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成語故事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精華,字數雖少,可是表達的含義卻十分深刻,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關於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和想相關資料。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後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劉備之子,母親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國時期蜀漢第二位皇帝。幼年時多遭難,幸得大將趙雲兩次相救,劉備定益州後入蜀,蜀漢建立後被立為太子。

  於公元223年繼位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間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援姜維北伐,在位後期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

  。景耀六年***263年***,魏將鄧艾從陰平入,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劉禪投降。蜀漢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後在洛陽去世。

  樂不思蜀的典故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

  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併他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裡很快樂,不思念蜀國。”

  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於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樂不思蜀的解讀

  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

  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

  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後人多認為劉禪樂而忘本,無故土之思,但也有人持異議,如《三國蜀後主劉禪新論》的作者羅開玉和謝輝認為,劉禪裝憨賣傻,不僅是養晦自保,更關係著一大批降臣的命運。

  這一表演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表現如出一轍而更精彩。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的人還:

初出茅廬的主人公是誰初出茅廬的典故
孫亮辨奸的典故介紹
相關知識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誰
舉案齊眉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磨杵成針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黔驢技窮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揭竿而起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老馬識途的主人公是誰典故
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
兵不厭詐的主人公是誰
暗度沉倉的主人公是誰及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