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帝下凡的傳說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中國民間傳說題材多樣,內容廣泛,包括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代名女、帝王將相、詩聯趣話、現代故事、愛情等諸多內容。小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

  《國語·晉語四》裡說:“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居軒轅之丘。”《集解》引皇甫謐說:“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譙周《古史考》說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這裡明確地提出黃帝是有熊國君,居住在軒轅之丘。關於有熊與軒轅丘的所在地,《續漢書·郡國志》劉昭在新鄭條下注引“皇甫謐曰:古有鄭國,黃帝之所都”。《水經注·洧水》說:“皇甫士安《帝王世紀》雲:或言縣故有熊氏之墟,黃帝之所都也。鄭氏徙居之,故曰新鄭矣。”《太平御覽·州郡部》引《帝王世紀》說:“或曰黃帝都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通鑑外紀》卷一引皇甫謐雲:“新鄭古有熊國,黃帝之所都。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大明一統志》、《大清一統志》及《御批歷代通鑑輯覽》所載,與上述基本相同。通過這些權威性的著述可以看出,都認同皇甫謐的觀點。劉文學主編的《黃帝故里文獻錄》一書,有關黃帝都有熊居軒轅丘的文獻記載,收錄得比較全。它包括了古代及近現代學者的觀點,沒有一個人與皇甫謐有分歧,說明古往今來在學術界取得了共識。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中原地區居住著成千上萬個部落,到底有多少,誰也說不清。這些部落酋長們,每天都帶領部落的成員不是上山打獵、採集野果,就是下河捕魚,或者到田地裡耕種,得來的勞動果實,不論男女老少,遠近親疏,人人都有一份。可是大家還是吃不飽穿不暖,有時不得不到附近其他部落去搶地盤,奪食物。因而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械鬥,互相廝殺,大批人員傷亡,慘不忍睹。這事驚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對王母娘娘說:“王后,這人間為了奪食終日互相廝殺,造成人員大批傷亡,以後還有誰給咱進供品、燒香火呢?這可如何是好?”王母娘娘說:“玉帝老爺,人間廝殺,不過是吃不飽肚子,何不派主管南天的火星下凡,讓他教人間種植五穀,飼養禽畜。這樣肚子填飽了,不就得了嗎?”玉帝聞聽大喜,說:“王后所言極是!”

  第二天早朝,玉皇大帝早早地就端坐龍庭,等天上各路神仙到齊後,就說:“近日,朕觀凡間部落林立,方國萬千,獸衣麻裳,茹毛飲血,互相廝殺。朕不忍我下界子民生靈塗炭,欲派火星下凡拯救人間,不知眾卿意下如何?”各路神仙聽罷,拱手齊呼:“大帝英明!”玉帝又問:“火星天神,你可願往?”火星即刻拱手道:“小神願往!”早朝已畢,玉帝迴天壽宮歇息,各路天神也歸其位。惟有火星天神拉太白金星說:“先師且慢,小神有言相求!”太白金星說:“我知道了,老朽有二句話相送:遇‘陽’而生,遇‘虎’則和。”火星問:“不知這兩句囑言作何解釋?”太白金星微微一笑說:“一切自有天數。”

  且說這火星真君本是天上的火神,因為是管太陽的,人們又稱他太陽神。這日,他奉了玉帝之命化作一條赤龍,由紅雲環繞,離開天庭,來到中原大地上空。他在天空整整飛了七七四十九個來回,尋那“陽”地。當他飛到黃河南岸上空時,只見有一座城堡甚是壯觀,城門上刻有“華陽”***今河南新鄭北華陽城***二字,就降飛入城中。這時正好有熊部落國君少典正陪伴身懷六甲的妻子有蟜氏女登遊華陽,於行宮中安歇。女登突然覺得腹中翻滾疼痛,一眨眼見窗外飛來一道彩虹,頓時屋內紅光普照,瞬間那彩虹化作一條赤龍在屋裡打了一個旋就消失了。一會兒,嬰兒哇哇墜地。那孩子相貌甚是奇怪,身體憨壯,面如牛首,叫聲嗡嗡。少典和女登見此模樣,嚇得渾身發抖,直呼妖怪。說也奇怪,那孩子墜地就會說話:“爹孃不必害怕,我是天上火星真君,是奉玉帝之命到人間來普救眾生的。”少典、女登聞聽此言,轉憂為喜,急忙吩咐祭祀天地,祈禱上蒼。少典和女登壯年得子,甚是歡喜,少不了宴請各部落酋長和族人祝賀,為他起名叫榆罔。這榆罔生性聰明,體格健壯,轉眼之間就長大成人。一日他的父親少典說:“我兒已經長大成人,該為父分擔憂愁。近年來,南邊陳丘***今河南淮陽***神農部落漸衰,你可到那裡幹一番大事。”榆罔依照父親之命,辭別故里,去到陳丘。據傳,榆罔到了陳丘發展農耕,種植五穀,採集草藥,為百姓治病,受到部落愛戴,接替了炎帝職務,成為神農部落的第八代首領。

漁夫的兒子的故事
接財神的風俗由來接財神的文化內涵
相關知識
三帝下凡的傳說
三帝下凡的神話故事
關於乾隆皇帝南巡的傳說
三大主神的傳說故事
三官大帝的傳說
三葉草的傳說是什麼
劉三姐的傳說故事
有關三足蟾古代怪獸的傳說
民間精彩有趣的傳說故事三則
魯大三戲海龍王的傳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