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寓意的歷史小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歷史上有很多有寓意的歷史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篇一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

  春秋戰國時代,一位父親和他的兒子出征打戰。父親已做了,兒子還只是馬前卒。又一陣號角吹響,戰鼓雷鳴了,父親莊嚴地托起一個箭囊,其中插著一隻箭。父親鄭重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箭,配帶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

  那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製,鑲著幽幽泛光的銅邊兒,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認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製作。兒子喜上眉梢,貪婪地推想箭桿、箭頭的模樣,耳旁彷彿嗖嗖地箭聲掠過,敵方的主帥應聲折馬而斃.

  果然,配帶寶箭的兒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當鳴金收兵的號角吹響時,兒子再也禁不住得勝的豪氣,完全背棄了父親的叮囑,強烈的慾望驅趕著他呼一聲就拔出寶箭,試圖看個究竟。驟然間他驚呆了。

  一隻斷箭,箭囊裡裝著一隻折斷的箭。

  我一直刳著只斷箭打仗呢!兒子嚇出了一身冷汗,彷彿頃刻間失去支柱的房子,轟然意志坍塌了。

  結果不言自明,兒子慘死於亂軍之中。

  拂開蒙蒙的硝煙,父親揀起那柄斷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遠也做不成。”

  把勝敗寄託在一隻寶箭上,多麼愚蠢,而當一個人把生命的核心與把柄交給別人,又多麼危險!比如把希望寄託在兒女身上;把幸福寄託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託在單位身上……

  篇二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突然聽到有人在哭,聲音顯得很悲哀。

  孔子對駕車的人說:“這哭聲,雖然聽起來很悲哀,卻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聲 啊!”

  於是,趕著馬車尋聲到前面,前進一小段路後,便看到一個不尋常的人,身上掛著鐮刀,繫著白帶,在那裡失聲痛哭,然而卻不是哀喪之哭。

  孔子於是下車,上前問道:“先生,請問您是什麼人呢?”

  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問:“您現在並不是服喪的時候,為何會哭得這樣悲傷呢?”

  丘吾子哽咽地說:“我此生有三個過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覺悟到,但已經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問:“您的三個過失,可以讓我聽聞嗎?希望您能告訴我,不要有什麼隱諱啊。”

  丘吾子悲痛地說:“我年輕時喜歡學習 ,可等我到處尋師訪友,周遊各國回來後,我的父母卻已經死了,這是我第一大過失;在壯年時,我侍奉齊國君王,然君王卻驕傲奢侈,喪失民心,我未能盡到為人臣的職責,這是我第二大過失;我生平很重視友誼,可如今朋友間卻離散斷絕了,這是我第三大過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嘆道:“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就讓我從此辭謝這個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盡了。

  孔子很感嘆地對弟子們說:“你們應記著此事,這足以作為我們的借鑑啊!”

  智慧小語: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孝”的巨集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可是卻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緊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陰。

  篇三

  以前在三國時期,曹丕得了王位後,因妒忌弟弟曹植的才華,就故意刁難他:讓他七步成詩,題目是“兄弟”,但不能出現“兄弟”二字,作不出來就要砍頭。所幸的是,曹植才華橫溢、出口成章,很快就作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詩中用了一個比喻:豆子被放在鍋裡煮,而用來煮豆的是豆稈,所以豆子在鍋裡哭泣:“我們本為同根所生,何必要急於相殘?”以此來影射曹丕的狠心。曹丕聽後,心感慚愧,就不殺曹植了。

  智慧小語:縱觀上下幾千年歷史,帝王子孫中,為了名聲地位而手足相殘的例子數不勝數,和睦相處、互忍互讓的,少得可憐。生存在這個世間,若想活得快樂,唯一的方法就是要懂做人的原則,假如不懂,就不可能做好,做不好也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這就是規律。

 

 的人還:

1.很有寓意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2.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3.中國歷史小故事大全精選

4.歷史名人的經典勵志小故事

5.有意思的歷史故事

6.中國歷史哲理小故事故事大全精選

關於中華五千年曆史故事
西施歷史故事
相關知識
有寓意的歷史小故事
有寓意的勵志小故事
有寓意的勵志小故事精選
有寓意的愛情小故事
搞笑歷史小故事_搞笑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很有深意的哲理小故事
關於詩人李白的歷史小故事
丹麥童話大師安徒生的歷史小故事
關於達芬奇的歷史小故事
關於羅斯福的歷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