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家麥哲倫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在現代世界,麥哲倫的故事在葡萄牙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但是在七百年前的十六世紀,也就是麥哲倫自己生活的時代,他在葡萄牙王國卻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不但沒有什麼知名度,甚至連太太都沒有。那麼他是如何成為一個世界知名的航海家呢?那就請大家看看麥哲倫的故事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料

  麥哲倫簡介

  麥哲倫簡介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應該就是他在航海方面的成就。他出生於十六世紀葡萄牙的一個沒落騎士家庭,成年後曾經在歐洲的皇家海軍服役,期間到達今天的東南亞和非洲等地。退役後,他希望能組建一支航海船隊,到東方尋找新的香料產地。

  他首先向葡萄牙政府提出自己的巨集圖大志,但是沒有得到施展的機會。於是他退出海軍,輾轉到西班牙尋找機會。在那裡他結識了當地的長官,並通過此人獲得向西班牙官方闡述自己計劃的機會。隨後他在王室的支援下,簽訂了關於組建一隻航隊的協議,三十八歲的麥哲倫終於揚帆出發。

  第二年的年底,船隊終於抵達巴西的海邊。

  1520年,船隊先後抵達拉普拉塔河、聖胡利安灣和麥哲倫海峽,並於該年年底進入當時尚未命名的太平洋。

  接下來一年,船隊的航行相對順利,但是這一年發生了屠殺島民的事件。這一點令後世對其爭議較大。

  繼續西行的船隊到達了菲律賓群島。並且在事實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橫渡太平洋的行動。

  四十一歲的麥哲倫抵達一個不知名小島,在補給食物和淡水期間,他的一個奴隸忽然發現能夠用自己的母語與當地人進行溝通,而多年前這個奴隸是通過馬六甲向東航行,抵達歐羅巴大陸的。因此這表明,地球不是教義中所闡述的那樣是平的,而是球形的。這是麥哲倫簡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個多月後,麥哲倫因為介入當地糾紛受傷去世。

  這就是麥哲倫簡介的大概內容

  航海家麥哲倫的故事介紹

  麥哲倫出生在一個騎士家庭,只是可惜他出生的時候,已經完全破落了。於是他很小就進宮為僕,後來還參加了遠征隊,到達非洲、東南亞等地。這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很大影響。

  經過幾年的海上生活之後,他覺得可以通過航海開闢更多的香料產地。於是遊說葡萄牙國王,但是他的建議被拒絕了。於是他轉而投向西班牙。塞維利亞是西班牙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當地的長官非常賞識他,不但將他招為東床快婿,而且在皇帝面前屢次舉薦,於是麥哲倫終於如願以償的建立起一支航海船隊。

  他從大西洋開始航行,發現了新的水域,並命名其為太平洋。由於這片水域十分遼闊,以至於他們一度遭受飢餓的威脅,就在彈盡糧絕之際,他們終於抵達亞洲,發現了一些有原住民的島嶼。

  麥哲倫和他的船隊繼續航行到達菲律賓的港口,起先雙方發生一些衝突,但是後來通過調節,雙方達成和解。並且給當地的一些居民進行了洗禮。此後,麥哲倫因為宗教利益插手當地糾紛,在交火中受傷去世。

  這就是麥哲倫的故事。

  麥哲倫環球航行時間

  關於麥哲倫環球航行的確切時間很多人不能熟練準確的報出,因為這個問題牽涉太多細枝末節。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梳理一下麥哲倫環球航行時間。

  關於此次航行的時間起點有兩種計算方法。第一種是從他與西班牙政府簽訂出資組建航海艦隊的協議算起。如果按照這個節點計算,起點應該是1518年3月22日。

  第二種計算方法是從他揮別嬌妻,率領遠征隊離開西班牙的港口算起。如果按照這個節點計算,時間起點應該是1519年8月10日。

  為什麼會存在這種分歧呢?因此兩個時間點確實相差甚遠。從1518年3月22日到1519年8月10日,足足有一年又五個月的時間。那麼為什麼會相差這麼久?因為麥哲倫要籌建自己的艦隊。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船,而且不能是隨便的小船。由於此去前途未卜,因此必須選用建造結實、配備先進的航船。其次就是人手的配置,這也需要一個漫長的準備過程。一個好的水手是要在大海上鍛鍊的。最後就是糧食與淡水的採買與補給。因此兩者之間存在一年又五個月的差異。

  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時間終點也有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麥哲倫去世的時間。採用這種演算法的人認為,既然是麥哲倫環球航行時間那就應該以麥哲倫的參與為依據。因此既然他已經死了,自然也就結束了。但是有些人不認可這樣的計算方法,這些人的觀點是,雖然麥哲倫本人不在了,但是這個團隊和組織還在,而且還在進行他未盡的事業,因此麥哲倫環球航行的時間終點應該是船隊返回西班牙的時間。

  麥哲倫航海的重要意義

  我們都知道,在我國曆史上,有一位偉大的航海家,那就是鄭和。但是在世界歷史上,也有這麼一位可以與鄭和比肩的航海家,那便是麥哲倫。與鄭和一樣,麥哲倫的航行也是受皇家的囑託。但是麥哲倫航海的意義卻比鄭和更加深刻。說起這個,小編特地整理了麥哲倫航海的意義。

  麥哲倫從小出生在一個破落的貴族家庭,早年曾參加過海軍,因此對海洋和航行是比較熟悉的。在受西班牙皇室囑託之時,麥哲倫以年近三十,在他此後的日子裡,便一直與航海打交道。在當時,人們對於地球形狀的說法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說是方的,有人說是橢圓的,有人說是圓形的,總之,眾說紛紜。而麥哲倫的環球航行,使地球的形狀有了確鑿的證據。麥哲倫經過各大洋然後回到歐洲,繞了地球一圈,證明了地球確實是圓形的。

  另外,麥哲倫的航行,一路上經過的大部分全部是海洋,因此他得出結論,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而陸地只佔了一部分。這個說法打破了人們的傳統觀念,引起人們的深思。而他航行期間遊歷的各個國家,也加深了各國之間的聯絡,打破了原來閉塞的格局,使得各大洲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絡更為密切。以上便是麥哲倫航海的意義了。

  麥哲倫的航海,為後來航海事業的發展做了不小的貢獻。

安徒生的人物生平
清明的詩句
相關知識
航海家麥哲倫簡介
哲學家波普爾簡介介紹
哲學家康德的簡介
哲學家培根的簡介
哲學家羅素的簡介
哲學家加繆的簡介
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簡介
哲學家尼采的簡介
偉大的發明家蔡倫簡介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