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漢江閱讀練習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渡漢江》講述的是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聯絡不到家人,表達了作者的不幸及思鄉之苦。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渡漢江》閱讀材料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渡漢江》閱讀題題目

  一:

  ***1***有人評價此詩前兩句中“斷”“復”兩字,似不著力,卻耐人尋味,請結合詩句說明,這兩字有怎樣的意味?

  ***2***後兩句,按常情應是“近鄉情更切,急欲問行人”,作者筆下所寫卻與常情相悖,作者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談談你的理解。

  ***3***有人曾經將後兩句改為“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來進行比較。你認為哪種表達更好?請具體說明理由

  二:

  ***1***前兩句中的“外”、“斷”、“復”從哪三個角度寫作者貶居之苦,有什麼表達作用?

  ***2***一般人是“近鄉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但本詩的後兩句不同,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複雜心理?簡要分析。

  答案:表達作者因等待團聚過久,在團聚即將來臨之際,突發不祥之感,深怕出現意外而團聚不得的複雜心理。

  《渡漢江》閱讀題答案

  一:

  ***1***答案:一個“斷”字將作者困居貶所時那種與世隔絕的處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真實地再現出來。***一個“斷”字寫出了詩人與親朋音訊隔絕的現實,更突出了詩人的思家之切。***被貶蠻荒,本就夠悲苦的了,何況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捱過漫長的時間,一個“復”字又將作者度日如年、難以忍受的精神痛苦表現出來。這兩個字可以說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2***答案:作者貶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於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這種擔心越近家鄉的時候,越加強烈,他憂懼自己長期以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願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通過這兩句詩,讀者可以強烈感觸到詩人此際強自抑制的急切願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這種抒寫,是真切、富於情致和耐人咀嚼的。***簡潔答案:詩人因為自己被貶謫又逃歸的特殊身份不敢向從家鄉來的人問訊;表現了詩人想問又不敢問的矛盾而焦慮複雜的心情。***

  ***3***答案:原詩更好。***第一步***作者被貶嶺外,遠離家鄉,很長時間沒有家人的音訊,不知道家裡是否會受自己的牽連而發生變故。原來還只是思念和擔心,現在來到家鄉附近,更怕這種擔心變成現實。***第二步***所以“情更怯”和“不敢問”更能表達詩人此時的精神痛苦,更加貼切和富於情致。而“情更切”和“急欲問”則顯得平淡和一般化。***第三步***

  二:

  ***1***答案:從空間的隔離,聯絡的斷絕,時間的久遠三個角度來寫,強化和加深了作者貶居期間的孤苦情緒.

  ***2***答案:表達作者因等待團聚過久,在團聚即將來臨之際,突發不祥之感,深怕出現意外而團聚不得的複雜心理。


  

賊平後送人北歸閱讀練習及答案
盛唐之音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渡漢江閱讀練習及答案
擺渡老人閱讀練習及答案
雜劇之父關漢卿閱讀練習及答案
漢賦與漢代閱讀練習及答案
坐擁書城為漢學閱讀練習及答案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練習及答案
中國第五大發明漢字閱讀練習及答案
漢字獨特的發展道路閱讀練習及答案
漢字的生命哲學閱讀練習及答案
漢世老人閱讀練習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