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當先成語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成語是我國語言的瑰寶更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成語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口語和書面語中的運用十分廣泛。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的典故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講的是三國時,黃忠的軍隊來到定軍下,黃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軍山的作戰方案。法正指著定軍山西面的一座高山說:“這座山比定軍山高,如果攻佔它,居高臨下,定軍 山上的情況就看得一清二楚,拿下定軍山易如反掌。”黃忠抬頭觀察了一蕃,當天半夜就發動了進攻,佔領了山頭。法正說:“老將軍,請您帶領軍隊在半山腰,我 在山頂監視。夏侯淵的軍隊來攻打,我就舉旗幟為訊號。舉白旗,老將軍就緊守不出擊;舉紅旗,就立即衝下山狠狠的打。這樣,一定能取得勝利。”黃忠完全贊成。

  夏侯淵得知對面的高山失守後極為僨怒,下決心把它奪回來。張頜勸他說這是法正的計謀,應該堅守,決不可出去。但是,夏侯淵聽不進去。他親自帶領一支軍隊下 山,圍住那座高山,大聲叫罵,向黃忠挑戰。法正在山頂上舉起白旗,黃忠看見,守在山腰不下來。

  到了下午,法正發現魏軍已經疲勞,乘他們沒有防備,連忙揮舞 紅旗。黃忠看到訊號後,發起進攻。隨著一片喊殺聲,黃忠已飛衝到夏侯淵面前,夏侯淵被連頭帶肩砍作兩段。

  黃忠斬了夏侯淵,奪下了頂軍山,為奪取整個漢中掃除了障礙。

  的啟示

  一馬當先的成語故事講的是永遠走在任何事情的最前沿,是個榜樣的象徵。我們常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所以呀,成功的人從來走的不是捷徑,而是幾乎別人不願意走的艱險的路。小朋友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的延伸

  【注音】yī mǎ dāng xiān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解釋】原指作戰時策馬衝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用法】作謂語、賓語、狀語;指帶頭

  【近義詞】遙遙領先、爭先恐後、身先士卒、匹馬當先

  【反義詞】知難而退、後來居上、後起之秀、慢條斯理
 

主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拾人牙慧成語接龍
相關知識
一馬當先成語故事
以一當十成語故事
一步登天成語故事簡介
一字千金成語故事
馬有關成語故事
舉一反三的成語故事
小學一二年級成語故事
適合一二年級成語故事
車水馬龍的成語故事介紹
安步當車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