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從化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經濟發達,風景名勝也不少。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

  篇1

  木棉村位於神崗圩西面約1公里的神棋公路旁。宋朝謝氏建村,因村的四周栽木棉樹而得名。木棉村所存多為明、清時期建築。

  村莊面向東、南、西三面,進村路上有一門樓叫“東閣”,村莊建築整齊排列在一片開闊平坦的土地中,錯落有致分佈有建於明清的各種不同特色的廟宇、祠堂、書室、民居等。村子東面前排為五嶽殿、羽善西公祠、永寬書室、寶珊書舍、和耀陳公祠、文植公書舍、清逸齋公祠、著存堂等,書室和民居被九條古巷間開,每條巷的門上皆有巷名。

  村西門樓名叫“西園”,村西面是謝氏大宗祠、清逸堂祖祠、榕溪公祠、致堂書舍、永堅書室以及幾座大戶人家住宅。村南一列都是“武略第”的民居,還有謝廷鈞“進士第”。民居大都座北向南,由一條條的里巷相通,排列整齊,戶戶相望。其建築格式大體一致,均為三間兩廊的磚、木、石結構建築,製作不奢不儉,高大適中。

  2000年,在市第二次文物普查時登記。2000年12月,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內控歷史文化保護區。

  篇2

  大墩村位於從化城郊街向陽村大墩社。南宋末年,鄺氏從江蘇宣城往南遷居古番禺,擇地建村,因村兩邊都有一個大土墩,故名。

  “船型”村莊是大墩古村的歷史印記。據瞭解,初建時大墩村的整體建造,以筆直而幽深的小巷相隔,是以“船”為造型意念,有些居民還把祠堂稱為“船廳”。祠堂左側是兩列與祠堂垂直的長屋,地勢略低於祠堂,老人們稱之為“左船舷”,祠堂的另一側是與左側相對應的兩列長屋,被稱為“右船舷”,中間除了祠堂外,還有五列布局整齊形式統一的民房,被譽為“船”的“中間甲板”,其中,最中間那座民房的前牆的牆角使用了大塊長方體紅砂岩。

  起初時,村子正面所有房屋的前牆都沒有設立窗戶,大門一關,房子變得“水洩不通”,但是由於“船”的造型巧妙,房屋與房屋之間的設計合理,即便身處在屋內也不覺得昏暗,走出屋外即可望到遠處的田園美景,不難想象幾百年前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悠閒自樂的模樣。

  篇3

  從化溫泉又名流溪河溫泉位於廣東從化市西北,距廣州市75公里,是廣東省名傳遐邇的風景區和療養勝地。這裡氣候宜人,四面山巒重疊,環境幽靜,是旅遊和療養勝地。

  早在中國明朝時期,“百丈飛泉”列為從化縣八景之一。1930年代,溫泉一度興起開發旅遊熱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溫泉有計劃地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特別是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代改革開放後的開發動作較大。

  從化溫泉早在明清時已列為遊覽勝地。明代御史邑人黎貫賦詩讚道:“卷卻銀河水,青山應更清;等閒尋陸羽,來此續《茶經》”。明崇禎七年***1634年***《從化縣誌》中有“湯泉”和“百丈飛泉”的記載,並將“百丈飛泉”列為從化縣八泉之一。清朝從化知縣孫繩稱溫泉為“枕漱”佳境,適於隱居休養。明清時期,溫泉已聞名遐邇,外地名士常到溫泉遊覽。

  篇4

  殷家莊位於從化城郊街東風村。明初殷氏從東莞遷來建村,並以族姓殷冠村名。

  村分為西莊和南莊,西莊面向西面,南莊面向南面。村東面是流溪河,北面是風水林。沿流溪河一則河岸旁有一棵古榕樹,西面兩池塘間的走道是一棵古柏,蒼勁挺拔,鎮守著西莊。殷家莊三面擁水,背後依林。

  西莊的佈局及規格相當考究,面寬120米,深80米,佔地面積9600平方米。西莊村首是五進祠堂光巖公祠,其第五進是兩層樓閣建築,用於會客迎賓。祠堂右側是9列形式統一的民居,每列4戶,共36戶。在民居之後是一排高兩層的回水屋,高兩層,與光巖公祠第五進相接。

  南莊南臨大池塘,村首是殷氏宗祠,前面禾坪左右兩側各立一座以花崗岩為底座的旗杆夾,祠堂以東是排列整齊的幾條古巷的末端,有一座五間兩廊的庭園式建築——殷福熙舊居,其大門正對小巷,中間大廳寬闊,天井兩側牆上開磚雕漏窗,窗上灰塑書卷,前廊上有縱脊,上有博古,外山牆有卷草紋。兩側偏間前皆有天井,種有花草,脊上有精美灰塑圖案。


猜您感興趣:

丹霞山英語導遊詞
清遠概況導遊詞
相關知識
廣東從化導遊詞
廣州從化導遊詞
廣東最新導遊詞開場白
廣東名景導遊詞
廣東景色導遊詞
廣東景區導遊詞
廣東景點導遊詞4篇
廣東臺山導遊詞4篇
廣東從化溫泉區導遊詞
上海歷史文化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