉法度,忠以衛上,猛將之烈”。

正史中的夏侯惇
源賴朝的成就有什麼
相關知識
三國正史趙雲地位
三國中東吳的地位如何
三國正史虎牢關
三國名將趙雲的簡介資料
三國虎將趙雲的後代有哪些
三國名將趙雲生平事蹟簡介
三國將軍趙雲的傳奇故事
張遼是三國正史中第一名將的原因
三國正史張飛
三國名將趙雲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