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縣歷史名人介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涿鹿縣是歷史上民族紛爭聚合,文化交流融匯之地,所以名人、文士、武將輩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涿鹿縣歷史名人,希望能幫到你。

  涿鹿縣歷史名人黃帝

  黃帝,姓姬***或雲公孫***,號軒轅氏、有熊氏,原居於西北,後遷徙至涿鹿***今河北涿鹿東南***一帶。炎帝傳為神農氏,姜姓,號烈山氏或厲山氏。時南方強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領蚩尤率領之下,和炎帝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失敗,向北逃串,向黃帝求救,並結為聯盟。黃帝統帥炎、黃二部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大敗蚩尤,結果蚩尤被殺。涿鹿之戰後,炎黃兩部落發生戰爭,黃帝擊敗了炎帝。從此,中原各部落鹹尊黃帝為共主,炎、黃等部落在黃帝的領導下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中華民族素自承為『黃帝后裔』,又因炎、黃兩部落融合成華夏民族,故也稱為『炎黃子孫』。

  涿鹿縣歷史名人呂復

  呂復***1879~1955年***字健秋,涿鹿縣城人。歷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長、北京大學校長,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察哈爾省、河北省政府副主席。

  涿鹿縣歷史名人楊纂

  楊纂***512年-578年***,北朝時廣寧***今張家口涿鹿縣***人。《北史》、《周書》有傳。他的父親是朔州鎮將,所以他很小就參了軍。楊纂慷慨有志略,尤其善騎射,勇力過人。20歲的時候,跟從晉州刺史高歡起兵於信都,因屢有軍功而升為安西、武州刺史。

  涿鹿縣歷史名人陸俟

  陸俟***392年―458年***,鮮卑族,北魏代郡***今張家口涿鹿縣山澗口村***人。《魏書》有傳。陸俟之父陸突,北魏道武帝時為歷威、離石鎮將。北魏明元帝登基後,他襲爵關內侯,任給事中,負責選部、蘭臺事務。

  涿鹿縣歷史名人陸凱

  陸凱***?―約504年***,字智君,陸俟之孫,北魏代***今張家口涿鹿縣山澗口村***人,鮮卑族。《魏書》有傳。他15歲時就官拜給事黃門侍郎,為皇帝親近侍從。陸凱忠厚又剛正不阿,身居要職數十年。陸凱於北魏景明二年***501年***,把一支梅花裝在信袋裡,暗暗捎給江南好友范曄。

  涿鹿縣歷史名人王建

  王建***?-238年***,公孫淵的相國。公孫淵反魏,自號燕王,改元紹漢元年,司馬懿圍之。公孫淵派使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乞降。後被司馬懿殺害。

  涿鹿縣歷史名人王之海

  王之海***1946--***涿鹿相廣人,著名畫家,天津美術學院畢業,曾任天津美術出版社編輯、編審、主任。

  涿鹿縣歷史名人馬興玉

  馬興玉,女,1895年出生在涿鹿縣呂家灣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馬興玉家境貧寒,全家人靠父親賣工湖口。為了活命,沒等馬興玉成人,父親就將她賣到上町村做了童養媳。

  1938年平西來了人八路軍,建立了宣涿懷抗日民主政府,村裡實行了減租減息,合理負擔。馬興玉家的窮日子過的比以前好多了,她從心眼裡感激共產黨、八路軍。當時已經40多歲的馬興玉,上識字班,做軍鞋,護理傷病員、站崗放哨、送情報等,樣樣工作幹在前,她勇於鬥爭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在涿鹿南山區一帶廣為流傳。

  1940年秋季大“掃蕩”後日軍在相距上疃6公里的李家堡安置了據點,並四處“清剿”,環境極為殘酷。黨的組織因此遭到了嚴重破壞,許多黨員幹部被日軍抓捕殺害。馬興玉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和丈夫商量後,在自家的院子裡祕密挖了一個地窖,並全用石條砌成,在裡邊放上被褥、乾糧和水。在情況緊急的時侯,讓同志們有一個安全藏身地和辦公的場所。趙振中、車伕、于敏之等領導同志經常在這裡開會、辦公,領導全縣的抗日鬥爭。在殘酷的環境中,這個小小的地窖掩護了許多革命幹部。

  1940年冬的一天,太陽剛剛出山,村子裡就響起了槍聲,馬興玉急忙來到院子裡,有兩個區幹部跑進來,馬興玉迅速開啟窖蓋,讓兩位同志藏進去,剛偽裝好,一群日本鬼子就闖了進來。明晃晃的刺刀對著馬興玉的胸膛,馬興玉裝作耳聾聽不著話,和鬼子問東答西地應對著。一時,鬼子被眼前這位神色毫無異樣的聾老太太弄湖塗了。鬼子們屋裡屋外亂翻了一陣,一無所獲的鬼子掃興地離開了馬興玉家。一次次的危險在馬興玉機智靈活的掩護下躲了過去,從而使許多縣區幹部在這裡化險為夷。

  馬興玉,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特殊貢獻。

 

 涿鹿縣歷史名人的人還:

1.涿鹿縣歷史沿革簡介

2.古代名人故事

涿鹿之戰的故事_涿鹿之戰對歷史的影響
黃帝戰蚩尤的神話故事
相關知識
涿鹿縣歷史名人介紹
遵義歷史名人介紹
淄博歷史名人介紹
諸城歷史名勝介紹
歷史名人張恨水簡介
歷史名人韓世忠簡介
歷史名人柳下惠簡介
歷史名人羅斯福簡介
歷史名人諸葛謹簡介
歷史名人隋文帝楊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