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在戰國時期叫什麼地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淹城春秋樂園是一個從春秋時期政治、軍事、文化等元素取材,以情景體驗的形式,設定春秋文化意境下的靜態觀賞型專案、互動演藝性專案和體驗遊樂式專案相結合的大型主題夢幻樂園。下面是有常州在戰國時期的地址,歡迎參閱。

  常州在戰國時期的地址

  常州淹城位於常州市南面,距市區約七公里是中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儲存下來的最古老、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淹城的神祕,在於其獨特的三城三河相套式的建築形制,這在我國乃至世界也是絕無僅有的。這個春秋時代的王城,吸引著大量遊人前去探古尋幽。

  淹城位於常州市南面,距市區約七公里是中國目前西周到春秋時期儲存下來的最古老,據說,這也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積約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現為全國重要文物保護單位。 3000年的風風雨雨,留下來的都是造化的傑作。客觀存在有的是江南水鄉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遺留下來的幾何圖形般的豐碑,以及許多蘊藏在地下的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涉足其間,猶如進入世外桃源,給人古老、幽靜、深厚的感受。

  常州淹城的歷史

  淹城被裡外三道河流圍環。從裡向外,子城、子城河、內城、內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這種建築形制,在我國的古城遺址中是絕無僅有的,大部分古城池都一城一河,少數是兩城一河或兩城兩河。淹城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正好和《孟子》中“三裡之城,七裡之廓”的記載相吻。這一點,又印證了淹城是座建於2500多年前的古城。淹城建於春秋晚期,距今有2500餘年歷史。1935年,我國考古學者首次對淹城進行了實地調查,確認淹城為一處古代居民活動遺存,引起學術界的關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在淹城內河出土了3條獨木舟和一批青銅器、陶器,這批成組文物的出土,首次展示了淹城遺址獨特的文化面貌和內涵,引起社會和學術界的轟動。這之後,對淹城的研究一直不斷。1986年,江蘇省淹城遺址考古發掘隊首次對淹城遺址進行了為期6年的考古發掘,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作為當年考古發掘隊隊員之一,南京博物院副研究員陸建芳經過多年研究後認為:“淹城是吳國的一個軍事城堡,是目前已發現的,世界上春秋時期唯一儲存完好,三道城河、三道城牆形制的軍事設施。”

  淹城為何方人士所居?這個問題目前考古界尚無定論。查閱東漢《越絕書·吳地傳》、北宋《太平寰宇記》的記載得知,常武地區在春秋吳國時稱延陵,春秋晚期為吳王夢壽四子季札的食邑。季札因不滿闔閭刺殺王僚篡位,立誓“終身不入吳”,遂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掘河築城,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建起了一個“獨立王國”,名之“淹城”,以示淹留至死之意。也有人推測,這裡曾經有一個淹國,淹城為都城,但此說缺乏足夠根據。

  淹城的最早歷史文字記載是東漢袁康《越絕書—吳地傳》:“毗陵縣南城,故古淹君地也。東南大冢,淹君子女冢也,去縣十八里,吳所葬。”常武地區,在春秋時稱延陵,至漢改曰毗陵,春秋時期為吳王壽夢四子季扎的封邑。北宋《太平寰宇記》雲:“常州府春秋時為吳國內地。”《史記》雲:“吳公子季扎所據,是為延陵之邑。”吳為越所滅復屬越,到戰國時越為楚所滅復屬楚,故《越絕書》謂之“淹君城”。清代《讀史方輿紀要》雲:“淹城,在***常州***府東南二十里,其城三重,壕墊深寬,周廣十五 裡。”除此之外,常武地區的一些地方誌亦有零星的記載,如宋《鹹淳毗陵志》雲:“淹城在陽湖延政鄉”等。


伯牙子期典故
剝離的同義詞有哪些
相關知識
常州在戰國時期叫什麼地方
常德會戰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常德會戰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國慶節去什麼地方玩
國慶節去什麼地方玩
用英語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
戰國時期的成語故事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字那麼奇怪
春秋戰國時期小國是怎麼處理外交
戰國時期趙國將領司馬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