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的意義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按兵不動

  春秋末期,諸侯爭霸,弱肉強食,位於晉國東部的一個弱小國家——衛國,長期以來受著強大晉國的壓迫,苦不堪言。這個時候衛國的國君——衛靈公,毅然投靠了與晉國同樣強大的齊國,締約結盟。這種做法令當時晉國的執政卿趙鞅十分惱怒,集結大軍準備討伐衛國,大軍出發前,趙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衛國,暗中調查衛國內部的情況,並約好在一個月後回來報告,可是,一個月,兩個月很快過去了,史默仍舊沒有訊息,趙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意外情況,晉國內部也開始議論紛紛,史默已經被衛國殺害,不可能再回來了。況且衛國只不過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不如干脆出兵,一舉擊破,趙鞅否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為衛國之所以敢背叛晉國投靠齊國,一定已經做好了十分充分的準備,貿然進攻,會使晉國損失巨大,所以在史默控聽訊息回來之前,決不能草率採取行動。就這樣等了半年之久,史默終於回來了。趙鞅問他:“為什麼耽擱這麼長的時間呢。史默答道,經過六個月的觀察,衛靈公很有才幹,國內賢臣很多,人民擁戴,舉國上下團結一心。如果我們要依靠武力使衛國屈服,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的。經過這半年來,還是尋找不到衛國的弱點,所以我只好回來了。趙鞅聽後,同意史默的看法,暫時打消了攻打衛國的念頭,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天道酬勤

  沒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給予了天分,勤奮將天分變為天才。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複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簷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賊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曾先生之後,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見經傳,曾先生後來啟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

  “天道酬勤”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上天偏愛於勤奮的人們,付出的努力一定會有所回報,也說明了機遇和靈感往往只光顧有準備的頭腦,只垂青於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指古今中外所稱道的多勞多得。

   負薪掛角

  漢朝時候的朱買臣,小時候,家裡很窮。為了維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沒有時間讀書。但是他好學不倦,常常揹著柴一邊走,一邊看書。***朱買臣負薪讀書***

  隋朝有一個叫李密的人,小時候給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帶幾本書掛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時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讀書。***李密牛角掛書***

現代青春勵志故事:有關青春勵志小故事
成語故事的意思
相關知識
成語故事的意義
中國成語故事的意義
成語故事的意思
井底之蛙的成語故事忘記寓意_井底之蛙的成語故事寓意是什麼
成語故事的名字有哪些
成語故事的哲學道理
描寫成語故事的成語
關於成語故事的手抄報素材
成語故事的名字
成語故事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