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史記故事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史記》是史家的絕唱,因為它有自己的“一家之言”,是哲學化的歷史著作。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仁慈的帝嚳

  帝嚳高辛氏,是黃帝的曾孫。他的父親名叫嶠極,祖父玄囂是黃帝的兒子。帝嚳是顓頊大帝的堂侄。

  帝嚳是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一出生時就能夠說出自己的名字。即位以後,帝嚳對老百姓廣施恩澤,而對自己的事情卻很少顧及。他能夠明辨事物的是非曲直,預知未來的事情,懂得治國愛民的道理。凡事不管大小,他都能夠做到體察入微。帝嚳順從上天義理,知曉民眾急難,仁厚而威嚴,慈愛又篤實,通過自身修善來使天下民眾歸附自己。雖然他擁有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但卻從不奢靡浪費,而是謹慎地節制利用。此外,他還觀察日月星辰、修訂曆法,恭敬地侍奉鬼神。帝嚳神態莊重、道德高尚、衣著樸素、平易近人,他在決定事情時總能夠順應天意,他的恩澤就像水流灌溉農田一樣,沒有達不到的地方。因此,凡是日月所能照射到的地方,風雨所能吹淋到的角落,老百姓沒有不服從他的。

  :成湯滅夏

  當成湯在精心治理自己的部落時,夏王桀的黑暗統治也已經達到了極點,引起了各個部落諸侯的不滿。諸侯昆吾氏首先進行了叛亂,使國家政局更加動盪。於是,成湯利用了這個時機,任命伊尹為軍師,親率四方諸侯軍隊攻打昆吾氏。接著,他隨即揮師又攻打夏桀。

  為了打消諸侯們的疑慮,更好地團結大家,成湯對他們說:“既然大家跟隨我出征,就要仔細聽我的意見。如今,不是我敢舉行叛亂,實在是因為夏桀罪惡滔天,天下百姓不堪忍受啊!我聽到你們大家對出兵征討夏桀有怨言,但是請你們一定看到夏桀的罪惡。我害怕上天降罪,不敢不進行征伐。或許你們會說:‘我們的君主不憐恤我們,讓我們違背農時不去生產而進行大規模的征討。’你們可能還會問:‘夏桀的罪惡究竟到了什麼程度呢?’我告訴你們,夏桀耗盡了民眾的力量,將國家資財一掠而空,民眾怠惰而不願意同他合作,都說:‘夏桀這個太陽不知道何時才能喪敗,我寧願與他一同滅亡!’夏桀的德行已經墮落到這種地步,所以,我一定要前去征討他。如果你們和我一道去執行上天對夏桀的懲罰,我會大力的賞賜你們。相信我一定會言出必行。但是,如果你們不依從自己曾經立下的誓言,不同我一塊兒攻打,我就要懲罰你們,不會加以赦免。”在湯的勸說下,諸侯們終於打消了疑慮,跟隨成湯一塊兒征討夏桀。

  成湯與夏桀在古代有娀氏部族的舊地展開了一場激戰。經過雙方反覆衝殺,結果,夏桀的軍隊潰敗了,夏桀本人也出逃到了鳴條。戰勝夏桀以後,成湯打算遷徙夏朝的社神,但是考慮到夏朝先人平治水土的功德無量,就停止了此事。伊尹將事情發展情況通報給了天下的諸侯,於是,四方諸侯盡數歸服於成湯,成湯便登上了帝位。

  :夏代之亡

  夏代後期有一位君主叫孔甲,對鬼神十分迷信,並且霪乿無度。夏王朝的德望也就隨之日漸衰微,各地諸侯相繼背叛。傳說上天曾經降下一雌一雄兩條神龍來警示孔甲,孔甲非常喜歡這兩條龍,就四處尋找會餵養龍的人。當時,有一個叫劉累的人,從一個養龍的人那裡學會了馴龍之術,便決定去侍奉孔甲,幫助孔甲養龍。孔甲對他十分欣賞,賜封他為御龍氏,並賜給他許多封地。後來那條雌龍死了,劉累便突發奇想,偷偷地把它做成了肉醬,拿來獻給孔甲品嚐。孔甲吃完以後,覺得味道非常鮮美,便派人去找劉累再做一次。劉累已經沒有肉醬可以進貢,又害怕龍死的事情被孔甲知道,就連夜逃跑了。這件事也預示著上天對夏王朝已經失去了信心。

  夏代最後一個君王叫桀,他是個有名的暴君。他不但不講德行,反而用武力傷害百姓,民眾都不堪忍受。他曾經將自己比作太陽,並對別人說:“我會像太陽一樣永遠不會滅亡的!”百姓們聽說後,指著太陽氣憤地說:“你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能滅亡啊?我寧可與你同歸於盡!”桀還曾經將商族的領袖湯囚禁在夏臺,最後商湯被釋放回到自己的封地之後,開始注重修行德業,勤於政事,力量不斷壯大,諸侯都前去歸附了他。最後商湯率領軍隊去征討夏桀,夏桀戰敗逃到今河南封丘東部地區的鳴條,後被放逐而死。桀臨死時還對別人說:“唉,我真後悔當初沒有在夏臺把湯殺死啊,使我落到了這個下場。”他絲毫沒有覺察到這一切是由於自己所犯的錯誤造成的。
 

著名的史記故事
史記中的故事讀書體會
相關知識
三個史記故事
史記三個成語故事
史記三個成語故事
三年級作文史記故事讀後感
觸發你商業思維的三個勵志故事
編三個寓言故事
改編三個寓言故事
史記故事裡故事內容
司馬遷史記故事內容
司馬遷寫的史記故事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