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的小故事大全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3日

  勵志的小故事可是給我們打發時間的同時還是使自己獲取正能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勵志的小故事,供大家參閱!

  勵志的小故事:一杯水的重量

  有一位講師正在給學生們上課,大家都認真地聽著。寂靜的教室裡傳出一個渾厚的聲音:“各位認為這杯水有多重?”說著,講師拿起一杯水。有人說200克,也有人說300克。“是的,它只有200克。那麼你們可以將這杯水端在手中多久?”講師又問。很多人都笑了:“200克而已,拿多久又會怎麼樣!”

  講師沒有笑,他接著說:“拿1分鐘,各位一定覺得沒問題;拿1個小時,可能覺得手痠;拿1天呢?1個星期呢?那可能得叫救護車了。”大家又笑了,不過這回是贊同的笑。

  講師繼續說道:“其實這杯水的重量很輕,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覺得越沉重。這如同把壓力放在身上,不管壓力是否很重,時間長了就會覺得越來越沉重而無法承擔。我們必須做的是放下這杯水,休息一下後再拿起,只有這樣才能拿得更久。所以,我們所承擔的壓力,應該在適當的時候放下,然後再重新拿起來,如此才可承擔更久。”

  啟示:學會調整心態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一直揹負壓力必然走不遠,最好的釋壓方式就是調整心態,適當的時候放下負擔,好好休息一下,把心態調整到最佳,才能走得更遠。

  勵志的小故事:我來買單

  幾年前,我和我的父親一塊兒在飯館吃飯。快要結束的時候,服務員拿來了賬單,這時候一件在我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發生了:我的父親沒有將賬單接過去。

  我猶豫片刻後接過了賬單。在此之前,我與父親無數次在飯館吃過飯,每次飯後都是父親買單,這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且似乎是一件應該永遠持續下去的事情。這一次,變化了,買單的人變成了我。我就是從這一件事情起,忽然意識到,我是一個成人了。

  我想,以後,或許還會發生許多具有人生里程碑的事情。比如,成為一家之主,成為一個公司的老闆,發現天下所有球星的年齡都比我要小得多。或許,我還會像我爺爺一樣在看電視的時候睡著了,會去海難只晒太陽不游泳,會被慢條斯理的歌劇所吸引,會極有耐心地觀察小鳥兒在枝頭臨風顧盼。

  我鄭重地掏出了錢包,刷卡、簽字,似乎在完成一件重要的儀式。

  我看到父親在一旁微笑著。

  我知道,這件事情,對於他來說,也同樣猶如人生中的一塊里程碑。

  勵志的小故事:自己的鬧鈴

  我百米衝刺般來到艙門,門已關上,飛機已緩緩駛離。

  這雖然是三十年前的事,卻似數秒前剛剛經歷,那種失之交臂的痛楚與恐慌,實在難以忘懷。

  “最後期限”雖然錯過,也並非成為人生之“最後”,不過我們更傾向於告訴自己已經夠糟,結果常是:生意夥伴因此失望,砰的一聲關上合作之門。

  為防再一次失之交臂,我們處處謹小慎微,時刻準備著應付下一次的緊要關頭。

  當一切均專注於“最後期限”時,往往無暇關注實際上重要的工作;當圍繞“即將到期”的擔憂而構建我們的生活時,往往搭進去我們以往有序而從容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時間正在悄然而逝。

  對於一切,重要的是我們的體驗,而不僅僅是對失之交臂的悔恨。

  悄然而逝的時間,應該是你對真正需要你的人的慷慨奉獻,應該是你成就自我、做出成績時的消費。

  因此,你應該設定好自己的鬧鈴。

  勵志的小故事:沒信念的人更可怕

  1800年,剛成立不久的美國要改選總統。那時候的選舉辦法還很簡單,自然有很多漏洞。例如,那時候還沒有總統、副總統搭檔競選的明確辦法,而是由得到最多選票的候選人當選為總統,得次高票的就是副總統。

  共和黨原本計劃由傑弗遜競選總統,希望另一個候選人布林爭取副總統之位。沒想到,選舉人團票開出來,傑弗遜竟然跟布林同票。

  依照美國憲法,如果候選人得到一樣多的選舉人團票以致無法選出總統,就由聯邦眾議院就兩名同票人選進行投票。眾議院的票投了,結果是——傑弗遜35票,布林35票。

  怎麼辦?除非有眾議員明確地改變主意,不然美國總統人選就“難產”了,連帶就會出現聯邦成立以來最嚴重的憲政危機。關鍵時刻,特拉華州選出的一名眾議員抽回了原先對布林的支援,改投傑弗遜。就靠著這一票,傑弗遜當選總統。

  戲劇性地解決憲政危機,靠的不是傑弗遜自己的力量,而是使聯邦黨分裂、使出全力影響特拉華議員轉向的漢密爾頓。

  在那個時代,誰不曉得,傑弗遜和漢密爾頓,是最尖銳的政敵。

  漢密爾頓是“大聯邦主義者”,積極主張擴張聯邦政府的權力;傑弗遜卻是個死硬派的“各州分權主義者”,絕對見不得聯邦權力擴張並凌駕於各州之上。漢密爾頓主張美國要發展工業,傑弗遜卻夢想將美國打造成農業莊園的天堂。漢密爾頓支援廢除奴隸制度,傑弗遜自己卻是蓄養大批黑奴的莊園主人。

  漢密爾頓怎麼會幫傑弗遜當選總統呢?他最主要的理由是,儘管討厭傑弗遜,但也清楚地知道他的信念,而布林的信念是什麼,誰也不知道。對一個缺乏內在原則的人的害怕,刺激了漢密爾頓寧可幫助自己的死對頭當選總統。

  1804年,副總統布林任期即將屆滿,他估計自己很難得到共和黨和傑弗遜的支援提名連任,決定回到他崛起的基地——紐約,競選州長。但結果大出布林意料,他本視為探囊取物的州長寶座竟然被別人奪走了。布林惱羞成怒,舊恨添新仇,他公開宣稱,自己在紐約敗選,也是漢密爾頓在背後搞鬼所致。

  讓布林不能當選總統,漢密爾頓對此從沒否認過,但紐約州州長選舉他還真沒插手。被這樣冤枉指控,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漢密爾頓訴諸決鬥來護衛自己的清白。

  決鬥場上,漢密爾頓與布林跨開大步,回身,漢密爾頓槍口朝上,把子彈射向了天空。然而,布林槍***出的子彈卻打中了漢密爾頓的身體,奪走了他還未滿50歲的生命。

  漢密爾頓有充分的理由視這場決鬥為形式上的。布林明明知道自己造謠理虧,也就理應知道決鬥的意義何在,所以漢密爾頓想都沒有想過要將子彈真正射向布林。

  漢密爾頓錯了。他忘記了自己當年的重要判斷——布林是個沒有原則的人,布林的行為是無法預料的。這個錯判斷送了漢密爾頓的性命。

  傑弗遜和漢密爾頓吵架吵了一輩子,然而當布林出現時,這兩個人卻顯得再接近、再相似不過了。他們都是美國開國元勳,都是有原則、有信念,而且有貢獻的人,布林卻只能以害死漢密爾頓的身份留名在歷史上。

 

銷售公司晨會正能量故事大道理
幽默勵志的故事
相關知識
經典勵志的小故事大全
中華勵志的小故事大全
勵志的小故事大全
感恩勵志的小故事大全_感恩的經典勵志小故事範文
晨會勵志的小故事大道理
有關勵志的小故事大道理
關於勵志的短故事大全
勵志的小故事大智慧
小學生勵志的小故事大道理
關於生活勵志的小故事大道理