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靜樁的簡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鬆靜樁樁名曰"鬆靜樁"。"鬆靜自然"是其基本要領,其核心就是一個"鬆"字,放鬆,是永遠不變的核心練法。鬆靜樁的練習強調"肌要鬆、筋要繃、骨要撐"九個字。這九個字可以說是內家樁法的入門通用法則。鬆靜樁的關鍵點是鬆肩坐胯。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鬆靜樁的概述

  沒有放鬆,就永遠也開發不到該鍛鍊的部位,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提高身體能力。所以要放鬆。放鬆並不會造成無法上強度,並不等於不累,相反,真正放鬆了,是很吃功夫的。這個大家要了解。其次就是"靜" 字。靜,可以說是精神層面的修煉,心要靜,心不靜,就不能對身體的放鬆有所把握和體悟。而且,關鍵的神經敏感的鍛鍊,更無從談起,呼吸的鍛鍊等等內裡的東西,也就沒法進行,所以,鬆靜二字,大家一定要抓住。

  練法:兩腳呈外八字約與肩寬站立,兩膝微曲,兩臂自然下垂,身體略前傾,輕合雙目,保持身體平衡。站多久可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時間可長可短。

  收功:將兩手搓熱,先做乾洗臉再做幹梳頭即算收功。

  機理:通過控制外在平衡而起到調整內在平衡的作用。

  反應:站樁時,平常可能會有不適感或疼痛感均屬正常反應。

  此樁乃百樁之本,不可輕視!
 

  鬆靜樁的初學者注意事項

  對於初學者來說,在鬆靜樁的練習時,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即可:

  1. 注意體會"鬆""靜"的要領。鬆是身鬆,靜是心靜。明白這個,大家就不要再問我們可不可以聽著cd或者看著電視站樁這樣的沒營養問題了。

  2. 把握住身正的要領。身是身體這條脊椎,這個要正。還體會不到脊椎的學員,能把握住從咽喉到小腹這個部分的正直就是成就,頭部自然要正,但是,由於有收下頜的要領在,很多學員其實不能做好。注意我說的,能做到身正就是一大進步,這不是我們要求低糊弄人,而是因為,身體的正,實在是後期發力和身步變化的基礎和根本,沒有這個,您就是說您站樁都站得通了大小週天了,也是白搭。

  3. 放鬆的初步體會。一開始就能全身放鬆,那是胡說八道,這樣的天才,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所以我們要逐步慢慢來。一開始,只要注意肩部的放鬆和心口窩的放鬆就好。肩部地放鬆,能很快的活開兩臂,為以後一些初級動功打下基礎,如鞭勁發力,開合力等等。而,心口窩的放鬆,則是呼吸法練習的基礎。這兩點一定把握住。

  4. 手頭沉重的體會,這是稍微有點難度的要求,跟第三點是相輔相成的。即肩部放鬆作正確了,就會有,反之則沒有,所以不必刻意追求,功到自然成。

  5. 其餘鬆靜樁要領,不必苛求全部做到,把握住以上幾點即可。尤其是翻胯的要領,不要一開始就做。至於膝蓋的問題,注意不要為了蹲樁而蹲,站樁時,要有渾身歇在樁上的感覺,這樣雙腿才是放鬆的,而你一上來就抱著好比站馬步的心態來,那無形中你的精神都是緊張的,身體如何放鬆?還要注意,不要把體重都壓在膝蓋上,逐步體會腳掌承重,這都要在放鬆的根本要領下體會。

  鬆靜樁的練習

  九字訓練法的內在要義是要求出骨架的內在結構支撐力,***骨架的內在結構支撐力:從李旭洲所傳的基礎訓練體系來說,就是要建構一個人體大彈簧。具體來說,頭-雙腳,是一個三角形支撐;尾閭-雙腳,是一個三角形支撐;大椎-雙手,是一個三角形支撐;四肢,各是一個小三角形支撐,周身骨架就像一付鋼筋架一樣。而骨節之間筋腱組織,就是彈簧!***

  有了骨骼結構的內部支撐,肌肉才能得以真正放鬆,氣血才能執行無阻,才能慢慢滋養韌帶、筋膜,使其強度不斷增大,彈性不斷增強,最終達到象真的彈簧或者說象弓弦一樣。***按一按練習有成者的肩頭,會感覺到像按一個大彈簧***這樣人體彈簧就算初步建立了起來。這個彈簧組是用來幹什麼的?首先,肌肉放鬆,逐漸就能體會到骨頭的鬆沉。但是光有沉重,還遠遠不能應付實戰的需要。就好像有了彈丸,還得有弩弓一樣。因此,只有找到一張弓,才能把梢節彈射出去。這張弓在那裡?就在你自己的身體裡!或者說,就是你的身體!拳經常說的"一身備五弓",就是此意。因此,由鬆沉勁到彈簧勁,就是深入練習鬆靜樁的訓練目標。

  鬆靜樁的關鍵點是鬆肩坐胯。

  鬆肩:內功經說"鬆肩以出勁"。人體最容易緊張的就是肩頸部,肩頸部一緊張,周身都會發滯,運動都會困難,更不要說完成高質量的發勁了。肩頸放鬆了,身體其他部位才能把力量送到手頭。在內家初始階段,要求做到手似錘頭、臂似錘鏈、膀似執錘之手,出手就象一枚流星錘。***用手撥動練習者的手臂,看其是否能夠自由搖擺***開始,這個錘子是悠出去的,將來就是射出去的,再將來就是炸出去的!

  坐胯:一般朋友們理解蹲低就是膝蓋彎曲加大,這是一個誤解。我們要求的蹲低,實際是在骨盆上翻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個下坐,兩者是一個統一動作,就象人坐在椅子上一樣。坐胯達標的標誌,是腹股溝出現兩個凹陷,也就是術語所說的胯窩,這是骨盆和大腿骨之間的筋腱放鬆後自然出現的,不能強做,強做就容易出現挺胯的現象。只有胯窩的"彈簧"具備了,你舉手投足,才輕鬆靈活。

  鬆靜樁的訓練階段主要是求取鬆沉勁和骨架的彈性三角支撐,練習者只要牢牢掌握住"放鬆"、"三角兩線"、"鬆肩坐胯"就可以了,其他的內容,暫時不要考慮,避免分散精力。

  鬆靜樁***預備式***訓練指導:

  一. 姿勢要領及練功心法:

  身體正直站立,全身放鬆,不可繃勁使力。兩腳平行站立,大約與肩同寬,腳尖指向前方***可微微外八字***,兩臂自然放鬆下垂,頭部正直,下頜稍微內收,不要挺胸。靜立片刻。身體整體稍微下蹲,好像坐在一個高凳上,膝蓋略曲,千萬不許挺直,尾閭骨微微向前向上卷,帶動骨盆微微上翻,使腰部命門部位向後貼,體會腰椎骨挺拔支撐的內在力感。 後背往後靠,帶動前胸內收,但不要做成窩胸和駝背。在此基礎上,放鬆胸部肌肉。 保持兩肩放鬆,肘部外旋,轉至手心向後,使腋下空出。兩手手指自然鬆開,剛開始做這個動作,肩部可能會發緊,可用意識調節,意想肩關節脫臼,兩臂掛在鎖骨外端。體會手頭產生的沉墜感。再利用這份沉墜感,把肩背部位的韌帶、筋腱慢慢地耗開。 呼吸放慢放長,體會胸部放鬆後,呼吸深長勻淨、氣息下行的感覺,此法為滋養身心按摩內臟之根基。後與其它功法配合,其效甚巨集。

  體會到骨盆上翻、腰椎挺拔、肩膀放鬆、胸部內含後,保持樁架,體會骨架整體挺拔,周身肌肉放鬆的感覺。注意不要用意識去求,只要按要領做到後,靜心放鬆體會即可。宋氏形意為道藝之功,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非可以做作之法。

  二. 練功時間與強度:

  初學者開始訓練鬆靜樁,一定要貫徹放鬆的要點,以舒適內養為主,要求保證每天練習一次,多則不限。初練的時間不用太長,以自己能堅持住為標準。5-10分鐘即可,但是也不可過於貪圖舒適,每次訓練都要衝擊一下自己的時間極點,每次增加一點練功時間,即使增加數十秒也可,這樣才能達到練功的目的。無論是為了什麼目的練功,疲勞關都是橫在初學者面前的第一道難關,必須克服。通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和學員自己的鍛鍊,如果練習方式正確,一般情況下,學員應該在一個月時間內使自己的站樁時間達到30分鐘左右,既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深化訓練。

  三.注意事項:

  此功法具有非常良好的養生內壯功效,練後應感覺到精力充沛,雖身體稍有疲憊,是為疲勞關未過之故。

九要論的簡介
四功五法的介紹
相關知識
鬆靜樁的簡介
木人樁的簡介
五行樁的簡介
中國茶藝茶道輕鬆入門的簡介
武當太極樁的簡介
渾元樁的簡介
渾圓樁的簡介
混元樁的簡介
柏木樁的簡介
流星樁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