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父母六大成功經驗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時刻謹記否定你的人到處都是,你可能在生命結束之前,被否定、被拒絕無數次。被拒絕當然會使我們痛苦,但這是人生的必經之路,積極面對他人的否定將幫我們更輕鬆地走出夢魘。重要的是,在他人的否定和拒絕中,蘊含著更深刻的道理。這些看似災難與挫折的經歷,將讓你變成一個更優秀,更強大,更成功的人。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高考狀元父母的六大成功經驗分享。具體內容如下,歡迎閱讀與參考!


高考狀元父母的成功經驗
 

  一、家長不必送孩子進考場

  除考前熟悉環境外,考試時不送孩子去考場。孩子都是懂事的孩子,他們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學。一位狀元這樣說:“我不希望他們像別的父母那樣,在太陽底下天天站著,那樣我會不安心答題。”其家長說:“我們就沒有到現場,該怎麼上班怎麼上班。”事實證明這樣的效果非常好,避免了降低孩子的自信和增加無形的壓力。

  二、告訴孩子高考只是普通測試

  這些成功家長的經驗就是告訴孩子,高考對於他,像做了一次普通測驗。學習也一樣,關鍵是平時把工夫下到了。

  三、考前帶孩子逛公園看風景

  考前幾天,安排一次活動,最好帶著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放鬆,去公園裡走一走、爬爬山、玩玩水、賞賞花、看看草。一為放鬆心情,二為讓孩子對即將來臨的考試有正確的態度,讓他明白無論成功與否都只不過是人生的一次經歷,徹底放鬆心態。

  四、家中複習環境與考場環境一致

  從考試前幾天開始,就應讓孩子作環境適應。考試期間,天氣已較熱,而大多數考場都沒有空調,因此孩子在家複習這幾天,天氣再熱他們都不開空調,保持與考場一致的環境。也不要太計較噪聲和其他影響,提高耐受噪音干擾的能力。這樣孩子在考場考試的環境與平時複習環境一致,才不會因適應不了考場環境而發揮失常。

  五、言辭適度“冷淡”,後勤盡心保障

  考前家長應該儘量避免給孩子施加壓力,不要過多地叮囑孩子,儘量讓孩子自己完成準備工作。言辭上要適度地“冷淡”孩子,從後勤保障上有意識地再幫孩子檢查一下,必備物品如准考證、文具、手錶等絕對不能遺漏。

  六、考前不定分數考中不談成績

  每年高考的題目難易程度不同,因此每年學生考試的成績總會出現浮動。不要給孩子定各門功課考分目標,不要求孩子非要考上哪一級學校。考試期間,不要考完一門就急著跟孩子談結果,告訴孩子只要盡力就可以了,至於結果如何,不要想那麼多。



  一位40年教齡的名師的20條經驗
 

  一、綜合的經驗

  1、每上一節課,要設想全人類都在傾聽,要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力戒偏見。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來上好一節課,讓學生如坐春風。“生命和使命”,價值統一。

  2、要珍惜時間。力爭以較少的時間,讓學生掌握較多的知識,培養較強的能力,學會獨特的審美,發展良好的人格。知識、能力、審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3、對學生好的言行,要及時給予肯定的迴應;對學生不好的言行,及時給予否定的迴應。大多數應是“肯定迴應”;“否定迴應”只佔少數。

  4、每一學年都要調查統計學生喜歡什麼樣的教師。力爭在自己最弱的一項上,有所改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重在提高教學的藝術性,體現出“審美和立美”,藝無止境。

  二、上課的經驗

  5、上課怎樣開頭,怎樣結束,要反覆推敲。開頭要激發興趣,結束要讓人回味。開頭結束都力求短小精幹,切忌拖泥帶水。板書演示要清楚明瞭,重點關鍵要突出鮮明。堅決守時,決不壓堂。

  6、上課要關心每位學生。要使絕大多數都能真懂。在讓學生思考、操作、討論時,優秀生和後進生應有所區別,體現出“因材施教”。要使優秀生感到一定困難,要使後進生感到在進步。

  7、要善於提出恰當的問題,要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的時間。一堂課要有動有靜,有張有弛,有嚴肅有笑聲。每一節課的最精華之處,一定要放慢速度,讓學生能銘刻在心。

  8、教學過程的關鍵是“交流—互動”。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活動。學生的聽、說、讀、寫、議、辯、練、評要交替進行。

  9、每次上課後,要及時記下自己成功之處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學日記”,隨時總結經驗,自覺進行反思。要及時將教學經驗上升到模式建構,從個別上升到一般。

  三、備課的經驗

  10、備課時要對三套不同的教材來回比較,從而選擇確定一種較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方法。70%左右要緊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縱橫滲透,綜合整合,作相關發揮。

  11、在假期中把新學期的課完全備好,包括各次考試的題目,要有一個整體的備課框架,然後才上課。最好的教學策略是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進行教學。

  12、備課要掌握教材的整體結構,要深入瞭解學生的現狀與需求。廣泛蒐集相關資料,合理取捨講課的內容。只能講授學生可能懂的內容,不能講授學生無法理解的內容。

  三、考試的經驗

  13、千方百計要讓成績差的同學考出好成績。一定要增強每位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材施教地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建構的、主動的、體驗的、合作的進行學習。

  14、要從“邏輯”、“操作”、“藝術”、“交往”這些不同的思維方式進行考試。讓每一位學生在一學年中都曾有獲得前三名的經歷,對你的教學留下美好的回憶。

  15、對成績優秀的學生,真正有效的促進方法,是讓他們深切地知道:“不進則退”。考試要讓他們感受到一定壓力,保持必要的張力。避免他們盲目自滿,但不能傷害他們的自信與自尊。

  16.、每次考試後,應立刻將正確答案公佈或發給每位學生。要學生“趁熱打鐵”,修正錯誤,鞏固正確,打好基礎。當天知道作業正確與否,對於有效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問的經驗

  17、設計教案的核心是設計問題。問題要深淺適度,利於啟發學生;問題要有生活背景,能激發興趣;問題要有實際意義,為今後學習奠基;問題解答要及時反饋,真正鞏固。

  18、提問與思維。“選擇思維”的問題是:“這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嗎?還有其它解決辦法嗎?”,增加思路。“前瞻思維”的問題是:“如果那樣做,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要有預見。

  19、“情感思維”的問題是:“出現這樣的結果滿意嗎?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嗎?”嘗試體驗;“換位思維”的問題是:“別人怎樣看這個問題?別人會有怎樣的感受?”設身處地。

  20、要鼓勵學生提問題。要將學生的問題集中起來,進行系統研究。努力做到針對性強,切實幫助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從問題到問題,學無止境。

2017年高考成功的祕訣有哪些
歷年高考狀元現狀_歷屆高考狀元現狀盤點_句子
相關知識
高考狀元父母六大成功經驗
青島高考狀元分享各科學習經驗及教訓
高考狀元學習物理方法經驗分享
高考狀元英語學習方法經驗分享
中考狀元分享化學學習經驗
中考狀元分享物理學習經驗
高考狀元八大學習方法
中國最受高考狀元青睞大學排名
關於高考狀元的四大家教祕笈的揭祕
高考狀元的十大學習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