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議論文及評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優秀的議論文語言,不僅具有極強的邏輯力量,更能寓深刻的道理於形象之中,讓抽象的論題具體化、生動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林徽因曾說:“真正的平靜,不是遠離車馬喧囂,而是在內心修籬種菊,即使如流往事,濤聲依舊,放棄執念,便可寂靜安然。”真正的平靜正如此,面對鑽石的天價,唯有放棄心中的雜念,泰然處之,方能收穫價值。

  心之泰然,是坦蕩之果,唯有無視價值,方知價值可貴。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三餐溫飽,四大皆空”,這是閒士隱者的追求,是清廉的表率。作為一代名臣的楊震雖無閒士隱者之志,但卻有清官廉士之心, 面對“暮夜無知”的誘惑,楊震頭頂天,腳立地,嚴詞拒絕了以金錢來換取仕途的虛假之人,並留下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為暮夜無知?”的千古忠言。 真正的價值彰顯於自身,面對金錢,手不曾抖,眼不曾眨,泰然視之,方顯自身價值的可貴。

  心之泰然是慧碩之花,無所念想便無所猶豫,便也了無牽掛,使之花開絢麗。

  經典之所以被奉為經典,就在於它的無需標榜,無人超越。1984年那經典名著《西遊記》的拍攝,使人們記住了那一張張傳神俏皮的臉,記住了那一 招招活靈活現的演繹,記住了那一次次翻上躍下的驚險傳奇……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回憶說,當時拍攝,每集工資一百多,錢雖少,卻從未抱怨,只是用心投 入,沒想到這部電視劇能大紅大紫,家喻戶曉。

  成功往往源於沒有在不應過分專注之事上分神,拋棄雜念,專心投入,收穫的便是成功。

  心之泰然,是成功之源,任他風雨飄搖,我自安之若素。

  靜水流深,不露不顯,並不影響他滋潤萬物。拋卻雜念,安然前行。唯有經受一季明媚春光的誘惑,蝶才能破繭成蝶;否則,便要面對殘酷的死亡。唯有不去念想鑽石的價值,鑽石的價值才能倍增,關鍵在於自身是否經得起這一世的浮華。陶淵明甘願荷衣擔鋤行於農耕田畝卻不正視官場一眼,那是勇氣;李白敢於高 唱“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仗劍行走天涯,那是勇氣,是斜側榮華富貴,只求一世灑脫的勇氣。

  鑽石有價,唯有我心泰然,那一刻,才能閃出絕美光華,收穫內心真正的無價。

  評語:名言匯入,引出觀點;分層論述,論證思路清晰;分論點概括力強,始終緊扣總觀點;舉例論證,有詳有略;舉例論證的語言簡練不拖沓;標題、開頭、結尾照應,強調觀點:這都是本文值得學習之處。

  篇2

  青蟲破繭成蝶,是因為生命航線中安排了破繭這一艱苦航線。

  海龜伸頭探路,是因為生命航線中預定了嘗試並躲避敵人的路線。

  可是人總是要干預他們。好心人拿剪刀剪開繭,可蝶已無力再展翅高飛;好心遊客趕走老鷹,可成群的小龜無力再見到自己的父母。

  於是我們才明白:不要改變生命的航線。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潛的生命航線是指向自然,遠離世俗的。不明的君主改變他的航向,可陶潛只上任不足百天,便辭職歸隱。世俗的利慾不適合“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五柳先生。當他回到自己生命航線時,不免感慨“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不免由衷感嘆:“久在樊籠裡,復得反自然”。

  悠然自得,恬淡自然是陶淵明的生命航線,我們不能改變。

  “孩子的路要讓孩子自己去走,我們不能總是為他們鋪平道路”。這是一句淺顯而又具有深刻道理的話,記得一位高考狀元的家長說過:“他的生活一直都自己安排,學習也不用我們管,他明白自己的路”。不用自己的思想改變孩子,不用自己的權力影響孩子,生命的航線便自然伸直。而有些家長,在校找老師,在外找朋友,為孩子鋪就一條“平坦大道”,看似前途光明,實則未來渺茫,受慣了寵愛的孩子經不住批評,習慣了平坦的孩子難以適應社會之路的崎嶇不平。

  人生之路必然要經過痛苦、挫折,一旦改變了這條荊棘路,孩子就如未破繭的蝶,已不能展翅飛翔;孩子就如不知敵情的小海龜,將葬身鷹腹。“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就是告訴我們不要改變生命必經的航線。

  不改變別人的生命航線,人民戰士葉英毅然選擇改變自己的飛行航線,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用死完成了一次壯烈飛行。他的生命航線已無法改變也不能改變,但他用生命詮釋:為了維持他人正常的人生航線,堅持自己為人民的人生航線,是偉大的!

  這一刻我們明白,每個生物都有自己生命的航線,不要改變它,讓我們每個人都向著自己的航線,奮力飛翔!生命才會完美,不要改變生命的航線,讓他向著生命遠航!

  評語:文章開篇破題,用青蟲破繭成蝶,海龜伸頭探路揭示生命航線的無比重要性。接著,聯絡現實生活,提出了“孩子的路要讓孩子自己去走,我們不能總是為他們鋪平道路”的觀點。結尾宕開一筆,進一步補充、完善論點,進而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

  篇3

  一盞茶,一縷香,一捧古卷細思量,如豆的燈光下,書香浸染,茶香繚繞,心香氤氳……

  生活的節奏快了,零亂的不應該是我們內心的步伐,在這個淺閱讀流行的時代,我們當守住內心的深度,心靈的深度。

  也曾在淺閱讀的潮流裡隨性,但面對那一幅幅裝幀精美的圖集時,仍不住嘆息,懷念那蟬鳴蛙聲裡的往昔流年。淺閱讀的簡單輕鬆,實用有趣吸引著人們忙碌的心,讓人們在淺淺的閱讀中完成了自己的心靈之旅,再融入到快節奏的生活中,而我更喜歡那散發著淡淡馨香的深閱讀,更喜歡在深層次的閱讀中淨化自己的心靈。

  深閱讀似茗,需細品,需在風靜人定的夏夜想起那“留得殘荷聽雨聲”的閒情;需在金風嫋嫋的黃昏想起那“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需在浩浩江水邊想起那“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放,深閱讀,是一種更貼近心靈的閱讀。手裡捧著書,在幽幽荷香中,溫一壺月光下酒,在字裡行間聆聽,來自遠古的清音,一直認為,閱讀是與作者內心的交流,不經意的行文間,可見作者的揚眉微笑;不經意的思考間,可見自己的寂寂心聲,喜愛深閱讀,喜歡在字裡行間感受作者的心意,喜歡看作者筆下流淌的情思,淺閱讀可能是僅僅與作者有個會面,近未深交,便已走遠,未免讓人遺憾,閱讀的深,讓我們獲得更多,很多人懷念過去在書店讀書,世界彷彿只剩下了書,只剩下了自己和作者的喁喁私語,只剩下了自己的會心微笑,在小小的書店裡,人人卻可以有一個大大的內心世界。

  喜歡深閱讀的人,會喜歡在春天踏青,感受風乎舞雩的愜意;會喜歡在夏夜談心,感受蛙聲一片的欣喜;會喜歡在秋天登高,感受落木蕭蕭的壯美;會喜歡在雪夜神遊,感受萬樹梨花的涼意。深閱讀,讓我們在忙碌中擁有一份閒情,在快節奏中暫停腳步,讓心靈擁有純淨如水般的溫暖和感動,深閱讀的幽遠與閒適,似水般流淌著對生命的感悟,似雲般拂掠著塵世的感動。

  人生有味是清歡,深閱讀的清明淡雅,讓我們在生活中受到心靈的淨化和感悟!

  評語:本文文采飛揚,讀來令人擊節讚賞。考生以極具個性化的表達方式,獨特的語言進行論述分析。無論是排比還是比喻,抒情還是舉例,始終圍繞題旨來構思,頻頻設喻,張弛有度。在極力讚賞“深閱讀之美”的同時,對“淺閱讀”也不簡單地予以否定,而是辯證地分析,不偏執,不武斷。語言精緻而有韻味,情感哲理兼備,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作
高考語文作文議論文大全
相關知識
高考滿分議論文及評語
高考滿分議論文及賞析
高考優秀議論文範文及點評
高考優秀議論文加評語
高考優秀議論文加評語
高考滿分議論文範文及賞析
高考滿分議論文加評語
高考滿分議論文及點評
高考滿分議論文語段
高考滿分議論文語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