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八學士杜如晦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杜如晦,唐朝宰相。李世民徵薛仁杲、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杜如晦為其籌謀畫策。參與策劃玄武門事件。李世民承帝位後,與房玄齡為左右宰相,為唐選拔人才。貞觀四年,病逝。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杜如晦***585—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國唐初名相。杜如晦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書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時,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在平定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的戰爭過程中,杜如晦作為李世民高參,對軍旅戎事剖斷如流,深為時人敬服。玄武門之變成功後,被太宗拜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貞觀初年,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制定典章,品選官吏,好評如潮,時稱“房謀杜斷”。

  生平

  萊國公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漢族,京兆杜陵***今中國陝西西安安區***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奪取政權、開創貞觀之治中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中國唐初名相。與房玄齡並稱“房謀杜斷”。從祖杲為北周、隋朝時期的顯官。

  杜如晦出身於世宦之家,少年好學。隋煬帝大業年間,吏部侍郎高孝基器重他機敏善應變,遂將他補為滏陽縣***今河北磁縣***尉。他見隋朝政治腐敗,又認為縣尉之職卑微,因而棄官歸家。

  杜如晦***585年~630年***中國唐初名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安區***人。從祖果為北周、隋顯官。唐武德元年***618年***如晦被李世民引為秦王府屬官。如晦常從征伐,參與機要、軍國之事,剖斷如流。又遷陝東道大行臺司勳郎中,並以本官入文學館為十八學士之首。四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為從事郎中。當時世民弟兄間皇位繼承的爭奪十分激烈,太子建成企圖翦除世民羽翼,在唐高祖李淵前譖毀世民的幕僚,因此如晦和房玄齡同被斥逐。九年,潛入秦王府謀劃玄武門之變,以功擢拜太子左庶子。太宗即位,如晦遷兵部尚書,進封萊國公,貞觀二年***628年***,以本官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仍總監東宮兵馬事。三年,任尚書右僕射,仍領選事。四年三月卒。如晦為相時,正值唐新建不久。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兩人所定。時稱如晦長於斷,玄齡善於謀,兩人配合默契,同心輔佐太宗,後世論唐代良相,首推房玄齡、杜如晦。

  歷史評價

  李世民:兵部尚書檢校侍中蔡國公杜如晦,識量清舉,神彩凝映,德宣內外,聲溢廟堂。

  李世民:或材推棟樑,謀猷經遠,綢繆帷帳,經綸霸圖;或學綜經籍,德範光茂,隱犯同致,忠讜日聞。

  房玄齡:杜如晦聰明識達,王佐才也。

  褚亮: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懷忠履義,身立名揚。

  劉昫:房、杜二公,皆以命世之才,遭逢明主,謀猷允協,以致昇平。議者以比漢之蕭、曹,信矣!然萊成之見用,文昭之所舉也。世傳太宗嘗與文昭圖事,則曰“非如晦莫能籌之”。及如晦至焉,竟從玄齡之策也。蓋房知杜之能斷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謀,裨諶草創,東里潤色,相須而成,俾無悔事,賢達用心,良有以也。若以往哲方之,房則管仲、子產,杜則鮑叔、罕虎矣。

  《舊唐書》:肇啟聖君,必生賢輔。猗歟二公,實開運祚。文含經緯,謀深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

  《新唐書》:太宗以上聖之才,取孤隋,攘群盜,天下已平,用玄齡、如晦輔政。興大亂之餘,紀綱雕弛,而能興僕植僵,使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雖數百年猶蒙其功,可謂名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跡,逮不可見,何哉?唐柳芳有言:“帝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而房、杜讓其直;英、衛善兵,而房、杜濟以文。持眾美效之君。是後,新進更用事,玄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令名者。”諒其然乎!如晦雖任事日淺,觀玄齡許與及帝所親款,則謨謀果有大過人者。方君臣明良,志葉議從,相資以成,固千載之遇,蕭、曹之勳,不足進焉。雖然,宰相所以代天者也,輔贊彌縫而藏諸用,使斯人由而不知,非明哲曷臻是哉?彼揚己取名,瞭然使戶曉者,蓋房、杜之細邪。

關於語文興趣手抄報的樣板素材
凌淵閣二十四功臣房玄齡
相關知識
貞觀十八學士杜如晦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杜如晦簡介
十八屆六中全會學習觀後感
八年級數學下學期第十八章教案
八年級下冊第十八章數學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十八課她是我的朋友教學建議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十八課醜小鴨教學設計
十八大報告學習心得體會個人優秀模板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體會
青年大學習第八季第九期觀後感學習心得範文精選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