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知識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戶外運動是現代人日益喜愛並不斷普及的一種集運動、休閒、娛樂於一體的綜合運動方式,下面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一些戶外運動知識,供您參考。

  33條戶外運動裝備配置小經驗

  1、***強烈推薦!***毛巾的另一種用途。就是最常見的純棉毛巾,比較厚的那種。在劇烈運動之前貼身墊在背上,用來吸汗,結束後立即取出來,你會感到非常舒服,而且內衣變乾的速度快多了。配合排汗內衣的效果更好,多帶幾條,可以多換幾次。

  2、廉價化纖內衣。曾經見到有人穿普通的保暖內衣爬山,恐怖!專門的排汗內衣最好,如果暫時還沒有,那也不要穿棉織品,到地攤或者超市上找那種化纖***一般是晴綸的***內衣吧,雖然趕不上排汗內衣,但比針棉內衣強得多!

  3、***強烈推薦!***拒絕牛仔褲。這個其實不需要多說了,但是我注意到還有很多新手穿著牛仔褲玩戶外,大概一些人的觀念裡仍然認為牛仔褲耐磨結實。其實棉製品即不結實也不耐磨,物理效能也很不適合戶外運動。一旦下雨、涉水或者大量出汗,你就知道牛仔褲的壞處了。趕緊脫了吧,那怕穿一條二十多塊錢的化纖西褲都比它強。

  4、鞋碼的選擇。幾乎所有的教材上都說登山鞋的碼子要大1到1.5號,我的體會不是這樣,我穿鞋的體驗從來是越穿越鬆,新鞋緊舊鞋鬆,早上緊晚上鬆,行進的時間越長越鬆。因此認為買鞋一定不要買大了,太大的鞋既不舒服又容易打皰,合腳才是最好的,當然前題是穿著厚襪子試鞋。

  5、鞋帶易散。這個小毛病比較煩人,其實用橡皮筋扎一下就解決了。或者用各種家電的電纜線上帶的那一小節捆紮線也可以,捆得更牢固。

  6、鞋墊打皺。鞋墊在鞋子裡打皺的問題很多人遇到過,我有一個辦法:用一塊尼龍砧板***就是那種很薄、半透明、可以彎折的,關鍵是材料,類似就行***剪成鞋墊形狀,然後和鞋墊簡單地縫在一起,OK,徹底解決。此外,推薦一種超市裡賣的所謂保健鞋墊,表面帶顆粒的,牌子忘了,只要幾塊錢,比在戶外店裡花幾十塊錢買的鞋墊還結實。有人可能對它的顆粒心存疑惑,別擔心,就是這顆粒才舒服。

  7、衝鋒衣的命門。只要質量沒問題,衝鋒衣的結構是嚴格防水的,不過它有個命門袖口,我見過的衝鋒衣,袖口和袖子的連線處都沒有壓膠。淋雨時間一長,此處必然滲水。始祖鳥這個地方倒是設計得很好,可是太貴了,買不起,所以對這個問題暫時還沒找到好辦法,好在小臂出汗不多,襯個塑料袋對付一下拉倒。

  8、***強烈推薦!***解放鞋。這實在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東西。便宜,防滑性不錯,體積小。你腳上的登山鞋再好,晚上宿營時總得換下來放鬆一下吧?幾百塊的涉溪鞋在溪流裡卻有個無法避免的毛病:鞋幫的網眼老是進沙子,倒是解放鞋挺頂事。***不過解放鞋保護性太差,穿時間長了腳痛***

  9、***強烈推薦!***找路。除非你原本打算搞一次無人區穿越,從物資和思想上做好了自行開路的準備,否則,不管是暫時找不到路、還是打算抄點近路,都不要在明顯沒路的地方強行穿越。這樣做你不僅可能受傷,而且根本節省不了時間和體力,老老實實轉身、繼續找那條已經存在的路才是明智的。不信的話可以多試幾次。

  10、***僅供參考***行進節奏。看到比較多的說法是行進30分鐘休息5分鐘或者行進一小時休息10分鐘。個人覺得這隻能作為參考,每個人的體力和習慣不一樣,適合的節奏也不一樣,節奏比較快的,最痛快的走法是持續行進大約3個小時休息20分鐘***水平移動***。此外,就幾天的安排而言,最好第一天比較慢,第二天再回復正常。必須讓身體適應一下,否則很難受。

  11、***僅供參考***步幅問題。多數教材上說要用較小步幅邁步,我的體會不同,長時間的行進中習慣於用較大的步幅***比平時走路的步幅稍大***,這樣感到更輕鬆一些。***因為減少了總的邁步次數,或許有利於減輕腳底的磨損?***

  12、中途休息時不要脫鞋。長時間行進腳一定會浮腫,脫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較難受的。

  13、揹包防水。登山包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水性,防雨罩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用東西。但是,如果你被雨水持續不斷地淋過三四個小時以上,你就知道防雨罩也不是完全可靠的。防水袋雖好但是容量有限,推薦用大塑料袋***家電包裝的那種,夠大***包裹衣物和睡袋。溯溪活動這樣做就更有必要了。

  14、***強烈推薦***怎麼裝睡袋。絕大多數人都喜歡用壓縮袋來裝睡袋,錯!這種辦法早就拋棄了。睡袋反正放在最底層,不要額外包裝,直接塞進揹包裡,然後上面該裝什麼裝什麼,只管使勁壓。這樣才能充分利用空間,裝好的包內部充實,外觀飽滿。

  15、GPS與指南針。這個話題其實有點多餘,因為已經有很多人談過了。GPS是個好東西,也很專業,可惜使用中的限制因素太多了:太耗電、太容易受天氣和地形影響、反應速度慢。

  很多人還喜歡攜帶軍用指南針,比較流行的是62、65式。推薦定向越野用指南針***其實不是專業定向用的,是那種有機玻璃的,跟手機面積差不多的***。實際上軍用指南針並不適合戶外,偏重偏大,坡度計、里程計、速度盤、精確定向、測距等功能發揮不了太大用處,定向越野指南針輕巧簡單實用,二三十塊錢的質量就足夠好了。

  16、開路刀。狗腿當然很威風,但是對付山路上柔韌的荊棘和雜草,這玩藝兒實在老牛攆兔子有勁使不上。砍樹當然不錯,但是個人認為只要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都不應當動它們。我使用的是一把瑞典ASE,長,細,薄,輕,鋒利,開路非常好使。

  17、水袋咀。鴨嘴獸水袋的吸管咀子是裸露的,容易髒,揹包上肩時不小心還容易擠出水來弄溼後背。這個水管的吸咀是可以拔下來的,用裝膠捲的塑料盒做個套子很容易。建議用富士的,白色半透明的比較醒目。

  18、水壺。要亮騷、表明你是一頭戶外驢,Laken、SIGG必備,要實用,軍用套壺最好。價效比高,非常結實。LAKEN、SIGG倒是輕了那麼一點點,可惜一撞就癟,瓶塞子又很容易滑絲,而且,你需要將一壺水儲存一個星期再喝嗎?當然,飲料瓶子也非常好。

  19、不鏽鋼小口杯。超市有賣,7cm口徑的比較合適,幾塊錢,用不壞。宿營時用這個,行進時用帶吸管的水袋,搭配得非常好。不用時用小塊掛掛在揹包上,途中在溪流裡舀水喝也很方便。

  20、太陽鏡。一般沒必要,有頂帶簷的帽子就夠了,在山裡實在沒甚麼晃眼的東西。冰雪地帶太陽鏡自是必不可少,不過那時你或許更需要一隻雪鏡,而且必須是防霧的。在低溫條件下,不能防霧的雪鏡基本上就是廢物。

  21、簡易冰爪。也就是所謂的四齒冰爪,便宜,簡單,只要幾十塊錢。DIY水平高的可以自己做一個。這玩藝兒名字叫冰爪,但真正在雪山上沒幾個人用4齒的,倒是在一般的山路上,遇到路面非常滑的時候,這個簡單東西可以起到關鍵作用。個人覺得登山杖都可以不帶這東西一定要帶。

  22、燈箱布。地席這玩藝兒主要是冬天用的,防止冰雪天氣帳篷底部和底面凍在一塊。推薦到做招牌的小店裡扯一點廣告燈箱布替代,有幾種顏色,很便宜,也很結實,缺點是比重大了點。

  23、一次性桌布。低檔餐館裡用的那種薄膜型的,超市有賣,便宜,輕,多用途。

  24、zippo打火機。很多人認為zippo跟戶外有點掛鉤,其實這玩藝兒在戶外不好使,比一次性打火機差遠了。還是把它留在家裡,用一次性吧!而且要多帶幾個,放在不同的地方

  25、地圖保護。先複製一份***彩色列印最好***,途中的標記作業就用這張圖,然後到裝潢店買一點玻璃膜,要無花透明的,或者到做招牌的小店裡買一點轉移膜***其實就是玻璃膜***,把地圖原件鋪平粘上去,這份原件就變的即防水又結實。

  26、勞保手套。現在勞保商店裡有一種覆膠的手套,手套本身是棉線織的,手心和手指部分覆蓋一層又厚又軟的橡膠***橡膠多數是黃色的,也有白色的***。這種手套做工粗糙,但是防滑防扎性比任何勞保手套都好,帶著也很舒適。

  27、奶糖和巧克力。這兩樣東西用於臨時補充體能有明顯效果,途中一旦因為消耗過大、補給欠缺感到體力不足的時候,吃上幾塊,過個十來分鐘就有效果,當然沒感到體力不足時也可以吃。現在超市裡有一種叫“幹奶片”的奶製品,藥片狀的,也很好。

  很多藥房裡還可以買到口服的葡萄糖沖劑,在水壺裡和一點這東西也是個好辦法。當然現在有專用食品了,能量棒什麼的,沒試過,不知道怎麼樣。

  28、飲水。書上從來都說不要在感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不管怎麼喝,人體的需水量都是一定的,不渴也喝有浪費的可能。

  29、不要準備太多吃的東西。其實你根本吃不完,這些東西有多少是進到肚子裡發揮作用了的?咱們玩的是戶外運動,不是組織晚餐會,也不是野外生存訓練,咱們要去的地方有哪一處是真正的無人區?這些東西你只吃得了一部分,剩下的要麼送給農民朋友,要麼半道上供奉土地公公。記住:別把自己的揹包當“超級市場”。

  30、穿多少衣服睡覺。以前聽說的經驗是睡覺時穿多了反倒冷,穿少一點才睡得暖和。後來發現這根本就是錯的!絕對穿多一點更暖和,如果你的睡袋溫標不夠高,最好穿著羊毛衫抓絨睡。當然,穿得太多睡袋會太緊,不舒服。

  31、剪指甲。這個主要針對MM。比較艱苦的戶外活動中不要留長指甲,影響勞作,容易藏汙納垢,還容易受傷。

  32、腳部打皰的防治。鞋要合腳就不說了,如果行進途中發覺腳底不適,區域性位置火辣辣的,那一般就是打皰的前兆,最好不要心存僥倖,趕緊在痛處邊緣貼上足夠厚的紗布膠布,改變一下腳底的受力。如果已經打皰,那麼有必要把它扎破放水***老人教的辦法是用一根馬尾穿在水皰上***,但是一定不要把水皰的皮剪掉,否則第二天走路你會疼死的!

  33、高錳酸鉀。這玩藝兒多用途。除了消毒,它還是催吐劑,萬一吃了有毒的東西,化一點水和下去立馬嘔吐。此外,很少有人知道它還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外用蛇藥,可以迅速地中和蛇毒***對神經毒血液毒都有效***。被蛇咬之後立即捆紮、清除斷牙,用小 dao擴創***別太深!***,然後把高錳酸鉀粉劑填在創口***少量即可***,片刻再繼續其他急救。

  裝包的關鍵在於對裝備的瞭解

  合理地分佈重量

  一般最好將揹包的重量集中在臀部,以避免重量落在肩部或背部。而且無論你走在何種地形,儘量保持較重的物品靠近你的背部,重心保持在兩肩之間。

  走在普通的山路,可以讓較重的物品放在揹包的上層,這樣有助於集中力量在你的臀部上面,這是身體能承受較重揹負的部分。***如圖一***

  如走在崎嶇難行的探險式路上,要用相反的策略,要把較重的物品放在揹包主艙中部,這樣使重量分攤到肩部和背部,使重心降低,較易保持平衡。***如圖二***

  拉緊所有的壓縮帶限制裝備在揹包內的滑動,滑動會令揹包重心移動,易使人失去平衡。紮在揹包外的物品要儘量的少,否則會影響你行進時的平衡。保護好掛在外部的裝備,不要讓它們搖晃和互相碰撞發出咔嗒咔嗒的聲音。如果你參加的是團隊活動,要合理地將重量分配給其他團員,不要讓自己無意間成為馱馬,好節省體力。

  女孩子或者身材比較矮小的人不管是走在何種地形上習慣性將重的東西放在揹包的底部。這也無所謂,畢竟採取何種的打包風格,最終取決於你自己,首要條件的是你自己要感覺到舒服和方便。確保一些物品放在能夠輕易地拿出來的地方,而不用"翻箱倒櫃"地找。像地圖、指南針、太陽鏡、防蟲藥、零食、水壺、頭燈或電筒、風雨衣和揹包雨罩等。

  揹包分解

  帳篷:帳篷分為帳、帳杆、地釘三個部分。購買時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的,但裝包時就不要原樣裝進去,因為長條型的帳篷使得包內的剩餘空間變得很窄,不容易填裝其它物品,並且不易於分配重量,保持揹包重心在中間。

  建議的方式是將帳像被子一樣疊起,並用扁帶收緊或用壓縮袋打包,地釘也夾在帳中***地釘須帶防護套才不會扎壞帳***。疊好的帳建議放在揹包的最上層,這樣比較符合露營的順序。在營地經常是先搭帳篷再做其它事情,撤營時也是先收拾好帳篷裡面的東西再疊帳篷。

  帳杆沿著揹包側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這時揹包的隔層要放鬆,以使帳杆能插到揹包底部***。帳杆可以外掛在揹包兩側,但在走叢林時最好還是收在揹包裡面,這主要是為了更好的保護帳杆。

  零散物品:零散的物品體積不均,重量質地各不相同,因而裝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對於軟質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建議用來填充大、硬、有形物品的間隙,對於硬質地,外形又不規則的小物品***如爐頭等***,建議放入套鍋、飯盒等容器裡,既省地方,又可以有效的保護這些小物品。隨時取拿的小物品應放在第二層***帳篷下面***,與食品放在同一個層面上。

  水和食品:食品的裝法與零散物品類似,位置也在同一層面上。至於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較大的一個,它的放置直接關係到揹包的重心,進而影響到整個旅程。但每個人的負重能力不同,舒適感也不同,將水***一般是三升***放在揹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層,這使得整個揹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這樣會有最佳的舒適性***個人體會***。檢查你的燃料瓶是否擰緊,並且要放在食物的下面,即使一旦洩漏也不會汙染食物。

  衣物和睡袋:每次裝包,總是第一時間把睡袋用壓縮袋壓縮後塞進揹包的底倉。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像抓毛絨、羽絨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壓縮性,可使用壓縮袋打包放在揹包下層,睡袋的上邊。這樣既可以上面物品的重量儘量壓縮衣物所佔空間,又可以在需要時方便的從底倉取拿。至於應急的風雨衣,可以放在揹包的頂袋,方便隨時取用。

  野外宿營必備裝備清單

  1、帳篷:北方或少雨的地方可以準備一個單層帳篷,可以抵擋小於2_3個小時,在雨季要選擇雙層帳篷,一般可以抵擋小雨7_8個小時。

  2、睡袋:野外露營必備之物,有羽絨、晴綸棉、線織幾種,根據天氣選擇吧。參考***十四***裡的睡袋的種類

  3、防潮墊:耐磨層有單層和雙層之分,有平直面和蛋巢面、有可充氣墊,根據你的要求選擇。

  4、爐具:在爐具的選擇上有瓦斯爐和汽化爐、酒精爐等,在禁止野外用火的地方非常有用。

  5、桶鍋:一種專門為登山露營而設計的套鍋,大、中、小三鍋子套在一起,還附有小碗、湯匙及小茶杯。

  6、水袋***壺***:野外活動不可或缺的裝備,畢竟營地離水總有一段距離。

  7、營燈、手電筒:夜行、夜宿都需要,必備,也可以選擇頭燈,非常方便。

  8。燃料:如果你不想把爐具當擺設,記住帶著它吧,打火機、防潮火柴也要帶著。

  9、食糧:野餐罐頭、麵包、方便麵、餅乾、必備。也可以帶些大米,肉串、烤肉、零食等等。

  10、刀:開路、切割、都離不開它,去比較荒野的地方就好帶砍dao,平時帶一把多用途的瑞士軍dao。

  11、鐵鍬:可選擇帶斧頭兩用鍬,搭建帳篷、平整土地要比你徒手快上百倍,斧頭可以砍些朽木枯樹。

  12、急救藥品:如遇意外事件,至少自己可以先急救處理一下,不要讓傷害加大。參看***十四***裡的常備藥品清單

  13、附屬裝備:指北針、地圖、眼鏡、浮水衣、防蚊液、橡皮艇、冰桶、濾水器、望遠鏡、烤肉架等

  14、揹包:一般野營2_3天50_70升足以,一定要選擇好一點牌子的、結識、舒適,背時間長了就知道了他的好處了。

猜你喜歡

戶外運動英文單詞
戶外運動的英文怎麼說
相關知識
戶外運動知識大全
戶外活動知識
國外育兒知識大全
戶外運動的六大作用是什麼
戶外運動常識
奧運會知識大全_奧運會百科知識***2***
戶外運動安全知識資料
戶外運動安全知識有哪些
戶外野營野炊必備知識大全
戶外運動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