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名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1日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歡迎閱讀收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精選

  1. 老年時最大的安慰莫過於意識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獻給了永不衰老的事業。

  2. 人們給同類施加痛苦並無其他原因,僅僅是出於惡意。在所有的動物中,唯有人這麼做。

  3. 驕傲總是遭到指責和詆譭,但指責和詆譭它的,主要是那些沒有任何東西值得驕傲的人。

  4.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

  5. 生命是一種語言,它為我們轉達了某種真理;如果以另一種方式學習它,我們將不能生存。

  6.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

  7. 沒有深厚經驗襯托的廣博思想和知識,就像是一本每頁僅有兩行正文卻有四十行註釋的教科書。

  8. 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站遠一點不可。

  9. 機遇之神以無與倫比的技巧向我們表明,與它的恩惠和仁慈相比,任何才華能力都是罔效無用的。

  10. 無價值的事物總是不斷增加:由於頻繁的重複,許多起初在我們看來重要的事物逐漸變得毫無價值。

  

  1. 人要避免災禍的最好辦法,莫如增長自己的心靈財富,人的心靈財富愈多,厭倦所佔的地位就愈小。

  2. 為什麼在我們年輕時我們面前的生命之路總是顯得無比漫長?因為我們不得不找尋空間塞滿我們無限的希望。

  3. 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說出的東西更多、更有趣,因為嘴巴說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說出的是思想的本質。

  4. 高階的精神文化,往往會使我們漸漸達到另一種境地,從此可不必再依賴他人以尋求樂趣,書中自有無窮之樂。

  5. 讀書越多,留存在腦中的東西越少,兩者適成反比。讀書多,他的腦海就像一塊密密麻麻重重疊疊塗抹的黑板一樣。

  6. 一切生命的本質就是苦惱。這是意志內在本質的命運,動物世界的表現雖較微弱且有程度上的差別,然亦無可避免。《

  7. 生命的實在客觀的一半是在命運中,在不同的情況中採用不同的形式。另主觀的一半卻屬於我們自身,生命自始至終就是這種情況。

  8. 偉大就是偉大,不凡就是不凡,實毋須謙遜,如果從塔的基底量起至塔尖是三百英尺,那麼從塔尖至基底也應該是三百英尺,不會短少一絲一毫。

  9. 純粹經驗與思考的關係,就像進食與消化的關係一樣。當經驗誇口說,惟有通過它的發現人類知識才會發展時,就像口腔誇口說只有它維護著身體的活力。

  10. 勇氣就是一種堅韌;正因為它是一種堅韌,才使我們具有任何形式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戰勝的能力。因而,正是藉助於這一點,勇氣也多少與德行發生了關係。

  11. 一種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係,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我們。

  12. 一個人的面孔通常會比他的舌頭說出更多有趣的事,因為面孔是他所說一切的概要,是他思想和志向的縮寫,舌頭只能表達一個人的思想,而面孔卻能表達他的本性。

  13. 當一個人陷入了這樣一種境地:他相信,某些事必然會發生,只因為他不希望它們發生,而他希望發生的那些事情卻永遠不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就稱之為“自暴自棄”。

  14. 從根本上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為,惟有它們才是我們反覆領悟的東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加別人饗桌上的殘羹,就像陌生客人挪下的衣衫。

  15. 惟有對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獨特的價值有著堅定不移之確信的人才能稱之為“驕傲”。任何想假裝高傲的人不一定就能驕傲,他多半會像其他人一樣,很快地丟棄掉這個假裝的個性。

  16. 社交的起因在於人們生活的單調和空虛。社交的需要驅使他們來到一起,但各自具有的許多令人厭憎的品行又驅使他們分開。終於,他們找到了能彼此容忍的適當距離,那就是禮貌。

  17. 當謙虛成為公認的好德性時,無疑地世上的笨人就沾了很大的便宜,因為每個人都應該謙虛地不表現自己,世人都類似了,這真是平等的平等啊!其實這是種壓制的過程,因為這樣一來世上就好像只有笨人了。

  18. Ordinary people merely think how they shall spend their time ; a man of talent tries to use it .——Arthur Schopenhauer , German philosopher

  19. 人要獲得獨立自主和閒暇,必須自願節制慾望,隨時養神養性。更須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縛,這樣人就不致為了功名利祿、或為了博取同胞的喜愛和歡呼,而犧牲了自己來就世俗低下的慾望和趣味;有智慧的人是決不會如此做的,而必須會聽從荷瑞思的訓示。荷瑞思在給馬塞納思的書信中說:世上最大的傻子,是為了外在而犧牲內在,以及為了光彩、地位、壯觀、頭銜和榮譽而付出全部或大部分閒暇和自己的獨立。

  20. 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鬆,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

有關哲學家麥裡梭相關資料介紹
叔本華哲學對社會的影響
相關知識
叔本華的名言
叔本華的人生名言
淡然於物質奢華的名言
高中課本上的名言警句
青春年華的名言
叔本華的故事
叔本華的小故事
叔本華的小故事
叔本華的故事有哪些
叔本華的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