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與蘇東坡的趣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秦觀是如何出奇制勝讓蘇東坡接納自己為弟子的?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秦觀沒有顯赫的出身,父親只做過小官,但曾在太學學習過,學歷不低。優秀的基因使秦觀自幼聰穎過人,過目不忘。不幸的是,在他15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裡的生活也陷入了貧困。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宋神宗元豐元年***1078年***,30歲的秦觀第一次入京參加科舉考試。這時的他意氣風發,大有捨我其誰的豪邁之氣,可惜開榜之時,從頭看到了尾,也沒在榜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他大受打擊,回到家馬上斷絕了一切交往,獨自一個人看書療傷。

  元豐四年***1081年***,秦觀第二次參加考試,依舊名落孫山。冰冷的現實讓他的頭腦也冷靜下來,後來他在《精騎集》序中反思說自己年少時讀書,能一目十行,偷點懶也比別人學得快,學得好,常以此自負,沉不下心讀書,整天跟著喜歡熱鬧的人喝酒遊玩。痛定思痛,秦觀終於放下了小聰明,認真讀起書來。不過人到了30多歲,他發現記憶力大不如前,只得採取“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辦法,把文章裡的精闢內容一一摘錄下來,分訂成冊,以幫助理解和記憶。

  除了刻苦,秦觀也認識到一個人光低頭讀書遠遠不夠,還必須有人賞識和推薦,才能入仕。他萌生了拜蘇東坡為師的想法,此時這位文壇領袖正在離他家鄉不遠的徐州任知州。

  蘇東坡已然名滿天下,堪稱文壇泰斗。而秦觀雖有些詩名,不過是一個落第的秀才而已。好在秦家有兩個老相識,分別是孫覺和李常。孫覺是黃庭堅的丈人,曾任湖州知州,李常是黃庭堅的舅父,正在齊州任知州,他們都是蘇東坡的至交。於是,他一方面請李常寫了一封引薦信,另一方面請孫覺將自己的詩文推薦給蘇東坡。

  恰好,蘇東坡和孫覺要到揚州遊玩,秦觀聞訊靈機一動,自己先跑到揚州一座著名的寺廟中,模仿蘇東坡豪放的筆意,在寺廟牆壁上揮毫題詞,然後靜候他們的到來。果然,就像秦觀所預想的那樣,蘇東坡猛然看到寺壁上的題字嚇了一大跳,絞盡腦汁想了半天,也不記得自己曾經來過這兒,還在牆上題過詩。後來,他孫覺送上的秦觀的作品,忽然醒悟道:“向書壁者,豈此郎也”——在寺壁上寫詩的人,肯定是這小子!

  這招兒玩得相當漂亮,秦觀於是懷揣著李常的引薦信,拿上自己的得意之作《黃樓賦》,前去拜見仰慕已久的偶像。蘇東坡讀罷,驚呼說:“此屈宋才也!”欣然接納他為弟子。

  拜師儀式辦得十分隆重,以致在徐州城引起了轟動。時人記述了當時的盛況:秦觀執弟子禮,儀態雍容,論說雄辯,令人為之側目,蘇東坡則稱讚他為“傑出之士”。秦觀聲名鵲起,身價倍增。

  在蘇東坡的鼓勵下,元豐八年***1085年***,秦觀再次參加科舉考試。這次有了他自己的刻苦攻讀,特別是有了蘇東坡、王安石等人的大力舉薦,秦觀順利地高中進士。

  後來,秦觀成為蘇東坡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相關資料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少遊,一字太虛,江蘇高郵人。別號邗溝居士,學者稱其淮海居士。北宋文學家、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代表作品:《鵲橋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曾任太學博士***即國立大學的教官***、祕書省正字、國史院編修官。政治上傾向舊黨,哲宗時"新黨"執政,被貶為監處州酒稅,徙郴州,編管橫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號稱為"蘇門四學士",頗得蘇軾賞識。秦觀生性豪爽,灑脫不拘,溢於文詞。他十五歲喪父,自幼研習經史兵書。

  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最初任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佑初***1086***,蘇軾舉薦他為祕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預修《神宗實錄》。

  紹聖初***1094***,坐元佑黨籍,出任杭州通判,又被貶監處州、郴州、橫州、雷州等地。徽宗即位後秦觀被任命為復宣德郎,之後在放還北歸途中卒於藤州。

  熙寧十一年***1078***作《黃樓賦》,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

  元豐七年***1084***秦觀自編詩文集十卷後,蘇軾為之作書向王安石推薦,王安石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 因秦觀屢得名師指點,又常與同道切磋,兼之天賦才情,所以他的文學成就燦然可觀。20歲,作《浮山堰賦》。24 歲,作《單騎見虜賦》,為世人所重。

  秦少游是北宋文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是,長期以來,人們在談到秦少游時,習慣上總是把他與婉約詞聯絡在一起,卻較少提及他的詩,更少論及他的文。其實,在秦少游現存的所有作品中,詞有三卷100多首,詩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則達三十卷共250多篇,詩文相加,其篇幅遠遠超過詞。當然,評論一個作家的藝術成就不能只看作品數量而不看質量,有的作家存世雖只有一部***篇***作品,但其影響巨大,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卻是無可撼動的。儘管如此,要歷史而客觀地評價秦少游在文學史上的貢獻與地位,如果只論其詞,而不論其詩其文,尤其是不論其策論,不僅有失偏頗,而且也評不出一個完整的秦少游。

  秦少游的策論立論高遠、說理透徹、章法嚴緊、文筆犀利,有一種特有的藝術張力,"辭華而氣古,事備而意高"。

水簾洞的主人是誰
北魏分裂成東魏和西魏是怎樣分裂的_中國北魏是因什麼而分裂成東魏西魏
相關知識
秦觀與蘇東坡的趣聞
秦觀迎娶蘇小妹的趣聞
蘇東坡的故事
蘇東坡的經典詩詞句
蘇東坡的超級粉絲
觀音菩薩與孫悟空的趣聞
2017中考優秀素材蘇東坡的故事
2017中考優秀素材蘇東坡的故事
致蘇東坡的一封信
致蘇東坡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