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霸學習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高中要怎樣學習,才能練成學霸,衝進中國的最高學府——清華大學。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2010年9月,年僅18歲的吳佳俊通過全國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保送至清華大學。

  和吳佳俊一起經歷過高中競賽的蔣林浩時常回憶起他們的“戰友”歲月:“當時我們學校專門指導資訊學競賽的老師離職了,新換的老師還不熟悉,大家幾乎只能自學。佳俊就把大家召集起來一起學習、經常請高年級同學做指導,發起‘互相出題和講解’的活動。最後我們寢室四個人三個都考來了清華。”

  入校後,校內二次招生選拔使成績優異的他進入了有著中國計算機人才“搖籃”之稱的清華電腦科學實驗班。

  在清華園,這個班級還有一個親切的稱呼—“姚班”,它由世界著名電腦科學家、電腦科學最高獎“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創辦。然而,在這個通過層層篩選彙集的30餘人的精英班級裡,吳佳俊的開始並不順利:“大一上學期的幾門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一些基礎課程如《計算機入門》等比較複雜,學起來有點吃力。”

  吳佳俊又重拾起高中的學習方法,經常找班裡的同學一起琢磨課業上的難題。“那時他經常忙到很晚,除了學習,還要花幾個小時處理社團的事,有時候我們都睡了,他才回到宿舍。第二天起來,他已經離開了,幾乎是‘晚二朝七’的節奏。”吳佳俊的室友杜超總會忍不住琢磨:“你究竟是如何在儘量少的睡眠下又保證不困的呢?”吳佳俊笑著回答:“人一天睡5個小時就夠了,多了就是浪費時間。”

  “其實,我也沒有異於常人的學習方法,可能就是比要求的多做一點點,可選的作業和專案,就儘量都去完成;提供的參考書目,儘量都去讀。如果有可能的話,就再多讀幾本。”在吳佳俊看來,課業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具體的知識點,更在於培養思維能力以及在科研工作中的運用。

  二

  “我很幸運自己能在‘姚班’和清華這樣一個寬鬆的環境中成長,當你看到這樣一群有抱負的青年聚集在一起躍躍欲試的時候,是很難不熱血沸騰的。”這是2013年10月,吳佳俊在清華大學特等獎學生答辯時講到的一句話。

  在吳佳俊眼中,自己所在第一集體“姚班”確實有這樣的魔力:從清華到王府井怎麼走路程最短?男女生如何選擇約會物件成功率最高?在課堂上“懸賞”必勝客出題,90%的同學都能在激勵下25分鐘內解出。這就是“姚班”首席教授姚期智先生親自上課時的情景。

  正如姚期智先生所言:“一批優秀同齡人共同營造的競爭氛圍,是一個能夠發現興趣、激發潛力的模式環境。”姚先生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清華這些學生完全不比世界其他國家一流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差,畢業生在國外已經獲得相當大的名聲。只要找到適合他們的方式,讓他們由內而發對學術研究工作產生熱情,這才是促成創新性學術成果的原動力。”

  四年的大學時光,吳佳俊不僅專注於學業和科研,還將大量的精力放在自己的第二集體—清華大學“思源計劃”,投身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

  在這個每年從全校選拔36人的新生隊伍裡,他們秉承“飲水思源服務社會”的理念,每年暑假走西部,赴基地,做調研。

  回首三年的“思源”生活,吳佳俊在總結中寫道:“武威支教中,黃羊川鎮土坯房中學生的求學環境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成都的高新企業考察讓我看到國內既有廣闊天地和蒸蒸日上的事業,又有熱情的夥伴,我們絕沒有退縮的理由。”

  學習工作之餘,宿舍也是吳佳俊和夥伴們“打”成一片的地方:一起說三國殺、侃大山、互相推薦交流好書……

  三

  一、計劃管理——有規律

  1、長計劃,短安排。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這個目標要切合自己的實際,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達到了一個目標後,再製定下一個目標,確保一個目標一個目標的實現。

  2、擠時間,講效率。重要的是進行時間上的通盤計劃,制定較為詳細的課後時間安排計劃表,課後時間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嚴格遵守,堅持下去,形成習慣。計劃表要按照時間和內容順序,把放學回家後自己的吃飯、休息、學習時間安排一下,學習時間以45分鐘為一節,中間休息10分鐘,下午第四節若為自習課也列入計劃表內。

  二、預習管理——爭主動

  1、讀:每科用10分鐘左右的時間通讀教材,對不理解的內容記錄下來,這是你明天上課要重點聽的內容。預習的目的是要形成問題,帶著問題聽課,當你的問題在腦中形成後,第二天聽課就會集中精力聽教師講這個地方。所以,發現不明白之處你要寫在預習本上。 —建立預習本。

  2、寫:預習時將模糊的、有障礙的、思維上的斷點***不明白之處***書寫下來。——讀寫同步走。

  3、練:預習的最高層次是練習,預習要體現在練習上,就是做課後能體現雙基要求的練習題1到2道。做題時若你會做了,說明你的自學能力在提高,若不會做,沒關係,很正常,因為老師沒講。

  三、聽課管理——重效益

  聽課必須做到跟老師,抓重點,當堂懂。聽課時要跟著老師的思維走,不預習跟不上。跟老師的目的是抓重點,抓公共重點,如:定理、公式、單詞、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個性化的重點,抓自己預習中不懂之處。事實證明:不預習當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預習後懂的則能在80%——90%左右。當堂沒聽懂的知識當堂問懂、研究懂。—建立聽課筆記本

  四、複習管理——講方法

  有效複習的核心是做到五個字:想、查、看、寫、說。

  1、想:即回想,回憶,是閉著眼睛想,在大腦中放電影。學生課後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過程非常重要,幾乎所有清華生、北大生、高考狀元都是這樣做的。學生應在每天晚上臨睡前安排一定時間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最有效的複習方法,也是查漏補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時,有些會非常清楚地想出來,有些則模糊,甚至一點也想不起來。能想起來的,說明你已經很好地複習了一遍。通過這樣間隔性的2-3遍,幾乎終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來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從頭再學。

  3、看:即看課本,看聽課筆記。既要有面,更要有點。這個點,既包括課程內容上的重點,也包括回憶的時候沒有想起來、較模糊的“漏缺”點。

  4、寫:隨時記下重難點、漏缺點。一定要在筆記中把它詳細整理,並做上記號,以便總複習的時候,注意複習這部分內容。—建立複習本。

  5、說:就是複述。如:每天都複述一下自己學過的知識,每週末複述一下自己一週內學過的知識。聽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說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堅持2~3個月就會記憶力好,概括能力、領悟能力提高,表達能力增強,寫作能力突飛猛進。—此法用於預習和複習。

  五、作業管理—要自律

  1、不計時不作業:限時作業,記錄作業時間,與作業無關的事什麼也不做。比如:20分鐘寫完英語;25分鐘寫完數學……

  2、不復習不作業:先複習所學的內容,然後作業。

  3、遇到難題,百思不得,先放過,後攻堅。

  4、不檢查不作業:作業後必須檢查一遍。

  5、不小結不作業:寫完作業後,告訴自己學會了什麼,得到了什麼,有什麼體會。

  6、 獨立作業忌抄襲。

  六、錯題管理——常反思

  有了錯題本和難題本就叫會考試,目的是為以後複習使用。錯題和難題反映著許多知識點的聯結,掌握了錯題和難題就等於把高分拿在手。

  建立錯題本和難題本可用16K的橫格本,每頁上下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原題;第二部分是錯因;第三部分是改正確與舉一反三:正確即寫出正確答案,過了一個月複習時,搭眼一看還不會,就問自己:怎麼還不會?就要進一步查詢原因,這時舉一反三,將與本題相關的知識點或習題聯絡起來,寫下來。第四部分是歸納提醒:寫出錯題錯在什麼地方,如:錯在代數方面,則提醒自己這部分掌握不好,重新自學或請教老師和同學。第五部分是複習次數:每隔一段時間要複習一次,怎麼複習?蓋住原題自己用腦子想。—此法比較適用於理科

  七、難題管理——會溯源

  一般來說,難題之難多半在於題目所涉知識點眾多,知識點之間關係錯綜複雜,思維***及方法運用***跳躍性大、邏輯性強,因此,對於難題,建議用溯源的方法整理。一是查清楚題目所需知識清單,同步辨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二是復原自己考試時的思維路徑,查“堵”點、“歧”點;三是藉助參考答案探究自身存在的盲點疑點甚至是漏點。之後,同樣需要每隔一段時間複習與檢查一次。

  八、考試管理——抓重點

  用一張丟分統計表管理。按科目分為填空、選擇、計算、閱讀……專案。錯了、丟了多少分,用統計表說話,這樣,就能明白哪些是審題出了偏差,哪些是運算出了錯誤,是什麼知識點有問題,哪方面需改進和提高。用紙把錯題抄下來,每隔20天再做一遍,尤其是在考試前可找出考點。——考前拿出專門時間做錯題難題本上的題。

清華學生的完美學習方法
清華北大狀元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相關知識
各學科預習方法
小學學霸語文方法是什麼
初三化學的複習方法
高三數學的複習方法技巧
高考化學總複習方法
考研數學三複習方法
小學生預習方法
最全面的數學總複習方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的預習方法
二年級數學的預習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